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研究
2015-03-16
(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066300)
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研究
王 佳
(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066300)
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对于初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既是学生身体健康、快乐成长的保障,也是未来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工作的必要条件。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切实发挥体育课教学的功能,打造对于学生有意义的高效的体育课堂,是形势发展的必然需求。
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措施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最大的保证。但是在初中教学中,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把体育课放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随着中考改革的进行,虽然最近几年学生体育状况的评价被纳入了考查范围,但是在中学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一切为了考试的思路还是占据了主流,在初中三年的时间里,学生并没能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是一直在枯燥地练习着中考的内容,这就导致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积极性下降,上课效率大大降低,失去了体育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打造高效率的课堂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从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来看,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高效的体育课堂应该是在单位时间内,在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受益更多,即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再有就是要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教学效益是指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在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受影响的程度,这种影响不仅仅包括知识上的收获,还应该包括兴趣、习惯、思维、能力、品质等诸多方面,这才是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然而我们现在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功利主义思想还非常严重,对于中考的目标追求依然放在了首位,所以很多单一的、长久的缺乏变化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慢慢地就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学习的热情,而热情的缺失就意味着学生主动性的下降,这一定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严重下降。因此,针对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的迫切需要。那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呢?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适应形势发展,调整教学
教师的教学思想会影响他的教学行为,体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中学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课堂的学习掌握一些体育项目科学的锻炼方法,最好是形成学生的一种爱好,而这种爱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
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顺应我国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本着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要本着吸引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正确体育锻炼技能为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理念,这才符合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结合学情,有的放矢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我们教师的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情做出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具体来说,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要把教学的目光多放在学生身上。体育教师一般所带班级都比较多,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学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这些差异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具体的教育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安排。其次,教师要多走进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才会了解更多,同时课堂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最后,要多和其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交流与沟通,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对于学生的了解,而且能够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才会更强。
三、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每一分钟都很关键,每一分钟都能够给学生以收获和启示,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备课,科学地设计好教学流程,这样才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所以,体育教师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备课环节中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联系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尽量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兴趣化,结合不同的年龄段给他们创造主动参与的平台,教师要敢于放开,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四、关注细节,提升效率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课堂本身需要学生的实际参与,有些体育项目的学习和训练,本身有一定的危险存在,所以教师要关注好细节,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效率。
首先,重视练习前的准备活动。据调查统计资料表明,部分学生对准备活动认识不足,轻视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认为随便活动一下不可能损伤,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浪费时间、消耗体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一方面在理论课上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传授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中安排趣味性、节奏性强的内容,迫使学生“动”起来,预防学生肌体伤害。其次,课堂组织严密,指导有方,并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严密的课堂教学次序是减少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不同情况、不同性质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教法,并根据过去的学业水平和本课的任务,事先进行严密的组织,并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是否过红或苍白(异常的);对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失误率等情况进行及时指导,以免发生伤害事故,并在实践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协助教师参与管理,并采用小干部“轮流制”的形式,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总之,做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打造高效的中学体育课堂,需要中学体育教师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本职工作,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这样教学工作才会做得更好。
[1]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初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季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初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