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5-03-13王倩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文章通过回顾当前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法规的变迁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控制要素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4-017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370

1 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国家出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新规定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成为当前热点话题之一。很多专家学者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作了一定的研究。景刚、王一旭(2013)研究发现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意识淡薄、监督机制不健全、违法现象经常发生等问题,并提出要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构建良好的环境,优化结构,加强监督。王卫龙(2013)认为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是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内在之意,能够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并发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不规范,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最后得出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加强资产管理问责、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构筑内部信息沟通平台等举措。苗萌(2014)从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会计基础、绩效评价方面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提出完善制衡机制,规范程序管理,加强预算控制强化收支核算,实现业务全程监控机制,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吴金邦(2014)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指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法规不完善,监督机制流于形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内控效果不明显,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并提出需要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做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综观前人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单纯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理清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变迁以及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等问题,重新审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发展现状

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法规的变迁和内部控制的要素出发,分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现状有助于发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变迁

1997年我国制定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在一段时间内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指南和规范,为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依据。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出台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法规。经过2012年的修订和酝酿,《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我国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上实现了四个突破:首先,明确核算目标,更好地反映公共受托责任和提供有效的信息;其次,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新的更严格的规定;再次,事业单位逐步实现了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变;最后,对于一些资产进行了折旧和摊销处理,如固定资产要求进行折旧处理,无形资产要求进行摊销处理。这些新变化都有助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

2.2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2.2.1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素。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对控制的监督。而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也应该包含这些内容。我国事业单位是由我国财政拨款或者利用国家资产所成立的非盈利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和机构。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需要纳入到我国财政预算中。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加强了对资产的管理,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进一步加强了国有资产的控制;在负债方面采用权责发生制将事业单位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反映其来龙去脉,设置应付利息、应付职工红薪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项目,强化了事业单位会计的内部控制,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2.2.2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较薄弱。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是用于反映我国事业单位公共受托责任和信息决策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我国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由于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并没有树立风险管理和效率管理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一直类似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层以及部门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内部控制的意识,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由于制度原因远远落后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资产、负债、收益等项目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完善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但是一直以来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没有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作出实质性的规定,因此,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难以像企业内部控制一样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风险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施行;新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并不完善,制度并不健全。

(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其差异关键在于事业单位的收支直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由国家拨付财政资金公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而企业则需要自负盈亏,其资金主要来自于自身经营活动的创收。因此,事业单位不可能像一般企业一样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有关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会计与审计很多时候处于平等的地位,内部审计很难以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而最终的资金源头还在于纳税人,事业单位混乱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没有为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没有建立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内外部监督机制难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需求。

3 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建议

3.1 增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状况的改善首先需要提高事业单位上下的内部控制意识。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包含事业单位领导在内的人员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撑,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去强化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急需增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3.2 强化内外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

我国事业单位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直接投资,而国家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因此,事业单位资金的最终来源是纳税人。然而,事业单位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受托人的义务及时向委托人公布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事业单位与资金委托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直接导致逆向选择,很多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公款私用,挪用国家资金。此外,内部审计也没能很好地发挥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审计监督作用。改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需要强化内外部的控制监督,实现信息的透明,促进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3.3 加强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预算控制

2014年8月底我国对原预算法进行了修改,并决定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预算法。在新预算法中明确规定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纳入到国家预算中,实行全口径的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预算的一个重要主体,需要加强预算编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选用零基预算、固定预算或弹性预算制度。积极发挥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是实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景刚,王一旭.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0).

[2] 王卫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架构完善思考[J].财会通讯,2013,(10).

[3] 苗萌.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4] 吴金邦.刍议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其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5] 韦海.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4,(5).

作者简介:王倩(1980-),女,山东聊城人,沈阳市会计人员服务中心会计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会计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