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思想
——兼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普同性发展

2015-03-14钟其

观察与思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银山绿水青山浙江

□钟其

“两山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思想
——兼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普同性发展

□钟其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简称为 “两山论”。“两山论”作为一种思想,契合生态现代化精神,体现着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追求和思考;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两山论”从浙江实践出发实现了普同性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绿色化发展的重要纲领。

“两山论” 生态现代化 中国思想 地方性知识 普同性发展

一、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两山论”

理性审视“两山论”的发展,首先是它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实践和探索。“地方性知识” (local knowledge)是美国学者吉尔茨提出的,它不是仅仅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地方性”不仅仅指特定的地域性和特殊性,它还涉及特定的属性,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所形成的立场、观念和价值观等。吉尔茨认为:“事物的发展趋异而非趋同。”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27页。所谓世界存在一个完整的西方知识体系,那仅仅是一种假定的宏大叙事。因为所有的知识体系都是人们建构的,都具有差异性和地方性特点,只不过西方知识系统通过宏大叙事方式建构和真理般布道被认为是普遍性的认知世界的惟一标准而已,其实并不具有普遍的合法性。世界的发展,真正是由遍布世界各地的大量“地方性知识”推动的。“地方性知识的确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和科学观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过去可以不加思考不用证明的‘公理',现在如果自上而下地强加在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现实之上,就难免有‘虚妄'的嫌疑了。”①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读书》,2001年第5期。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就是丰富、差异与多元的。生活在差异性和丰富性环境中的人决不可能使用相同的一整套象征符号体系来认识、传达和解释所处的世界。不同种类的象征符号,规定着不同种类的价值规范、伦理道德和行为规则,具有明显的地方属性。正如吉尔茨曾经指出:“由于不同的文化是不同的民族对其所处世界的不同理解的产物,文化的各种符号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该文化中行为者的行为组织方式。”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文化模式并非具有普遍性规则,而是呈现多样性的特殊意义系统,并由此构成了所谓的地方性知识。可以说,“任何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东西,都要经过表现为神话、仪式、意识形态、艺术及其分类系统的‘地方性知识'的过滤,个人生活和群体生活通过文化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作用而形成意义结构,并且对这个意义结构进行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③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0页。。地方性知识的优势在于把兼容和变异特性集于一身;地方性知识自身的局限性在于包含着地方性的传统与惯习,而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性和创新性通常恰恰是通过传统与惯习表现出来,即一些传统和惯习要素恰恰是革新传统符号、变革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地方性知识更在于它的实践性,因它始终扎根于富有活力的民间社会,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生活急剧变化的力量冲击。关于传统和惯习,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曾给予经典的评论,他说:“这些变迁起源于传统内部,并且是由接受它的人所加以改变的,它才可能成为为文化现代化提供支持的坚实动力。因为这样一种变迁并不是由外部环境‘强迫他们'作出的,而是他们自身与传统关系自然成长的结果。”④[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286页。由此可见,地方性知识是人类为适应所处自然环境,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积累、运用和传习的知识和技能。我们不但不能忽视和抛弃,反而要重新加以认识、评价和利用充满泥土气息的地方性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一长段实践以来,人们一味信任西方的模式与制度能够解决自身问题,而事实上往往并不成功。因此,需要加强对“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利用,把地方性元素与现代性元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开辟具有特色的崭新发展道路。

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结合浙江省既有的生态文明实践和探索,就对“两山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⑤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求是》,2003年第13期。他认为:“‘只要金山银山,不管绿水青山',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这是认识的第一阶段;虽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只考虑自己的小环境、小家园而不顾他人,以邻为壑,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建立在对他人环境的损害上,这是认识的第二阶段;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无边界,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生态建设成为自觉行动,这是认识的第三阶段。”⑥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到了2006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提出的“两山论”。他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就此进行了系统阐述:“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又可以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①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187页。同时,针对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他指出:“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增长是政绩,保护环境也是政绩。”②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86页。而“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是不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③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86页。,因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

由此,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两山论”基本形成,不仅对于进一步推进浙江省生态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两山论”的区域性实践和探索

在“两山论”的引领下,浙江省在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生态文明建设,顺势而为地相继提出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和“美丽浙江”等战略目标,加快形成副和区域实际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为保证浙江区域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持续名列全国省区市前茅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实践依据。

矿区以钼矿化为主,主要含钼矿脉带赋存于桐柏—商城断裂带次级构造破碎带中,矿区共发现钼矿脉8条(含矿脉带),共计钼矿体7个,钼矿化体35个。钼矿体均产出于早白垩世新县二长花岗岩中,主要为(构造)蚀变石英脉型和浸染(星点)状石英脉型。构造带内团块状角砾岩、石英脉发育,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为主。矿体规模大小不一,长度120~200 m不等,厚度0.65~6.68 m,钼品位0.030%~0.087%。

“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和“美丽浙江”这三大战略集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不同层面。三者既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又互为一体,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和实践的重要结晶,体现着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和发展方向。绿色浙江建设、生态浙江建设、美丽浙江省建设等均是不同时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有效载体和集中体现。其中,“绿色浙江”体现了绿色发展的初步想法和努力方向,“生态浙江”表现为生态立省的路径选择和目标归宿,“美丽浙江”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思路和整体思考。合理处理“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和“美丽浙江”建设的关系,对于浙江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这些富有浙江特色的响亮口号和生动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绿色浙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的萌芽

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起步相对较早。早在1984年,浙江省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的不良形势,召开了全省环境保护会议,突出强调经济建设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1989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实行各级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以强化各级政府管理生态环境的职能,增强各级政府和领导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感。而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都把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指标列入目标管理,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到了1992年,生态环境保护被全面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1994年以后,浙江省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全省环保会议,合理总结和分析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任务和措施,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通知》,组织实施了“碧水、蓝天、绿色”三大环保工程、《浙江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浙江省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2002年,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把建设“绿色浙江”确定为全省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指出:“建设‘绿色浙江'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④转引自徐震:《着力建设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浙江日报》2013年4月12日。由此,要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和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搞好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秀美山川。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等。

2002年底,习近平同志就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省为主要载体,努力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报告中,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纳入“八八战略”。①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八八战略”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的主要战略思想。由此,绿色浙江战略得到进一步完善,打通了发展绿色经济和营造绿色环境的关节点,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绿色发展的战略层面。

浙江省通过“绿色浙江”战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发展模式的绿色转型统一起来,突出以环保优化发展,以改变生产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着力点,着力协调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事实上,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推进“绿色浙江”建设,都要坚持绿色引领发展、环保倒逼转型,走资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效益高、环境效益高、社会效益高“两低一循环三高”的绿色发展之路,打造一个绿色发展的浙江。

(二)生态浙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的发展

从2003年提出建设生态省,到2010年浙江省委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意图“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②《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今日浙江》,2010年第13期。。再到2012年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作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任务,“生态浙江”战略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由虚到实,最终成为浙江省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追求。

2003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浙江为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之后的全国第五个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后,习近平同志系统研究和阐述浙江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意义、良好条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省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努力把浙江率先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6月,浙江省出台《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8月,指导全省生态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正式下发,浙江生态省建设拉开大幕。具体部署实施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与新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碧海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等“十大重点工程”,开展“811”环境治理行动,明确努力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五大体系”的目标,并将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工作目标责任制,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类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

2005年上半年,浙江省连续发生东阳画水、京新药业、宁波北仑、长兴煤山等多起因环保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习近平同志及时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举一反三,借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遏制了浙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

2007年6月,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强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实现“环境更加优美,生态质量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群众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明确要求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强调把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由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两创”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机融入浙江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2008年初,浙江省政府提出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其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基本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全面深入梳理资源节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行动计划”确定了实施节能降耗十大工程、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和环境保护八大工程,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2009年5月,浙江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改革,强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试点,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在这一年,赵洪祝同志亲自主持开展了课题调研,开始为省委专题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准备。

2010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赵洪祝同志赴上虞、新昌、奉化、余姚等4市县调研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深化生态省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设生态文化为支撑,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拓展工作领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0年6月,浙江省委召开十二届七次全会,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率先在全国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成为指导一个时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决定》要求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努力把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美丽浙江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浙江的升华

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2014年5月,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决定认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也是对历届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浙江、生态省、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战略目标的继承和提升”①《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日报》2014年5月29日。。而“面向未来发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是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部署,是尽快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重要内容”②《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日报》2014年5月29日。。因此“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作为重要工作指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③《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日报》2014年5月29日。。

美丽浙江战略是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终极的、理想的追求,体现为先进的生态文化、发达的生态产业、绿色的消费模式、永续的资源保障、优美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社区等的和谐统一。因此,美丽浙江建设要求通过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目标,“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优化空间结构,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加强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强化法治制度保障,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④《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浙江日报》2014年5月29日。

美丽浙江建设分2015年、2017年和2020年三个阶段推进:2015年目标中明确,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平等主要指标全面完成。2017年目标中,明确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的目标全面完成。2020年目标与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目标相衔接,明确要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水、大气、土壤和森林绿化美化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全省生态环境面貌出现根本性改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指标和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争取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城乡统筹发展指数、城乡居民收入、居民健康指数、生态环境指数、文化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保障指数、农民权益保障指数等达到预期目标。

美丽浙江建设要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支撑和组织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严格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优化完善实现永续发展的城乡区域空间布局:如完善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加强山川海洋自然生态保护建设:如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生态保护,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要着力推进以治水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抓“五水共治”让水更清,抓雾霾治理让天更蓝,抓土壤净化让地更净。二是要努力做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要切实优化“诗画江南”人居环境:如加快美丽城市规划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并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要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如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要努力弘扬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文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挖掘浙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不断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如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条件,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要完善组织机制保障。要建立完善“源头严控”的体制机制:如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环境空间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实行节能减排降碳总量管制。要建立完善“过程严管”的体制机制:如推进环境监管制度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完善协同治理机制。要建立完善“恶果严惩”的体制机制:如建立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环境损害惩治制度。要建立完善“多元投入”的体制机制:如创新基本财力增长机制和财税政策,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四是要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如完善组织领导,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重大事项,研究编制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实施纲要,落实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部署;加强人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强化生态环保预算审查监督和执法检查监督,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支持政协围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认真履行职能,等等。

三、“两山论”的普同性发展

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而且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两山论”在中国的普同性发展,也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事实上,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就必须在“两山论”的指引下,切实守住“绿水青山”。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进一步深化了“两山论”,他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①《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 9月8日。由此可见,“两山论”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在世界开始发挥影响。

“两山论”以直观形象的比喻,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既有实践,理清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把握住了生态发展和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规律,为浙江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此,深刻揭示出“两座山”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获得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即人们在发展之初,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切为发展让路,只要金山银山,只要经济发展,产生GDP,不要绿水青山,不去过多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问题。第二境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即人们在发展过程中,看到被侵蚀的绿水青山影响了金山银山的发展,逐渐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希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第三境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科学发展的实践启示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事实上,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人类确实是走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高度物质文明的弯路。最初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般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只会一味索取资源;尔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才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到现代,始而能认识到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可以达到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更高境界。事实上,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既有矛盾,又辩证统一,是一对辩证的矛盾统一体,两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首先,生活在绿水青山地区的民众,因为生态环境的优美,相对更多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绿色的食物,虽然这些自然赐予的生态财富大都难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出来,但是这些民众的实际生活质量较高、疾病较少、寿命较长,这表明他们在一定意义上坐拥着生命健康、生活品质的金山银山。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大幅消耗、城镇拥堵雾霾严重的当下,绿水青山所代表的良好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旅游环境,是极为宝贵、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许多过度开发的地区所不可企及、难以复制的。其次,绿水青山这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的天然沃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永续发展的经济优势,达到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离不开必要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支撑。绿水青山转化为产业意义上的金山银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提升,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金山银山。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提供更加多元的路径、搭建更加开放的平台、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构建更加完善的机制,以保障这一转换过程能够快速、顺利实现。

结语

继党的十八大报告之后,2015年3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概念——“绿色化”,而且对此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阐述:即“绿色化”不仅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容,而且还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不仅将改革作为“绿色化”的切口方案,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法治和制度保障措施;“绿色化”不仅有国内视角,而且也有国际视野,寻求国际合作来协同推进。通过“绿色化”的发展,从而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事实上,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将“绿色化”纳入其中,使之成为“五化”一体,是一种理论上的必然,也无疑是“两山论”的最新发展,是我国数十年来生态文明实践发展和思想追索上“久久为功”的体现。在党的十八大的报告中,“生态文明”就被首次提到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并列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了全新的“五位一体”。而“绿色化”的提出,则是对之进行的丰富和完善,使“生态文明”终于有了落实方案和路径。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总体目标,而“绿色化”则是具体道路;中国特色的总体道路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其中都要“贯穿生态文明”。这是绿色化最具有理论创新意义的地方,也有力地印证了“两山论”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实现了普同性发展过程。

责任编辑:孙艳兰

作者钟其,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智库报告》编辑部副研究员(杭州 310007)。

猜你喜欢

银山绿水青山浙江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Mother
Task 2
绿水青山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