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探析
2015-03-16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743017)
初中古文高效课堂教学对策探析
张宝荣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初级中学743017)
随着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和完善,古文内容在整个初中语文教科书编排中占到了1/3,古文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文,有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品德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提升综合的语文素养。然而,由于古文在用词、句式结构等方面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教师沿袭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仅仅将有关的古字、词进行诠释,忽视对古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境的把握,使得学生越发失去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师也不愿意讲授古文。因此,本文基于当前初中古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如何实现高效初中古文课堂效果的相关措施和对策,以促进初中古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初中古文高效课堂现状改善措施
作为延续民族优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几千年文化遗产的古文已经纳入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大量的古文也被编入语文教科书。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强调和要求初中生学习古文,有利于初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本文将详细阐述初中语文古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初中古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对初中古文教学不仅提出了质的要求,还有量的标准,既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求初中生能够背诵大量诗文,以达到诵读和理解古文的综合语文能力。然而,纵观我国初中古文教学实践,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制约和影响着高效古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取得。
(一)学生学习古文兴趣低下,学习难度较大
由于古文在字词、句型结构等多个方面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距,对于刚刚接触古文的初中生而言,可能存在一些学习的障碍。再加上古文又作为中考语文的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掌握古文。很多古文是要求全篇背诵的,学生在不了解古文内容的基础上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古文,很容易产生厌恶心理。并且现在很多学生直接用翻译软件或翻译工具进行翻译,在缺乏科学的古文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训练中,进一步缺乏学习古文的兴趣,古文学习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二)教师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
大部分古文教师在讲述文言文时,首先会将古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进而带领学生翻译句子,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并没有将文言文作者的核心思想和情感意境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借助古文所要抒发或感慨的内容。教师仅仅将古文表层的内容全盘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水平,甚至无法取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沿用传统的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而是让学生大量地记笔记、做作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提高初中古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一)综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每一门学科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古文有其自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短片等多种方式,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短片,作为学习古文的背景资料和信息,使学生能够快速对古文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在画面和语言的冲击下,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容易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目前,还有专门的网站专业做古文朗诵的,在标准化的发声下,使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变化,感受古文的魅力与韵律。此外,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如积极鼓励学生有感情诵读古文,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古文的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等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意境
教材作为初中古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初中古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和作用,深度挖掘教材的内容和信息,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准确把握和抓住教材的核心和关键点,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对于当前初中古文教学的现状,笔者建议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含义,还要让学生感受作者写这篇文字的初衷,以及所抒发的情感和意境。初中,正是学生人格和个性塑造的时期,学习古文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因此,教师要将作者优良的品德修养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也能感受到古代诗人当时的思想变化。如《岳阳楼记》就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作者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引导学生积极诵读,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曾国藩曾说过,只有大声地朗读古文,才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雄伟气概。朱熹也曾指出古文要响亮地读出,不可多字或少字,经常诵读古文,自然可以了解作者的原意。因此,教师要实现高效的古文教学课堂效果,首先,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古文本身字数有限,但其中蕴含的词义却较为深远,单音而韵味长。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诵读,才能对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中,还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将教学目标进一步深化。也只有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才能进一步对古文有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提高古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初中古文教学已经引起了学界高度的关注。的确,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古文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初中古文教学现状,指出如何构建初中古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以进一步促进初中古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1]刘晓明.浅谈中学古文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
[2]林丽丽.关于初中古文教学的深度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2(9).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