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主题变奏》始末

2015-03-15

江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学界王朔扫地

□ 徐 星

一、我是全聚德门口扫地的

1956年我出生在北京,是咱地道的北京人。1975年去志丹县插队,干了几年。在那儿是真苦,没完没了地吃土豆,没别的可吃。在那儿,我把一生的土豆都吃完了,至今都没法再吃了——这让我在国外时可受罪了,举目又是土豆。1977年当了兵,1981年复员。回家过了一阵,到北京全聚德烤鸭店上班,就在和平门那家。我开始在那儿当服务员,干了不到一年,就把我“发”去大门口扫地了。那时候我们全聚德烤鸭店可是很重要的地方,常有领导人露面。那时老百姓要想吃上一顿可不容易,发号,门口每天都是排大队的。

那时我也不好好干,上班想去就去,不想去不去了。

当兵时开始写东西,诗,剧本,小说……整个一文学青年。不过从没发表过东西,自己也从来不读文学杂志。从内心讲,我看不起那些刊物上的作品,也不相信那上边有好东西。八十年代的文学总的来说让人汗颜,那些东西政治味很重,很概念化,文学性还不强。当然这在那个时代是必然的。

我在烤鸭店挺自在的。那时干部群众的分别也不明显,待遇嘛也都差不多,喝酒免费。我是天天喝,上班前就喝,不醉不上班。领导看谁不顺眼,也不能把谁给“开”了。那时候,要是一个工人被开了,是破天荒的大事了,几乎就可以说,他出了单位就进局子了。

可是渐渐地,我受到了刺激。刺激来自我的一些朋友,“发小”。

那个时代,社会上最兴的是什么?是学习。全民都在学习啊。那时一见面,不是问你干什么呢、吃什么了,而是问你在学什么呢。我的那些一起长大的朋友们,不是上了大学,就是在上夜校或什么学习的班,没人闲着,好像不上学就对不起谁。

朋友一见面就说:你怎么还干这个?一点儿不求上进?就当一辈子跑堂?

后来我就更“惨”了,连跑堂领导都不让当了,让我去大门外扫地,当清洁工。就这样我仍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人各有各的生存价值,何必要和大家一个样?为什么要用别人的价值来判断我的?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书、写作……这就是堕落吗?这就低人一等?非要把三教九流分成三六九等?

这种“不明白”的情绪,占据了我回京后的一段生活中。

那时我写的一些东西,也在朋友间传看,还曾传到中央音乐学院、戏剧学院的学生们那儿。我只是为了好玩,和整个文学界一点关系没有。《无主题变奏》是我1981年就写的,写完了也是在朋友间传看,后来放在一个写作的朋友那儿。

二、平生第一次骑着车去投稿,还喝多了

1985年三四月份吧,我去一个朋友那玩儿,在她的钢琴上看到一本《人民文学》杂志。无意中翻了翻,看到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我真的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中国文学居然也能发这种东西?它在我看来是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喜的是,这种东西我也能写嘛。

我想了想,把《无主题变奏》从朋友那要回来,抄抄改改了一下,没怎么大动,就想去投稿。

长那么大,我从来没投过稿,也不知怎么投。听说虎坊桥那儿有个编辑部,也不知是什么刊物的,骑车就奔那儿去了。找到了门口,看门的老大爷把我堵住了,问我干什么。我说是投稿的。他一本正经地问我写的是什么稿,是诗还是小说。我回答是小说。他说,那你来错地方了,你去东四十条的《人民文学》吧。

我道了谢,骑车又奔东四,才知道我刚才去的是当年的《诗刊》编辑部。

那天还是有点醉了,骑得不快,到了《人民文学》已近中午了,编辑部里只剩一个人了,他也正收拾饭盒要走呢。我说我写了个小说,来投稿。人家也就是持着一个编辑该有的态度吧,不冷不热地,说放那儿吧,我们有空会看的。

我扫了一眼,各编辑桌上全是满满的来稿啊。最终我还是放下稿子,人走到楼下了,想想觉得有点儿悬,也觉得没说清楚,就又走上来。那人还在,我又解释了几句,说我没用稿纸,就用的那年代印着某单位名称的普通信纸。人家大概也是客气着又交代了几句,说没关系,只要稿子好就行。出了门,我有点后悔了。这么多稿,人家看吗?我这是干吗来了?

没想到,第三天,编辑部的信就到我手里了,对我的小说评价很高,让我再去一趟。我自己也很意外,说实话也挺激动,毕竟自己这样生活,终于得到了承认。

再去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编辑很多,都看着我,眼光也很好奇,那意思是从哪儿蹦出这么一个人?从来没听说过。

也是,我就是一饭馆门口扫地的,和文学界一点没有往来,有谁会知道我?

编辑提出几点意见,不多,主要不是文学方面的。我照着做了一点改动。后来,小说发在了当年的第七期《人民文学》上。那位拿着饭盒的人是责任编辑朱伟,当时的主编是王蒙。

我得到的稿费有几百元吧,每千字25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了。我当时的月工资是38元。况且在这笔钱外,这篇小说的转载率极高,当时的杂志也很守规矩,哪家转发了都会给我寄一笔稿费。

三、拿着扫帚、簸箕接受采访

当时的文学界、评论界,还有读者方面反响都很大。我每天平均要收到二三十封信,全国各地的都有,有军人、警察、农民、打工仔,还有精神病人。有读者到北京来找我,和我探讨人生;还有人找到中国作协想要我的地址,作协根本不知道,因为我不是作协的。

还有不少记者来采访,中外都有。我还是那一身不太干净的白大褂,有时牵着我的狗,一兜里揣瓶啤酒,一兜里放一包酱好的猪耳朵。有记者来了,我就往门口台阶上一坐,扫地的簸箕往脚边一放,咱就开说。

当时文学和作家就是这种社会地位,不正常。现在文学这样,就正常了。如今社会发达了,信息渠道、手段很丰富,不必只依靠文学来传播。

从客观上说,当时我写的确是一个小人物,他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所欣赏,又找不到方向。这代表了不少当时青年人的普遍心理,这些人失去了生活的依据和信心。

后来有人说,我的这部小说受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响。可是说实话,那之前我从未看过它。过后,我从朋友那儿借到一本看了,很吃惊,太像了,不是语句、结构上的像,而是情绪上。写作的人有时会有这种现象,这太难解释了。

当时我算是一下子就很红了,可工作还是“吊儿郎当”,领导又不能开除我,就盼着我走。可我就是坚决不走,就在这扫地了,这工作太适合我了。

到了1985年,社会形势开始变了,不再那么好混了,领导也忍无可忍了,于是找到我说,你再不走就把你转街道了。我没办法,只好离开了烤鸭店。这件事真的让我很痛苦,我一辈子就找了这么一个好工作,结果丢了。

从那时至今,我就再没找工作,就这么一直“扛着”,有时出门兜里真的没钱。要说,我是中国文学界第一个自由职业者吧。

回国至今,也就教外国人汉语挣点钱,够吃就行。

人活着各有其社会位置,很难互相衡量。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说你,而是你自己的感受。当时赶着上学的那些朋友,今天又全在忙着挣钱。钱,我不是不想,我也想穿好的、住洋房、开大奔,可我在这方面比较弱智,拼命干即使得到了这些,可是为此付出、牺牲的恰恰是我认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那就是那点儿自由、闲散。

有朋友说,你会英语、德语,干点什么不好呀?我没兴趣,“我够了”,你们都这样,我偏不。我这人是有点反潮流的脾气的。我觉得现在这样很好,我是个能吃饱就能活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不想干的不干,我很知足。

四、《无主题变奏》是个历史产物

这潮流不但过去反,现在也反;在国内反,在国外那几年也反。在德国读书时,那里的等级很森严,学生是不能随便反驳教授的,而我在国内是自在惯了,对他们那一套教育体制很看不惯。我本来是想研究《点石斋画报》,拿博士学位的,后来想想实在没什么意思,算了吧。

这点野气,由来已久。我从小不是好学生、乖孩子,16岁时成了不良少年。可我从小喜欢看书。小时候不听话,老爹对我最严厉的惩罚是不让我看书,这比打我还难受。后来父母被发到大西北,兄弟中也只我一人留京。没人管我,衣食住行,全凭自己混。

《无主题变奏》也只是个历史的产物,从文学上看缺点很多,现在我自己看它也不太满意,我认为我后来写的一些东西要更好,不过它已无可改变。现在我的一部十八万字的长篇《剩下的都属于你》已完稿,正和出版社在谈,这是我这十几年的一部用心之作吧。

说到我和所谓现代派作家们的关系,有个例子可以说说。导演米家山根据王朔的一篇小说执导了《顽主》,影片结束时,有段对话的意思是:我就想做这样的人,你为什么非要逼着我成为别人那样?(大意)有朋友来跟我说,王朔当时的小说里还没出现这个意思,是不是编导人员从我的《无主题变奏》里扒来的?更有人说,在颠覆虚假的作家队伍里,我开了个头,是我影响了王朔云云。我根本不这么认为。文学是不看座次的,不要在乎别人的影响,你把你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了,就行了。所有评价都是别人的事了,与你无关。至于王朔,我认为他是在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这么说不是因为我是他的朋友,而是因为他最大程度上化解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虚伪,而且他的作品量大、影响广泛,这是他人很难相比的。

对话名家

本期嘉宾:徐星

徐星,1956年出生于北京,1975年赴陕北延安志丹县插队。1977年入伍,1981年复员回京,被分配在和平门烤鸭店,先后做过服务员、清洁工,1983年辞职。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同年应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邀请赴德讲学。1994年回国,以自由职业身份从事写作及纪录片拍摄工作。代表作品有《无主题变奏》、《剩下的都属于你》等。

猜你喜欢

文学界王朔扫地
扫地
政治与文学之间
The Use of Free Indirect Speech in Virginia Woolf’s to the Lighthouse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扫地扫到树上面
好好先生
王朔曾是全托孩子
如果王朔遇上韩乔生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
90年代以来文学界出现过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