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在亚洲人气看涨
2015-03-13
本报驻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李珍 曾新 ●姜珊 陈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近年来,作为展示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及当代生活面貌的中国文学读物,在亚洲国家的文化市场上愈发畅销。在邻邦越南,中国知名文学网站的许多代表作被网民自发翻译追看。在日本、韩国,莫言、余华等当代文学大家的小说成为书市宠儿,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学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越南热捧中国90后网络作家
越南人看中国影视剧、唱中国“神曲”,如今又多了一项爱好——追中国网络小说。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很多越南80后、90后都是网络文学的拥趸,而中国网络作家创作的言情小说等当代作品,特别容易让他们产生文化亲近感。一些长达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在越南网站上能吸引上千万点击量。青衫落拓、吴沉水、蝶之灵等中国80后、90后作家成为文坛偶像。此外,“榕树下”“晋江文学网”等中国知名文学网站的代表作也被翻译到越南,有些还被越南出版社买下版权,印刷成书。例如中国文学网站“红袖添香”2012年便向越南输出《穿Prada的皇妃》《大姑子北北小姑子南》等7部小说,由当地出版机构“百越文艺”出版发行。
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讲师张家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负责引进网络小说的越南出版社很细致,不仅找专业人员来翻译,还要进行两次校对(第一次负责对翻译的准确度把关;第二次只看越文译本,检查文章的流畅感和生动性)。此外,社会上还有不少中文爱好者进行无偿翻译。这类民间译作质量上自然有瑕疵,不过并不妨碍阅读。
有趣的是,一些中国小说里的网络用语是民间高手无法“破译”的,如“猪脚”“神马”等。好在越南语与中文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中文词汇可通过“汉越语”的形式翻译出来,如格格翻成cachcach,皇太后翻成hoangthaihau,译音和中文发音十分接近。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名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被翻译成越南语。那时越南刚刚改革开放,人们的精神食粮主要是租这些小说回家看。一些中国名著里的词汇经过口口相传,逐渐变成越南人的生活用语,例如用曹操来比喻生性多疑,用猪八戒来形容人贪吃懒做。
除了网络流行小说,中国的许多通俗读物也受到欢迎,例如有关养生保健、风水摆设的书籍。这些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价钱适宜(得到拨款赞助),自然而然成为越南人的休闲读物。近些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等国内出版机构与越南的合作十分密切。五洲传播出版社自2009年起已向越南输出图书版权70项,其中包括“人文中国书系”、《中国巨变》《浦东奇迹》《西藏七百年》等作品。这些书的市场反馈都很不错。人民文学出版社输出的图书多达十余种,绝大部分是小说。其中既有《四世同堂》《边城》等名家经典,也有阿来的《尘埃落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还有池莉的《所以》等国内畅销书。这些著作让越南人了解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面貌。越南著名翻译家翁文松更将《四世同堂》评价为“世界文学的杰作”。
日本余华、莫言成市场宠儿
日本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和喜爱,可以从莫言的作品上窥见一斑。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日本人也为之叫好。莫言小说的日文译本随后陆续出版发行,日本的大小书店都能找到《红高粱》《酒国》的身影。在媒体和出版界的推介下,日本读者对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产生兴趣,很多人找出和莫言风格相近的日本本土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日本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中,也能看到文学评论家解读莫言风格,称其“给日本文坛带来新风”。
可以说,莫言获诺奖让中国文学作品在日本再次成为焦点。纵观中国小说在日本出版发行的历程,黄金时期大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那时的中国文学创作被激活,大量作品经日本人翻译后出版,如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刘心武的《钟鼓楼》、古华的《芙蓉镇》等。这些作品故事生动传神、表达方式接地气,反映了中国人的民生现状、生活态度、思想变革,十分契合日本人的兴趣点。有日本读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没想到中国人的情感世界这么多姿多彩,中国文学对生活、生命意义的探索超出日本同时代的文学作品”。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进入日本人的视野。中国网络小说有长有短、形式多样,日本人更青睐阅读其中简短的“轻小说”。这和日本人爱用手机看文章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与中国网络文学的翻译量相比,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中国电视剧被引进的更多。《甄嬛传》《武媚娘传奇》《步步惊心》《宫》等在日本年轻人喜欢的弹幕视频网站播出后,点赞者很多,中国古代服饰和建筑之美尤其受到肯定。
目前,日本专门推介中国书籍的出版社有10家左右,其中知名的“东方书店”曾就“日本人喜欢什么样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古典文学作品中排在前三的是《庄子》《史记》《三国演义》,现当代作品中的前三位是《倾城之恋》《家》《红高粱》。“东方书店”出版社的主任编辑表示,日本人对获奖作家及其作品很看重。获得世界文学界奖项的小说被翻译出版的速度最快。
据记者了解,日本没有从事外国书籍翻译的专职作家,相关工作往往由大学教授、学者、文学爱好者、研究人员等凭着个人热情去完成,背后也没有出版社的邀约。同一作家的同一部作品,因为翻译者不同,往往促成不同风格的翻译版本。有些人因为常年翻译中国小说积累了不小的名气,日本中央大学文学系教授饭冢容就是其中之一。
韩国不懂“三顾茅庐”等于没文化
在韩国,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热门读物,如果你听不懂“三顾茅庐”“桃园结义”“逼上梁山”等成语,很容易被人取笑为“没文化”。可以说,在韩国社会随处能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瑰宝留下的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相比之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引进得较晚,2005年开始,中国当代小说逐渐成为韩国出版界的宠儿,余华、莫言、阎连科等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作家逐渐为韩国读者所了解。
韩国《首尔新闻》此前报道说,据韩国最大书店集团教保文库2014年的统计,过去十年来,由余华领衔的中国作家在韩国人气直升。按照中国文学作品销售量的排序,进入前三名的均为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第七天》)。其中,《许三观卖血记》还被韩国演员兼导演河正宇翻拍成电影,今年1月上映后,在韩国取得不错的票房,累计观影人数95万人次。此外,莫言的《蛙》、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苏童的《菩萨蛮》、戴厚英的《人啊,人!》等作品均被翻译成韩文与读者见面。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为什么能够吸引韩国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韩国西江大学教授李旭渊分析说,余华等人的作品是韩国人了解中国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他们以平实的民间叙述方式呈现出不同年代和环境下中国人淡然又坚毅的力量,文字中透着人性与真情,又不失“苦中作乐”的可贵品质,自然能够打动人。▲
(图片自上而下为韩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越南引进的《中国节日》、日文版《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