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诗”与“文”中架起有效学习的桥梁
——以《黄鹤楼送别》为例浅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2015-03-16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215300

学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黄鹤楼孟浩然景色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215300)

在“诗”与“文”中架起有效学习的桥梁
——以《黄鹤楼送别》为例浅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王凤芳(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215300)

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立足于“文包诗”的文体特点,从三方面阐述了“文包诗”的教学策略,体现了“读懂诗意——悟透诗情——学会方法”的教学思路。特别是第二方面“选‘精’读‘文’,感悟诗的情意”紧扣一个“精”字,从“诗中有”和“诗中无”两个视角解读文本,体现读“文”悟“诗”的教学策略。

文包诗教学策略

“文包诗”是苏教版的独创。低年级有《咏华山》《英英学古诗》和《母亲的恩情》,中年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和《但愿人长久》,高年级有《黄鹤楼送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文章大都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古诗。“文包诗”仿佛在“文”与“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能够让学生借助“文”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情感,学习读“诗”的方法。“文包诗”引领学生进行着思维的跳跃,融理解、想象、感悟、表达等各项语文能力于一体。本文以《黄鹤楼送别》一文为例,浅谈“文包诗”的教学策略。

一、“诗”“文”对照,理解诗的意思

诗文结合是“文包诗”最大的特点。“文包诗”中的“文”一般都是简明生动地介绍与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创作情境等。对于古诗字面上的意思,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相对应的句子。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要在读好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相对应的句子,理解古诗的意思。

例如,在《黄鹤楼送别》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既然是文包诗,诗意就藏在文中,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诗的意思呢?

生:第一和第四自然段。

师:让我们来合作朗读,老师读诗句,你们读相应的段落。(第一句诗句对应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诗句对应第四自然段。)

师: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故人”指谁?

生:孟浩然。

师:这是人物。“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

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师:这是时间。那么地点呢?

生:黄鹤楼。

师:事情呢?

生: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在此送别。

师:对了。这首诗就是写了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扬州,也就是诗题中的广陵。

师:“碧空尽”“唯见”这两个词的意思你们读懂了吗?

生:……

我在一开始,就直接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写出古诗意思的段落,通过合作朗读,让学生诗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我同时又帮助学生梳理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其实,苏教版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包诗”都能直接从“文”中找到写出“诗”的意思的句子。这是学生学习“文包诗”的最基本的方法。

二、选“精”读“文”,感悟诗的情意

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有着丰富的意境。“文包诗”中的“文”就是给学生设立了一级级阶梯,能够让学生借助着这些阶梯走到诗的更深处。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文包诗”中的“文”,“文”中取“精”,“精”读感悟。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这一课时,灵活地重组了文本的教学内容,主要从两个角度把握“文”的教学。一是“诗中有”部分,即课文一、四自然段,二是“诗中无”部分,即课文二、三自然段。

(一)对比阅读“诗中有”,品其言外之意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发现课文一、四自然段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有描写景物的语句,而且写的都是长江边的景色,都出现在段落的第一句。于是,我捕捉了这一细节,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生: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师: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了怎样的画面?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师:看着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长江边的景色真美啊。(让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感受美景。)

师:第四小节中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色?

生: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师:这两个词语可有意思了,后面两个字都是叠词,读的时候可以慢一点,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杨柳的枝条在挥舞,好像是依依不舍。

生:我觉得沙鸥越飞越远了,都成了一个个小点点了。

师:同样都是江边的景色,为什么我们读着读着却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把目光停留到李白和孟浩然身上吧。

我让学生关注的是这两个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同样的江边景中蕴含着不一样的情感。带着这样的疑问再去读这两个自然段,将视角转向李白和孟浩然,先引导学生抓住“饯行”就是设酒送行,一对好友在江边举杯共饮,与美景相互映衬,再引导学生抓住“伫立”“凝视”两个词语,体会孟浩然已经离去,只留下李白一人久久立于江边,望着一江春水,心中多么依依不舍。此时,我再趁势点拨:“此刻李白多么希望好友不要离去,能够留下来。古人取‘留’与‘柳’谐音,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难怪说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读到这里,文中的“言外之意”已顺势流淌于学生心间。文中虽然没有用一个抒情的词语,但是透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从景物入手,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起伏。学生顺着“言”的阶梯攀到了“诗”的情意之境。

(二)情境体验“诗中无”,悟其境中之情

课文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是古诗中没有的,是作者想象出来,分别从两个角度对诗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一是李白和孟浩然在看景色,二是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对话。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情意,这也是诗的主旨所在。我是这样设计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的。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就写了一件事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他们在看江边的景色。

师:怎么看的呀?

生: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

师:谁来做做“仰望蓝天白云”的动作。(再做做“远眺江上景色”的动作。)

生:做做动作,读好句子。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一会儿”去掉,谁再来读一读?你们觉得好不好?

生:不好。“一会儿”看出他们不是真的在欣赏美景,他们是为了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是的,李白和孟浩然表面是在欣赏美景,其实是在隐藏内心的情感。

我将学生置于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做做“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等动作,设身处地地体会此刻无心观景,只因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对于课文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角色朗读李白和孟浩然的话,用心聆听从他们的话中分别知道了什么,仿佛李白和孟浩然就在我们面前把酒话别。我又让学生自己化身其中的一员,仿佛自己就是李白或孟浩然,正与好友道别,深厚的友情、离别的愁情,各种滋味涌上心头,可谓入境入情。

低年级的“文包诗”侧重于内容的理解,而中高年级的“文包诗”更多的是情感意蕴的体悟。因此,我们在阅读“文”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应该围绕“诗”的主旨,“精”选阅读内容,读好读透。

三、主题拓展,掌握学诗方法

诗的美,在于它的浓缩精炼、深邃意境。“文包诗”以范例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读诗、学诗的方法。比如,《咏华山》和《英英学古诗》就教会学生读诗要理解诗的意思,了解诗的作者;《每逢佳节倍思亲》《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但愿人长久》又让学生进一步知道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诗有它的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别》则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读诗还要展开想象,想象画面、动作、语言……我们要教会学生透过诗的简练的语言,读到无比丰厚的内在含义。

在《黄鹤楼送别》一课学完后,我的板书是这样呈现的。

这个板书设计,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学习“文包诗”,基础是“诗文结合”,诗中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情、送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可以间接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描写体现,也可以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我们学习古诗时要学会品析诗中词语,想象诗中意境。因此,我设计了如下作业,作为对本课学习的一个拓展:(1)搜集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制作一张小报。(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送别”诗,查阅资料,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写一篇“文包诗”。这两个作业二选一。

“文包诗”特色鲜明,教学之法有迹可循。我想,我们只有认清了文体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积累、理解的基础上得以迁移、运用,得到多角度地思维锻炼,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黄鹤楼孟浩然景色
春晓
《海那边的景色》
舟中晓望
咦,春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春晓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