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惨剧——剖析柬埔寨严重踩踏事故
2015-03-15本刊
人间惨剧——剖析柬埔寨严重踩踏事故
编者按:
踩踏,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事件,却不慎演变成一种世界性的群体性人为灾难。据统计,2001至2010年见诸媒体的国内外拥挤踩踏事件共75起,造成3 937死、7 629伤。平均每起事故死亡52人,已达“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自20世纪以来,全球死亡500人以上的拥挤踩踏事故至少有6起。
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群体会对任何一个动作、一个力产生放大效应,这种效应会在短时间内成几何级数放大,产生惊人破坏力。大部分人一旦遇险,第一反应是大脑空白,甚至在惊慌下做出更危险的举动。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让踩踏成为2015年第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一件件“带血”的安全事故正警示着我们:安全教育和自救技能的普及任重道远。
“送水节”是柬埔寨举国欢腾的日子。在这个国家,有烟火、龙舟赛或灯船活动,对简朴的柬埔寨人而言,已经是让人雀跃兴奋的节目。
单纯的村民穿上最好看的衣衫,成群结队或携儿带女纷纷涌到金边凑热闹。谁能料到,这一群群带着欢愉笑脸,发出快乐笑声的男女,仅仅在数小时之后,便变成了一具具僵硬的尸体,扭曲的脸上还遗留着惊慌。是什么导致这一切的发生?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2日夜间,柬埔寨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送水节第三天,发生了该国31年来最严重的踩踏事故,造成347人死亡,395人受伤。
赛龙舟是送水节三天节日活动的高潮。22日晚,超过200万人观看了龙舟比赛,随后,那些在岸边的群众涌向一座桥,试图过桥登上湄公河钻石岛欣赏岛上的音乐会,踩踏悲剧随即发生。
侥幸从鬼门关逃脱出来者,惊魂未定;灾难现场一片狼藉,似经过一场战争。
惨剧:噩梦发生 节日变灾难
踩踏发生在当地时间22日21时30分(北京时间22时30分)许。
据柬政府发言人的说法,原本不宽大的桥挤上了数千人,并且不断有谣言说桥要断了,桥上的人群顿时乱了秩序,一些人被挤入河中,一些人被迫跳入河中,一些人跌倒在桥面上遭人反复踩踏。事后记者看到,踩踏现场一片狼藉,太阳镜、“人字拖”四处散落。
据经历这次踩踏事故的岩桑称:“人们都挤在桥上不能动弹,有人被推到水中。出现踩踏后,还有一些人为了逃生跳到水里。”他本人直到1点钟才通过,腿部也受了伤。
据一位踩踏事件发生后到达现场的目击者称,“人们的尸体都摞了起来”。
起因:缘起桥坏了的谣言
事后柬埔寨官方迅速否认了恐怖袭击、触电或中毒引发踩踏等流言,目击者也否认看到争吵或群殴发生。但可以确信,就在钻石大桥这座长百余米、宽五米的桥上,人群的情绪突然失控。警方无力控制人流从双方向涌上这座原本计划“单行”的桥梁,双方向的人流在桥梁上拥挤推搡,窄桥摇晃后,恐慌突然爆发了。
至于此次踩踏的起因,众说纷纭。路透社一名摄影记者说,一些人在桥上触电,引发人群恐慌后发生踩踏;有目击者称,一些人因身体状况不佳在桥上晕倒,导致人群出现踩踏;还有传言称,关于大桥不稳的谣言事先在参加庆祝活动的民众中广泛传播,大桥晃动后,人群混乱无序导致踩踏。
更多人相信,踩踏缘起一个谣言:当时有人喊“钻石桥坏了”、“桥要垮塌了”。
起于谣言的踩踏事故在人类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早在1902年9月19日,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演讲大厅中,有人在拥挤的人群中高喊“Fight!(打起来了)”,但很多人听成“Fire!(着火了)”,于是2 000人拥挤逃生引发了大规模的踩踏,超过100人死于完全不存在的火灾。
2005年8月31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底格里斯河的一座桥梁上发生特大惨剧,桥上拥挤的人群因谣传有人弹混入而发生踩踏和坠河事件,造成近千人死亡,另有815人受伤。当时正是恐怖分子发动恐怖炸弹袭击的高潮,因此一次偶然的人群聚集(宗教活动)造成了惨重的结果。几天之后,沙特航空的一架航班从斯里兰卡首都机场起飞,遇到炸弹恐吓,疏散过程中有一人死亡,显然也是恐慌过度造成的,因为炸弹不存在。
2008年8月3日,印度马凯尔邦一座神庙踩踏,死亡167人,触发的谣言是“山上滚石头,要山崩(泥石流)”,原因是当地30年前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故,确有伤亡。因此在确有石头滚下时,谣言立即开始流传,导致长达2个多小时的拥挤踩踏。
根源:无序+恐慌
无组织的大规模聚众情况下,一个谣言或意外往往导致混乱和恐慌。
“高应激状态下,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选择最有利的逃生方向,但实际是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平说,“人的本性还是动物性,在这种状态下,动物性比人性更强大。”
在此次柬埔寨的踩踏事故中,目击者的回忆令人绝望:桥上人和人的身体胡乱重叠在一起,尸体也和活人混在一起,绝望的尖叫声和哭喊声连成一片,扭曲的肢体从人群中伸出,挣扎求救。
所有的文明规范在此时也统统失效,趋利避害的本能指引着人们将体力作为求生的最高准则。老幼妇孺沦为丛林法则的最大牺牲者,据统计,此次踩踏死者约2/3为女性。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何怡坦言,柬埔寨踩踏事件清晰地印证了集体恐慌的几个特征,如:有社会联系的人群同时感受到恐慌并试图逃离;每个个体对危险的评估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人的恐慌发出的信号;个人试图调整自身行为达到安全,但常常无效。“但集体恐慌并不必然导致踩踏事故。”何怡说,“通过更好的人流管理、疏散通道指示——比如我们在剧场或者飞机上看到的那样,以及平时的公众教育,逃生演练和媒体传播,很大程度上集体恐慌可以阻止。”
警惕:四种条件极易诱发踩踏事件
柬埔寨金边踩踏事件并非特例,仅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多起:
2月25日,马里西北部城市通不图的最大清真寺在庆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时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5人死亡,多人受伤;3月4日,印度北方邦一寺庙发生踩踏,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3月26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卡苏比王陵发生踩踏事故,至少1人死亡,146人受伤;7月24日,德国西部鲁尔区杜伊斯堡市举行“爱的大游行”电子音乐狂欢节,发生踩踏事件,至少19人死亡,342人受伤;10月16日,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一座寺庙欢度九夜节时发生踩踏事故,10人死亡,多人受伤。
1990年7月发生的麦加圣地朝觐者踩踏事件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同类事件,死亡人数达到1 426人。
这次柬埔寨踩踏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公共活动安全管理的高度关注。根据专家介绍,踩踏事件一般都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流拥挤,二是空间相对狭窄,三是有导火线,四是引起恐慌情绪。
根据踩踏事件的共有特征,专家建议,在大型群众性集会前警方应提前介入,周密部署,做好突发事件紧急疏散的应急预案。做到万一发生突发事件,也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有序地把人流疏散开来,以避免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刊综合媒体报道)
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日上午11时,踩踏事件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
上海“12g 31”重大踩踏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把事件发生的根源归咎为现场组织的不力,人数的超负荷以及突发性事件(撒钱事件)的诱发。究竟什么才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真正“元凶”?为此,本刊梳理了众家观点力求为您还原出“踩踏事件”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