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2015-03-16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733399

学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监护人心理健康儿童

(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 73339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张克文 李兵(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完全小学 733399)

孩子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学校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不断整合各种教育优质资源,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新路来。

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县农村富余劳力不断外出务工。他们在给农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学校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及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各方通力配合,共同完成留守儿童的教育任务,主动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整合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学校要积极倡导并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权益行为的保护,为留守儿童营造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

一是积极倡导乡政府、村委会充分借助板报、宣传栏、墙报以及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良好氛围。

二是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关心“春蕾计划”“爱心工程”,提高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的参与度,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联谊关爱、帮扶系列活动等,使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其后顾之忧。学校要积极协同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创办“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家园”和家长示范学校,开展结对互帮、志愿者服务、亲情热线、捐赠物资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鼓励退休教师和群团干部等就近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学校要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期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法律咨询和宣传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拓宽沟通渠道,完善家校合作机制

要以学校为阵地,为学生构建教育平台。因此,学校要将学生家庭教育列入议事日程。

一是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时间开办不同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题培训班,指导和协助监护人,使其努力丰富教育知识,不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主动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比较全面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优厚的教育资源,创造条件建立家教咨询中心。学习可开辟家教咨询热线,聘请专家讲座答疑,尽可能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引导家长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

三是在每年春节后家长外出前,指导家长妥善安排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外出后定期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留守儿童父母子女沟通互动,鼓励他们用书信、网络视频、QQ、电话等方式,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这样能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家校联系。学校应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实现同步管理,并随时与外出父母通报。另外,学校还要加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更多关注孩子的文化道德教育和精神需求,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监管网络。

三、发挥学校优势,弥补家庭教育缺失

新形势下,学校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的重心,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生活、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一要重视养成教育。留守儿童比常态儿童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问题儿童。学校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责任。学校及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引导思想、指导生活、疏导心理、辅导学习、督导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二要真心关爱悉心照料。教师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用真心去爱护他们,用真情去温暖他们,主动与孩子交朋友,诚心与孩子沟通交流,切实解决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教师可安排父母在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结对子,通过同学间、朋友式的交流、谈心,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减轻和消除其心理困惑。对孩子的教育要“宽中有严,严中有爱”,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能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中体会父母的不易,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三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班队集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学校还应经常举办“给远方的父母写封信”“我的成长日记”征文比赛等,通过文字形式,让留守儿童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记录成长的心迹。学校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四要在寄宿制条件学校后勤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从单纯为教学服务转换到为学生的生活、安全服务。为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学校必须建立后勤服务管理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孩子防范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注重心理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当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家长教育方式态度、与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态度、习惯、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同伴关系,性格特征、气质类型、心理特征等。教师只有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建立与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学校要做到“三知”(知道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两沟通”(定期与孩子父母、代管人沟通)。学校还要通过家长会、电话交流、家访等方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渠道,引导和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儿童。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培训。引导教师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趣味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合作讨论等方式,融知识、趣味、参与和操作性为一体,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亲子热线、心理咨询室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灵活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易于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同伴之间也能相互影响。个别辅导是对心理健康问题儿童一对一的辅导,可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总之,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身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深入实际,从留守儿童的需求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整合、调动、发挥社会合力,就能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3]GHB0627)。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监护人心理健康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School Admission择校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