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MS国家人口转变与发展研究

2015-03-15晏月平廖爱娣

学术探索 2015年10期
关键词:总人口老挝柬埔寨

晏月平,廖爱娣

(1.云南大学 人口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GMS国家人口转变与发展研究

晏月平1,廖爱娣2

(1.云南大学 人口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2.云南大学 发展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交汇地,在该战略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其合作不仅包括农业、物流、资本、信息技术等,还包括人员流动、人员聚集等要素合作,以加强各成员间区域合作与多向联系。本文在分析GMS国家人口结构与特征、人口转变价值判断等指标的基础上,提出“GMS升级版”人口发展战略应加快开发人力资源,加快次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性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在东南亚的合作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GMS;人口转变;价值判断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推动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六国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reater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简称GMS①大湄公河次区域(缩写GMS),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为了研究的比较分析与数据的可得性,这里的GMS国家指广义的含义,将云南省扩大至中国。)。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泰国第30位,越南56位,柬埔寨121位,老挝134位,缅甸200名以外②2011年世界银行报告。。由于各国发展阶段不同,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体,GMS国家人口转变起始时间不同且具有各自的特点。

一、GMS国家人口自然结构及特征

表1可基本了解2010年GMS各国人口基本指标,人口最多的是中国,依次排序是: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最少的是老挝。越南人口总量是老挝的十几倍,中国人口总量是另外五国人口总量的近六倍,六国人口总量差别大。

表1 2010年GMS六国与世界主要人口指标比较

99.7 95.4 96.7 96.0 97.8 101.7女性人口比重(%)48.1 50.1 50.7 50.9 51.1 50.6 49.6 14岁人口比重(%)19 35 26 21 32 24 27 15-64岁人口比重72 62 69 71 64 70 65.5 65岁以上人口比重(%)8.0 3.7 5.5 7.7 3.6 6.3 7.6扶养比(%)34.2②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数据计算获得。68.1 47.3 41.2 56.7 45.8 52.9年龄中位数(岁)34.9 20.6 27.9 33.2 22.3 28.5 29.1城市化率45.0 30.88 32.58 33.32 21.56 27.84 53.0人口密度(人/km2)143 27 75 133 83 268 51孕产妇死亡率(1/10万)38 580 240 48 290 56 260 HIV携带者(千人)③该组数据为2009年调查数据。700④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2009,P171.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世界性别比105.3①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volume1:comprehensive tables,P154.5.5 240 610 75 290 34000

资料来源:除特别注明外,其余数据均来自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tors.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133829万人(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约占世界总人口19%,10年增加了7000多万,年均增长率为0.57%,属世界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其总量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为143人/km2,且分布很不均衡⑤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多人;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全国3/4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5的国土面积上,半数以上国土面积居住着不到2%的人口,人口分布呈东南稠密、西北稀疏的特点。;老挝人口总量644万,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湄公河沿岸集中了该国80%以上人口,人口密度为27人/km2,六国中属其人口密度最小,也是唯一小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51人/km2)的国家;缅甸人口总量5050万,人口密度75人/km2,密度相对较小,仅次于老挝;泰国人口总量为6814万,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大多数集中在中部河谷和平原地区,人口密度133人/km2,仅小于中国;柬埔寨人口总量1505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人口密度83人/km2;越南总人口8903万,其中43%居住在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地区[1],人口密度为268人/km2,为六国中密度最高的国家。

六国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⑥人口密度低于50人/km2为相对稀疏区,在50~99人/km2为一般过渡区,100~199人/km2为低度集聚区,200~299人/km2为中度集聚区,300人/km2以上为高度集聚区。差距大,总人口量占世界人口的22.77%。根据人口密度划分标准,亚洲该值为131人/km2⑦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 volume1:comprehensive tables.P64.,属低度集聚区,世界该平均值属一般过渡区。老挝属相对稀疏区,缅甸、柬埔寨属一般过渡区,中国、泰国属低度集聚区,越南属中度集聚区。密度最高的越南与最低老挝,两者相差近10倍,说明GMS区域人口地理分布很不均衡。

(二)人口性别结构及特征

1.出生婴儿性别比

观察表2,GMS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仅有中国超出正常值,分别高出世界、亚洲平均值的14.2、11.4个百分点,说明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其它四国(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属正常区间。只有缅甸低于恒定区间,说明该国女多男少。

表2 2010年GMS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 volume2:Sex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world population(medium variant)各国2010年0-4岁人口预测数据计算获得。

2.总人口性别比①总人口性别比平衡区间一般在96-106,即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在48.98%~51.46%间,女性在51.02%~48.54%间。衡量性别比是否平衡的标志是:96-100间基本平衡,男性人口略小于女性人口;性别比在100.1-106也属基本平衡,但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小于96,男性人口少于女性的性别比例失调;大于106,男性人口多于女性的性别比失调。[2](P231)

GMS各国总人口性别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表3),除中国外,其余五国都小于100,均低于世界同期值(101.7),说明中国、缅甸总人口性别比有些失衡,中国是男性人口比女性多5154万,平均每100名女性对应男性人口数少9.9人,缅甸表现为女性人口比男性多118万,其他四国属于均衡状态。

表3 2010年GMS各国总人口性别比(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 volume2:Sex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world population(medium variant)中各国2010年男性女性人口的预测数据,比例经计算获得。

3.婚育人口性别②这里的婚育人口性别结构指15-39岁年龄组人口性别构成,即每100名婚育期女性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如果男性多于女性,则可能出现如下现象:一是一部分男性人口找不到配偶;二是有部分男性人口会在婚育人口组之外寻找配偶造成婚姻挤压现象。同样,女性婚育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结构

中国大陆婚育年龄为男22岁,女20岁。老挝,男20岁左右,女l8岁左右。越南男20岁,女18岁。泰国男女均为17岁。柬埔寨农村女子15~16岁,男20岁左右。本文婚育年龄选择在15~39岁,表4可以看出,中国婚育人口性别比严重超标,男性比女性多2164万,预示中国有2000多万男性难找到对象,该指标比亚洲平均值高出近2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值高出近4个百分点,需引起各方高度警惕,否则将产生严重社会问题。越南男性比女性多43万,缅甸女性比男性多36万,需要在人口政策调整与引导中引起重视。老挝、泰国和柬埔寨基本处于相对均衡状态,其中老挝婚育男女比例最接近。

表4 2010年GMS各国婚育人口性别结构(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 volume2:Sex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world population(medium variant)中各国2010年15-39岁人口预测计算数据。

(三)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

2010年,世界近60%的人口属劳动年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21663万(表5);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女性比男性多15953万。GMS国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以中国最高,达64.94%,比世界平均值高出近5个百分点,男性比女性多6853万;非劳动年龄人口女性比男性多1700万。两性劳动年龄人口最接近的是泰国(64.19%)和越南(64.14%),男性比女性分别多118万、138万;非劳动年龄人口有性别差距,泰国女性比男性多232万,越南体现出与女性比男性多239万。缅甸劳动年龄人口男女两性仅相差26万,非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144万。老挝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56.37%,是唯一低于世界同期平均值的GMS国家,且男性仅比女性多7万人,非劳动年龄人口的女性比男性多8万,也说明该国人口性别比差距最小。

表5 2010年GMS各国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与比例(单位:万、%)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vision volume2:Sex and age distribution of theworld population(medium variant)中各国2010年人口预测计算数据。

(四)少年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

正确判断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有利于各国制定适合该国所处人口年龄阶段的相关政策,正确引导人口再生产规模和速度,有利于确定社会问题的重点和理解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GMS国家总扶养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泰国和中国(表1),老挝和柬埔寨属同一层次,均高于世界同期值(53%),分别高出15.4个百分点,人口扶养负担较重。缅甸、越南、泰国和中国均低于世界同期值,人口抚养负担较轻。少儿人口比重高,说明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将可以缓解劳动扶养比过大问题。老挝、柬埔寨少儿比均超过30%,说明其主要负担少儿人口。中国不同,尽管劳动扶养比最轻,但老年人口(≥65岁人口)比重已超过8.0%,中国、泰国该值分别高出世界同期值0.4、0.1个百分点。说明老挝、柬埔寨人口特征处于从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越南、缅甸暂属成年型社会;中国、泰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表6)。

表6 联合国划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标准

资料来源:吴忠观主编.人口科学词典[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P234。

(五)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再生产

1.人口自然增长率

GMS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分别为:老挝(17.6‰)、柬埔寨(16.6‰)、缅甸(10.4‰)、越南(10.1‰)、中国(5.70‰)和泰国(5.2‰)(表1),老挝、柬埔寨高于世界同期值(11.1‰),高出生率缘于两国的高生育率。老挝、柬埔寨两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值的0.7、0.21个千分点,预示着两国蕴藏着较大人口增长潜力。泰国、中国人口增长率偏低,直逼5‰的超低水平,不及世界平均值的一半,总和生育率更是降至2.0以下,意味着其人口自身增长空间十分有限。

2.年龄中位数①根据联合国年龄中位数对人口结构类型划分标准:年轻型:20岁以下;成年轻:20-30岁;老年型:30岁以上。

2010年,世界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9.1岁,说明即将进入老年型社会(表1)。中国(34.9岁)、泰国(33.2岁)已步入老年型社会;越南(28.5岁)、缅甸(27.9岁)和柬埔寨(22.3岁)属成年型社会;老挝(20.6岁)正从年轻型步入成年型社会。

3.人口再生产类型②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有三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高低”模式(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三低”模式(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高低高”模式(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人口再生产)。若视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高于35‰和15‰为“传统型”人口再生产,则当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低于20‰和10‰时可视为“现代型”人口再生产。

GMS国家人口出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是: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泰国和中国。其中老挝、柬埔寨远高于世界同期值(1.94%);缅甸与世界平均值基本相当;越南、泰国和中国均低于世界平均值,中国最低。人口死亡率,泰国、缅甸均高于世界平均值(8.3‰)。可以看出,老挝、柬埔寨属“过渡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说明其人口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缅甸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为8.8‰,处于“过渡型”界标值。由此判断,中国、泰国、越南已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4.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不同人口年龄构成预示着不同人口增长潜力,中国人口金字塔呈典型纺锤状,两头窄,0~4、5~9岁男性人口比例(3.5%左右)比女性(2.8%左右)高,75岁以上老年人口女性比男性多;中间相对较宽,以20~24、35~39、40~44岁几个年龄段中男性数量居多,说明中国人口结构为缩减型,属老年型社会特征(图1)。

老挝、柬埔寨人口年龄金字塔很相似,呈下宽上窄,属于较典型的人口“增长型”结构,预示其人口增长潜力巨大。老挝以5~9岁年龄段(男5.92%;女5.69%)比重相对低,0~19岁两性比重都在6%以上。缅甸人口从30岁起,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两性差距拉大,80岁以上女性数量超过男性2倍多。

老挝、缅甸属典型的“年轻型”年龄结构。缅甸因少儿人口减少,尤以10~14岁人口缩减明显,预示着缅甸人口将逐渐从“增长型”向“缩减型”迈进,属“增长型”年龄结构。泰国已初显两头窄、中间宽的“纺锤状”结构,可以看出其人口增长内在动力在逐渐弱化,且从35岁年龄段开始,该国女性多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长差距增大。

越南人口年龄金字塔正向轴心收拢,表明其人口增长潜力在缩小,不过由于该国青少年人口规模庞大,未来人口依然有较大增长潜能。尤其是15~19岁,比重较高,男性占总人口的5.31%、女性为4.84%,是所有年龄段中比重最高的,说明越南人口也在从“增长型”向“缩减型”转变。

二、GMS国家人口素质结构及特征

(一)身体素质

这里的人口身体素质用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与出生时预期寿命等指标衡量。

1.婴儿死亡率

联合国世界人口预测指标显示,2005-2010年,亚洲婴儿死亡率为48‰,高出世界平均值,同期欧洲仅为11‰,非洲高达89‰①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volume1:comprehensive tables.。世界婴儿死亡率平均值为43‰,GMS国家高于世界值的有缅甸、柬埔寨(表1),说明上述两国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与其他四国有较大差距。老挝与世界值基本接近,中国①2009年数据。和越南该值相对较低,最低的是泰国,说明该国经济生活水平、医疗照顾与卫生条件相对较好。

2.孕产妇死亡率②孕产妇死亡率是公共卫生指标中发展最不平衡、差距最大的一个指标,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文化水平制约。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身体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

GMS各国该指标差异大(表1),远高出世界同期平均值(260/10万)的是老挝、柬埔寨,老挝超过两倍多,与世界同期最不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比值(590/10万)非常接近,说明该国孕产妇处于最不发达水平;柬埔寨与同期欠发达地区(290/10万)相当;与世界平均水平较接近的是缅甸;指标较低的是中国、泰国和越南,但与世界同期较发达地区指标(17/10万)③这里的欠发达地区、最不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的数据来自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ww.unpopulation.org:World abortion policies 2011。相比,差距较大。

3.出生预期寿命

越南、中国出生预期寿命基本处于同一档次,高于世界同期平均值(68.9岁);接近世界平均值的是泰国,处于第二档次;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属第三档次,柬埔寨低于世界平均值5.6岁(表1)。

4.HIV感染情况

HIV感染人数最高的是中国,近70万④2009年数据。,占世界总数的2.06%;老挝0.55万,占世界同期感染数(3400万人)的0.016%,老挝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约0.093%(2011年,老挝HIV/ADIS成人感染率为0.2%);缅甸感染者24万,占全球总数0.71%,缅甸人口占全球总人口0.73%;越南感染者29万,占同期全球总数0.85%,越南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约1.29%;泰国61万感染者,占全球总数1.79%,泰国人口占全球人口0.99%;柬埔寨75万感染者,占全球总数2.21%,柬埔寨人口占全球人口的0.22%。可见,泰国、柬埔寨感染者占全球感染者比重高于其人口数占全球人口的比重,说明上述两国HIV感染较为严重。且中国、泰国、柬埔寨艾滋病已从重点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并进入快速增长期,这对上述国家的人口素质、人口安全将带来严重影响。

(二)文化素质

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15岁及以上成人识字率处于较高层次,均超过了90%,分别高出世界同期平均值(83.7%)10.3、9.8、8.8、8.2个百分点;老挝、柬埔寨低于世界平均值,不到80%(表1),说明其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另外,2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中,仅中国接近世界平均值(7.4年,表1),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分别低于世界平均值2.8、3.4、0.8、1.6和1.9年,可见上述五国教育发展较为落后,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三、GMS国家人口社会结构及特征

(一)婚姻结构

图2显示,育龄人口、非育龄人口比重和世界同期值最接近的是老挝,且老挝两项比值仅差3.44个百分点,说明其人口潜力巨大。其次是柬埔寨,二者仅相差8.8个百分点,超过世界平均值的1倍。其余四国育龄人口比重最高是泰国(56.41%),说明该国人口增长较快,但即将进入人口放缓期;中国育龄人口比重为56.36%,越南56.26%,缅甸55.94%,说明三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即将过去,已进入渐缓阶段。

(二)家庭结构

家庭规模小型化、模式多样化和结构简单化、核心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除核心家庭占主体外,其他非核心化小家庭⑤主要有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是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逐年增加。

泰国平均家庭人口数从1980年的5.2人下降到1990年的4.6人,2010年继续下降至3.2人⑥泰国政府统计网站。,泰国也以核心家庭和独居家庭为主,家庭规模逐年变小,且下降幅度较大。

越南以4人户家庭规模占主体,占家庭总数的28.5%,其平均家庭人口数和家庭规模逐年缩小。1989年,该国平均家庭人口数4.5人,2009年仅3.8人。

2005年,老挝平均家庭人口数为5.9人,比1995年有所下降①Laos Population Census2005-Householdcharacteristics.,且城乡差别大,不同城市间差距也很大,城市户均人口数小于农村,不同省份户均人口数也有较大差别,其中公河、华潘和川圹三省户均人口数最多,为6.5人,首都万象和甘蒙德最少,为5.5人②Khamsavath Chanthavysouk.LABOUREXPORT A contributiontoLao Development.Technical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third Vientiane 2006 National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Lao PDR 2006.。

缅甸2008年户均家庭人口为4.7人,相比2004年减少了0.4人。近年,缅甸家庭规模逐渐缩小。随着柬埔寨人口出生率下降,其平均家庭人口数将继续下降。

(三)民族结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8.49%③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老挝共49个民族④如果按老挝王国时期公布的数据,老挝共有68个民族。,佬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50.3%;缅甸官方承认的民族是135个,主要有缅族(约69%)、掸族(约8.5%)、克伦族(约6.2%)、若开族(约5%)、孟族(约3%)、克钦族(约2.5%)、钦族(约2.2%)、克耶族(约0.4%)等;泰国民族30多个,泰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2%,另外,华族12%,马来族5.2%,老族占1.4%;柬埔寨20多个民族,高棉族占总人口80%;越南除主体民族越(京)族外,还有54个,人口在50万以上民族共7个,越(京)族占越南总人口89%以上。可以说,GMS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

四、GMS国家人口区域结构及特征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

1.城市化水平比较

六国城市化率都不及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表1),最高的中国(45%)也低于世界平均值8个百分点,且中国城市化水平呈明显地区差别,城市化超过90%的城市有8个,较低的贵州和西藏,分别只有27.5%、28.2%。其余5国城市化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远低于世界平均值,最低的柬埔寨比世界同期值低31.44%,不及一半。

2.最大城市人口分布和城市群人口

表7反映,除北京所占比例极小外(北京面积为中国国土面积的1.71%,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2.93%,占全国总人口的1.46%,因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其人口比重只是相对小),其余五大城市都占该国城市人口较高比例。如,金边占柬埔寨总面积的0.21%,人口是全国城市人口的48.89%,总人口的10.24%;万象不足老挝国土面积的1.66%,人口是城市总人口的39.35%,全国总人口的12.38%;曼谷占泰国总面积仅0.31%,人口是城市总人口的30.32%,总人口的10.07%;胡志明市占越南国土面积的0.72%,人口是越南城市人口的22.23%,全国总人口的6.08%。GMS国家最大城市都属于人口高密度聚集区,且城市化发展极不均衡。

表7 GMS各国最大城市人口分布

各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群比例都低于世界同期平均值。中国比世界平均值低2个多百分点,其他五国只是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说明GMS国家还需加快城市化进程与农转非工作力度(表8)。

表8 2010年GMS国家人口超过100万城市群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二)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标志着人类寻找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地域空间和生态环境的扩大,有利于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缅甸迁移率为0(迁进迁出人数基本持平)(表9),其余国家与整个亚洲地区人口迁移流动一样呈现负数,说明六国人口迁出数大于迁入数,与世界人口迁移率(0)比较,六国人口迁移流动基本以流出为主。中国为-0.3‰流动率,对于13亿多人口基数,其净迁出数达44667人,与欧洲1.1‰的流动率相比较,可吸引798365精英人才为其经济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由此看来,GMS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不足以吸引世界各地人才为其服务。因此,GMS各国应积极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表9 2005~2010年GMS各国人口迁移状况(单位:‰)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 volume1:comprehensive tables(medium variant)

(三)贫困人口状况

以每人每天2美元为贫困标准,2010年中国贫困人口23467万,贫困发生率17.5%①亚洲开发银行。。说明中国减贫任务还任重道远;2009年,泰国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人口占总人口的12%,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人口占14%②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9,Statistical Annex L.。按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计算,该国贫困人口比例2002年占总人口的0.7%,2004年仅0.4%③世界银行数据库。,贫困人口比例六国最低。

2009年,越南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人数占总人口的48%,国际贫困线下生活者占29%④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9,Statistical Annex L.。按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计算,2008年比例较高,13.3%⑤世界银行数据库;2009年,老挝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人数占总人口的77%,国际贫困线下生活者占33%⑥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9,Statistical Annex L.。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贫困人口比例2008年为33.9%⑦世界银行数据库。,比例较高。除了国际贫困线外,其他数据属GMS国家最高。

2009年,柬埔寨每天收入不足2美元人数占总人口的68%,国际贫困线下生活的人占35%⑧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2009,Statistical Annex L.,属GMS国家国际贫困线比例最高。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贫困人口比例为28.3%⑨世界银行数据库。(2007年);2009年,缅甸在国际贫困线下生活的人占全国总人数的30%○10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LDB database.。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贫困人口比例为13.3%○11世界银行数据库。(2008年),比例较高。

人口分布总处在不断变动中,虽然人口分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人口分布变动极为缓慢,但由于各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特别受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水平及相关政策行为的影响不同,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其人口增长、人口流动的差异,从而引发人口分布变动,即人口分布变动虽缓慢,但变动是必然的。“静”只是其相对状态,“动”才是绝对发展趋势,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国以经济合作、经贸合作为起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与联通,并进行农业开发、职业技术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等方面的工作,GMS各国人口也必将随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五、GMS国家人口转变价值判断

(一)各国人口转变指数

人口转变指数是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幅度。其中出生率用整体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用人的平均寿命表示[3]。201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也门,高达54.1%,如果其降到更新水平或更低,平均寿命由最短的塞拉利昂的47岁上涨到最高的日本83岁,则体现人口转变指数为1,表示该国人口转变完成。表10可看出,GMS国家中,中国(0.92)将最先完成人口转变,接着是越南(0.9),上述两国人口出生率都在更替水平以下,平均预期寿命还有待提高,说明其人口转变指标依然未能完成。排在第三的是泰国(0.83),其出生率已经很低,但其平均预期寿命还未达到70岁。另外,老挝(0.77)、缅甸(0.75)和柬埔寨(0.73)的人口转变是最慢的,上述三个国家的人口转变完成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表10 GMS国家人口转变指数

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Edition:April 2010)

这里的人口转变指数DT1=0.5[(54.1-TFR)/52]+0.5[1-(83-e0)/36]以世界各国中最高的TFR尼日尔(54.1%)期望降到更新水平2.1%,平均寿命最高的是83岁(日本),最低的是47岁(塞拉利昂)。如果TFR降到更新水平,平均寿命达到83岁,那么人口转变指数0.5 +0.5=1.0,这意味着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

人口转变中,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变动只是人口转变的外在表现。实际上,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如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国际人口迁移的加快、婚育行为模式转变、家庭类型与结构转变、死亡模式转变等变化都影响该国人口转变进程。在系列人口转变中,不同形式和内涵的特定人口转变,过程的快慢、时滞的长短、动力机制及其表现都可能不同,它们带给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不同。因此,有些人口转变是对该地区人口转变的外显表达;有些人口转变就是其本质与事实的反映。

(二)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较典型模式有三种[4]:自发人口转变模式①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代表,其实现不是社会干预的结果,是人们自发节制生育实现的人口转变。19世纪末的欧洲就是典型,其人口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在没有任何干预行为的情况下出生率自发地呈现不可逆转的大幅下降,自觉形成一种人口发展形式,最终实现人口转变。、社会自觉控制人口转变模式②以日本为典型,主要体现为:随着社会发展,日本人的生育观念随之发生转变,自发要求节制生育。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措施与民众自愿节制节育,最终在亚洲第一个实现人口转变。、自发自觉相结合的人口转变模式③典型国家属中国,主要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在客观上还没有发展到使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自发转变的阶段,通过国家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实施强制干预、控制人口增长,最终促成人口转变。。依据不同转变模式的地区特征可将其区分为: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和中国模式。依照GMS国家人口转变指标与人口转变模式看,六国都还没有完成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转变,其中中国属最典型的强制型人口转变模式,其他五国基本属于自发与自觉相结合的人口转变渐进式模式。

(三)人口转变与年龄依存率

表11 GMS国家1980~2020年年龄依存率(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 volume1:Comprehensive tables中数据计算获得。

人口转变与年龄依存率①老少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例。密切关联,尤其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巨大变化;年轻人数量减少,直接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导致较低依存率。较低年龄依存率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充分的条件,以表11可看出,GMS国家年龄依存率变化,老挝和柬埔寨相对较低②指数低于50表示该国依存率较高。,可持续到2020年甚至更长时间,老挝2020年远超过50。中国、泰国、缅甸和越南相对较高,中国2010年不到40,2020年有所回升(将上升5个百分点)。泰国年龄依存度比中国早,1990年就接近50,2010年跌破50,说明泰国从1990年起,其年龄依存度开始走高,表示该国社会扶养负担较重,一直到2020年才有所回升。这说明,在中国、泰国、越南人口转变中,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较多,且时间较早,老少比增加,与世界人口年龄依存度不同步。老挝、柬埔寨人口红利还会存现较长时间,而缅甸呈现直线下滑的态势,其发展趋势接近泰国。

六、GMS国家人口发展战略

GMS各国已在不同阶段开始了其人口转变,从实现程度看,中国、越南和泰国基本处于同一级水平,处于低位均衡阶段。按照“人口视窗(population window)”③“人口视窗”是人口转变所带来的积极人口年龄结构的积极效应,包括低扶养比、高储蓄率、高劳动资源储备等,由此形成的人口经济活力将有助于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良性的人口效应的形成。观点,上述三国的人口红利处于逐渐减弱阶段。从人口发展态势看,三国因人口转变逐步成熟而先行达到人口峰值规模。从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它们也最有可能成为GMS国家基于财富、贸易投资、资本和现代产业高度集聚而成为跨境人口和劳动力集聚地,各国合作进行开发人力资源,将产生显著的人力资本富集效应。不过人口情势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中国在内,越南、泰国人口城市化水平都不高(2010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都面临较为沉重的乡-城劳动力转移压力,推动劳务输出均为各国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可以预测,GMS国家间的国际人口迁移流动不会像各个国家的物质、信息、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一样相对便利与通畅,跨境门槛设置将更多受相互间国际关系构架、国内发展趋势与政策等方面的约束,诸如政治、文化甚至民族、宗教以及特殊领域和事态,类似艾滋病、毒品等的限制和影响。其中“文化冲突”是国际人口流动的重要限制因素,正如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吉尔平认为:“在过去,土地与资本是最具有民族主义、感性色彩的生产要素,而今在发达国家,劳动力(劳动)已经成为三重生产要素中最具倾向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了。”[5]与“物流”的开放性相悖,国际人口流动存在日趋收紧政策的动向,而且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瓶颈因素。

当前,老挝、柬埔寨正处在人口红利期,理论上应该是其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期,但由于其人口素质、城市化水平及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上述两国人口转变正处在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而缅甸,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经济起点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基础设施差、外资流入有限,加之受西方国家制裁,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缓慢,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甸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相对高位,因此缅甸尚处于传统型人口转变阶段。

当前GMS各国人口转变已不同程度地趋向于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伴随各国彼此依赖程度的加深,人口转变的多样化有益于各国人口和产业的转化,预示着在地缘彼此相邻的国家间更迫切需要互补性合作与援助,因此,该区域更应重视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就是最好的机遇,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利共生”理论与合作思想[3]加快人口和产业转化。对于双边援助,最初可以以“共存”为基本特征,这种援助是由A国给予B国,涉及金融、技术和劳务等方面,该援助是排外的。由援助所产生的经济社会作用也局限在受援国,而且其作用大都是暂时的,并且援助国对其援助所产生的影响不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在推动援助与合作并引导全地区共同发展策略与方法上,援助国和受援国并没有任何共同利益,这才有必要实现“相利共生”合作以取代“共存”④“共存”是指不同文化、民族、宗教和价值观的人群互不干扰、和平地生活在一起。。“相利共生”与“共存”不同,它是指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类群体能够相互独立地共存于一个社会中,“相利共生”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互助活动不仅使各自获得成功,也将使整个区域获得繁荣与发展。

GMS国家①这里是指狭义的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处于“一带一路”战略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段)的交汇地,其区域合作有着很多共同基础,尤其需要对原有较为单纯的经济合作进行有效拓展,开展更多功能的多元合作。就人口发展而言,在当前环境下,“一带一路”在中南半岛的区域范围内推进东线和越南、西线和缅甸的合作,某种情形下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障碍。相较而言,处于中路的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的合作条件相对要好,这样就可以把其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早期项目加以重点经营。还可以结合中国沿边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创新,比如建立GMS国家人才合作机制,建设中老、中缅和中越之间的“人才交流试验区或人才交流中心”,创办更多孔子学院并加强人文交流,提供更多政府奖学金数量与留学机会,强化人才培养与务工人员的流动等具体措施。不过,人口与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国家间彼此“相利共生”的合作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它有利于全区域相对均衡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需要各国政府及全社会在区域竞争中彼此取长补短,在获取优势资源基础上谋求全地区和平发展。

[1]蒋玉山,幸青.越南人口现状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

[2]吴忠观.人口科学词典[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3]黑田寿.东亚人口转变和发展战略[J].国际政治研究,1995,(2).

[4]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口出版社,1992.

[5]白金喜,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J].经济论坛,2003,(11).

[6]翟振武,彭希哲.人口科学新编[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9.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GMSCountries

YAN Yueping1,LIAO Aidi2
(1.Institute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Development Institut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nan,China)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al Cooperation(GMS)as the crossroads of the“One Belt and One Road”(OBOR)strategy is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and special role in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The cooperation includes notonly agriculture,logistics,capital,information technology,but also the flow of personnel,personnel aggregation to strengthen the inte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multi-lateral ties.In this paper,a upgraded GMSof demograph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introduce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GMS countrie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value judgment.The GMS countries shoul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of human resources and speed up functional cooperation in population,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BOR in East Asia.

GMS;demographic transition;value judgment

D501

:A

:1006-723X(2015)10-0035-11

〔责任编辑:左安嵩〕

晏月平,女,云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研究;廖爱娣,女,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总人口老挝柬埔寨
柬埔寨·贡布
柬埔寨鲜芒果出口猛增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柬埔寨:失落的天堂
人口与就业
全面二孩第一年:比上年多生了131万
人口与就业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
柬埔寨筹组新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