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立平公平正义是中国社会正解

2015-03-15吕文棣

时代人物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体制改革

吕文棣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学者,孙立平或许无法为这个国家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但是他发声、撰文所呐喊出的犀利观点把握了时代脉搏,戳中了时代痛点。他执著又倔强的发挥着一个学者所能发挥的力量,像一个诊脉高手,诊脉中国,警醒时代。

3月22日上午9时,西北大学翠园报告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孙立平教授为到场的200余位听众授课。他声音低沉,再通过音响传出来,略显浑沌,虽然听起来费力,但现场听众却愈发聚精会神。

孙立平以一个设问起头:“如果对刚刚过去的2014年用一个词来总结,大家会用什么词?我所想到的是‘困惑’。2014年,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让人困惑的一年。它是双重的,一个是对改革的困惑,一个是对发展的困惑。”随后,引出其演讲题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困境与社会转型》,这与他几十年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方向一脉相承。

改革的关键是“势”

孙立平认为,分析历史进程,有时候更需要看重“势”。“势”是一种产生社会动能的趋势,这种势比一些具体的举措更为重要。认识和把握刚刚开始破局的这场改革也是如此,首先从上一轮改革初期的两件事情说起。

第一件是“改革四君子”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个著名的“改革四君子”,即王岐山等人,他们是4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研究倡导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在政策研究乃至决策圈里已经开始有一定的名声和影响力。有一次,河南省委书记刘杰到北京开会,听到他们的发言,便邀请这些年轻人到河南去调研、出主意,于是,青年经济学家组成一个河南政府咨询团,去考察河南的情况,提建议。事后,省委书记即邀请两位青年在他们那里任职,要知道,那时候他们也就是三十岁出头的年纪。

另一件事情是理论务虚会。当时的背景是,“文革”结束,社会上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求改变现状,甚至改变在“文革”中走到极端的旧体制。社会中变革的动能在酝酿,特别是真理标准的讨论,成为一次撬动旧体制的思想总动员。于是在叶剑英的提议下,于1979年初召开了理论务虚会,这次会议对于当时改革“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时面临的情况是,旧的思想仍然是强有力的禁锢,表达的就是“两个凡是”。而且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对已经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显得相当被动。会上,一些理论界的人士和官员,对当时的主要领导人进行指名道姓的批评。在与会实力人物的支持和社会舆论的呼应之下,理论务虚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思想氛围甚至是社会的走向,理论务虚会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孙立平提起这两件事情,是想说明那时的改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中开始的。那是一种基于深层、发自内心的变革冲动,为了变革,勇于承担,宁可付出代价。尽管外在的约束还没有完全逝去,但内在的冲动塑造着自由的灵魂和社会的走向。正是这样的一种“势”,一种上上下下的合力,冲破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启动了改革的进程。

看今天的改革也需要这样的一种眼光,如何形成改革的”势”,至关重要。当然,今天所面对的局面与三十多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形成改革的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与三十多年前很不一样。

“当前改革的势,需要从这轮改革的历史脉络说起。今天这场改革的启动,是在上一轮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之后。现在回过头来看,在上一轮改革之初,人们往往将一些问题想得过于简单化了,一些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其中的复杂性,并没有想到。”孙立平说:“比如说,当我们说改革的时候,人们总是假定,我们是在从一个起点走到一个终点,在从旧体制走向新体制。改革就是从起点不断走向终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当时从逻辑上说,我们只能想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成功,一种是失败。成功就是最后到达终点,建立起新的体制;失败就是又回到原来的起点,退回到旧的体制。所以,每当改革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人们总是担心历史往后倒退。”

孙立平强调,但现实比逻辑更为复杂。从后来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这第三种可能性就是,在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中,在中间的某一个时点上,都有可能停顿下来,既不往前走,也不往后退,而是停在那里了,不但是停在那里,而且把通常看做是“中间的”、“过渡中”的那些因素定型下来,固化下来,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体制。而维护这个体制的,就是在“过渡中”形成的利益格局,在中国上一轮改革后半段发生的,可能恰恰就是这第三种结果。

由此,过去30年的改革时代,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间的标志就是中国加入WTO和体改委撤销并入发改委,前一段,可以说是真正改革开放的时期,中国最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候进行的。当然,整个90年代的改革其实就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甚至是走样变形了,在此之后,改革开始处于停滞状态。虽然在领导人的讲话当中,在有关文件中,改革这个词还经常在提,但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已经很少了。在有些领域中,特别是在法治等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

所有的路都在墙后

孙立平分析说,进行上面的历史回顾是想说明,上一轮改革后期形成的这种权贵体制,以及由此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和既得利益集团已经成为现在中国社会面对的基本问题,是横在中国社会进步道路上的一堵墙,或者说,也是这场改革的最大阻力之所在。不撼动这堵墙,别的都无从谈起,所有的路都在墙后,而看改革的势,这是一个基本的背景和思路。

如果从这样一个历史脉络来看,对目前这轮改革究竟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改革的体制对象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任何改革要有个体制对象,你要改的旧体制是什么?那么,本轮改革的体制对象是什么?对此,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认识思路。

一种是,仍然将改革的体制对象确定为在“文革”中走到极端的那个旧体制,即改革前近30年的旧体制。如果这样定位,意味着本次改革是上次改革的延续或深化,这样定位当然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上一次改革的许多重要任务并没有完成,而且上轮改革后半段形成的权贵体制也确实与改革前的那种旧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这样定位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即忽略近些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老百姓有着切肤之痛的那些问题,尤其是那些带有体制性因素的问题。”孙立平说:“另外的一种认识思路,则是将本次改革的体制对象定位于上一轮改革后半段形成的‘新体制’,即这里所说的权贵体制因素。如果这样定位,本次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新的改革,虽然与上次改革有着很明显的继承性,但本轮改革与上次改革的体制对象已经不完全一样。”

孙立平强调,对改革的体制对象进行这样的区分,是非常必要的。上轮改革前的旧体制,以再分配经济和权力集中为特点,但经过三十多年的演进,我们所面对的,已经不是这个体制的原型,而是这个体制在新的环境中的变种。目前这轮改革的体制对象,应当是这个权贵体制因素及其弊政。如果从这样的一种脉络来看本轮改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也许是这样一种形象。

第一,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策,意味着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决定:打破这个僵局,把社会变革继续向前推进,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攻坚克难。

第二,要真正启动这场改革,必须推倒既得利益格局这堵厚厚的墙,反腐败真正的意义就在这里,可以说,过去这一年多时间的反腐败,已经开始使这堵墙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尽管在打破僵局之后,路会怎么走,还不能断定,但如果不推倒这堵墙,是什么路都没有的,什么都无从谈起,所有的路都在墙后。

“总体上说是历史的步伐加快了。更确切地说,还不是加快了,而是从不能挪步到可以挪步了。”在孙立平看来,“关键是要形成推倒这堵墙的势,改革才有可能破局。而这个势的起点在哪里?就在反腐,通过反腐撼动既得利益格局。除此之外,似乎并无它途。有关方面现在对面对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深圳时的讲话,李克强在前年11月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他们二位后来的一系列讲话,都在强调一个东西,就是要警惕利益格局的固化,因为利益格局的固化已经使体制内丧失了变革的动力。”

孙立平说,在现实中,这次改革显然是将反腐败作为打破僵局具体的突破口,但要看到,这个权贵集团经过20年的经营,已经根深蒂固,具有极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来自于结构,甚至也来自他们正在构筑的体制。而且这种体制已经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沉闷而守旧的社会氛围。

“关键的问题是,横在前面的那堵墙现在开始松动了,变革有了启动的可能。”孙立平表示,“当前,需要我们怀着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去完成这场变革,走上法治国家轨道,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新改革的旗帜应当是公平正义

在孙立平看来,中国正面临四种可能的选择与思路:一种是在一定意义上向旧体制复归,但这种可能性随着今年的一场思想拨正,已越来越小;一种是延续过去30年的改革模式, 但其产生的弊端也正为民众所反思;一种是“原地不动”,定型现有体制,但其引发的诸多矛盾,也正越来越为社会所诟病;最后一种,是选择新的改革方向——把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和追求,这是整个中国社会的正解,既能广泛联系社会的共识,也能弥合左右的分歧。

中国社会的出路在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在于机制,机制的建立在于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权力和权利的关系:一方面,如何限制、规范、约束公权力,另一方面,保障民众的权利。

“从这种意义上说,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改革,并不是上一轮改革的简单深化,而是一次新的改革。从前年夏天开始,我就在讲一个观点,现在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新的30年的开端。前30多年的改革,使得我们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今后30年,要在这个基础上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孙立平说:“在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平正义在整个改革的设计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决定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要将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许多重要的举措,都是将公平正义作为基本的指向。”

为什么要将公平正义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孙立平说,公平正义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症结,目前中国面对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与此有关。

“从经济上说,这些年我们的经济活力在不断下降。原因在哪里?最关键的就是公平竞争的环境在不断的恶化。由于资源越来越多地集中到政府的手里,政府对于市场的介入越来越多,垄断的因素越来越强,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大不如从前。未来中国如果要有一个不错的发展,特别是要重新焕发经济与社会的活力,首先需要解决公平竞争的问题。”孙立平表示。

孙立平也十分赞同前段时间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讲过一段话:“政府现在在经济上最需要做的,不是今天出台36条,明天出台72条,今天扶持这个企业,明天扶持那个企业。现在政府最需要做的只有四个字——一一视同仁,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企业在这样的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它的活力自然就能激发出来。”

在孙立平看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现在大家都感觉到社会矛盾、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这些社会矛盾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和上世纪80年代初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由吃不饱饭这样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引起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少了,现在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主要就是由社会不公造成的。

他提到,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公平正义最低的标准我们能否做到?什么是公平正义最低的标准?

“最简单的说,老百姓遇到点事情要有说理的地方,这可以说是低得不能再低的标准。不用说一般的老百姓,哪怕有一官半职的人,自己遇到一点事情,能否找到说理的地方现在都已经成为问题。从政治的层面来说,基本的症结就在这里。”孙立平说,“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改革,意味着要强调如下的改革内容: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将政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破除权贵资本主义,建立利益表达、施加压力和社会博弈的机制,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保护公平权利并促进公民权利平等。公平与正义的实现,必须基于法治的基础,需要宪法权威、司法公正、行政公平。同时,以公平正义为宗旨的改革要破除权贵资本主义,如周瑞金先生所说,执政者要勇于与特殊利益集团切割。”

孙立平最后强调:“公平正义,应当是中国本轮改革新的旗帜。但有人可能会怀疑,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不是过于理想化?公平正义能真正实现吗?这个问题关键是怎么看。阿玛蒂亚·森认为,人们对现实中的不公正的共识,要远远大于在哲学意义上关于什么是公正的共识。消除社会中人们公认的不公正的现象,是走向公平正义的最现实的路径。”

在持续近四小时的讲座中,现场气氛并未因孙立平听起来费力的口音而冷场,而是掌声一波接一波。西安渭北工业区领导小组常务副主任金乾生与孙立平的互动环节更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学者,孙立平或许无法为这个国家开出药到病除的良方,但是他发声、撰文所呐喊出的犀利观点把握了时代脉搏,戳中了时代痛点,他执著而又倔强的发挥着一个学者所能发挥的力量,像一个诊脉高手,诊脉中国,警醒时代。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体制改革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道德愤怒
经典来信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