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德日,世界舆论发现了什么
2015-03-13
本报驻外记者 蒋丰 青木 万宇 纪双城 古月 柳直 ●王会聪 ●本报记者 谭福榕
“在日本,默克尔就像一位历史老师,以德国的历史反省经验,给日本人上了一课。”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这样总结德国总理的日本之行。很多国际媒体想看看“安倍晋三的这堂‘历史课”能得多少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二战前,处处学习德国的日本,并没有在70年后学到德国人的勇气。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的一句“不应拿日德两国做比较”,将日本反思侵略历史的机遇之门再度重重地关上。然而,这句话却引发了国际舆论将两国进行比较的更大兴趣。
“单纯比较日德不合适”言论被狠批
《法兰克福汇报》称,2015年对日本和亚洲国家是重要的一年,因为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日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但在日本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要求安倍停止修宪,与中韩等国在历史问题上进行和解;另一部分人则要求安倍走修正主义路线。德意志广播电台12日还报道说,日本政客一直辩称,德国没有经历两次原子弹轰炸,这也意味着,日本是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二战历史。
“没有集体记忆。”德意志广播电台12日以此为题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近70年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已表示,日本应该重点放在自己的过去上。然而,许多日本人却看到的是自己作为一个牺牲品,却淡忘了二战在其他国家翻下的残酷的战争罪行。
针对日本外相拒绝与德国做比较的言论以及日本高调扮演“受害者”的做法,德国柏林亚洲政治和历史研究学者乌尔里希·舒贝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也曾遭过盟军发动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但德国并没有因此拒绝彻底反省。
舒贝克认为,造成日本对二战侵略史反省不彻底的原因很多。第一,由于美国战后的对日政策和亚洲战略,日本没有像德国那样被彻底清算,造成日本的历史错觉;第二,日本没有珍视中韩等受害国的善意,相比之下,欧洲国家战后对德国比较强硬,要求德国赔偿,并签订各种协议;第三,从地理上看,日本是一个孤岛,不像德国有那么多陆上邻国,更需要合作;第四,日本政治极端化,特别是右翼当道,没有一个统一的历史共识。
舒贝克认为,德国和日本虽然有许多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在二战中都是侵略国家,都是战败国。他表示:“二战期间,德日两国都给邻国带来巨大灾难,学习德国是目前日本唯一可以让中韩等受害国接受的途径。日本应该抓住这个良机。”
针对日本一些政要的言论,韩联社评论认为,虽然默克尔敦促日本反省过去的历史,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仍然深陷历史修正主义的泥淖无法自拔。两国虽然同为二战战败国,但在战后对待历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一个是深刻反省获得战争受害国的宽恕,一个却是自认为战争受害者,不断肆意侮辱非议周边受害国家和民众。韩国《韩民族新闻》社论认为,一些日本政客所持有的“单纯比较日德不合适”的态度和美国一些政客的纵容不无关系,比如,美国副国务卿舍曼竟然称“历史矛盾是中日韩三国的共同责任”,就引起韩中两国的不满。
谈到日本外相回应默克尔时的狡辩,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相同点来说,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都是侵略性质,给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难以忘却的伤害。如果说日本和德国不同,最大不同就在于日本没有像德国那样深刻反省自己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也没有对战争遗留的问题进行更好处理。
日本认错应效仿“德国模式”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中国外长王毅3月8日在两会记者会的这番忠告获得世界舆论的支持。日本广播协会(NHK)电视台记者貌似“尖锐”的问题,其实反倒让日本露了怯。德国新闻电视台10日的一个节目敦促日本对待历史问题时要效仿“德国模式”,要有良知,“要对战争时期的罪行有足够的内疚”,像德国一样直面历史,与欧洲各国达成和解。
网名为“客人”的俄罗斯网民在《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的相关报道后留言说,日本政府二战结束后一直不承认自己的侵略历史。特别是安倍执政后,企图篡改历史,抛弃和平宪法,继续走军国主义道路,这引起整个世界,特别是那些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的警惕。
名为“亚历山大”的网民表示:“俄罗斯政府也多次对日本政府否认二战成果提出警告。俄中两国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致的。中国外长也表达了俄罗斯民众的意见。”今年初,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将北方领土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相提并论,称两者都是用实力改变现状。对此,俄外交部发表声明指责日本不愿接受历史教训:“不得不说,很遗憾,东京仍然不愿意汲取历史教训。在二战胜利70周年的历史记忆中绝不能允许这样的倒退”。乌克兰通讯社9日评论说,德国对待二战历史的立场与日本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历史问题影响到日本与亚洲国家的关系,造成日本的孤立。
伦敦大学东亚问题研究学者卡尔·菲德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过去对东亚地区的事务,特别是历史问题不愿太多介入,但他认为中国外长的讲话非常中肯,引起欧洲的关注。他建议日本当权者应效仿二战后的德国政府,以更加坦诚的姿态来同中国人沟通。事实上,德国以真诚的忏悔不仅赢得邻国的宽恕,也赢得更多的国际信任。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断增加,这也与该国对历史问题的表态有直接关系。他说,欧洲国家很少会回避自己在历史上曾有过的侵略性,但日本似乎一直在尝试否认这种侵略性,这种从政府到民间都不同程度存在的错误立场,将让日本在国际社会很难找到知音。
遗憾的是,关于“良知”问题,日本媒体上右倾的声音还是占了上风,有的还将默克尔的奉劝说成“阴谋论”。日本社会一些理性、有良知的声音在安倍政府长期压制下越来越微弱,相关报道与评论越来越难看到。别说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细菌战这些敏感话题,就是谈论要求日本继承“村山谈话”的言论也时常遭到攻击。
菲德尔表示,他对日本右翼人士能否接受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历史文化价值观上的分歧,更重要的是日本右翼、尤其是在政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内心明白只有坚持现有的态度,支持者才愿意继续跟随自己,而为了选票及其背后的巨大利益,一些政客不会在历史问题上轻易做出更多的悔改姿态。菲德尔说,尽管日本利用各种游说组织试图在国际社会上重新以部分日本人的视角书写历史,但这样做很难赢得多数历史学者的认可。
德国学者舒贝克说,日本政治家首先要有良知,可以借鉴德国当年的做法。比如在反思历史问题时,德国认为“刑法上的罪责”由纳粹负责,“道德上的罪责”则由国民负责。同时,德国积极与邻国和解,建立涉及赔偿等具体问题的委员会。他认为,作为当年的加害者,由于日本战后没有受到像德国一样的惩罚,也没有追究战争的责任者,才导致日本对历史的反省不彻底。同时,这与美国战后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有一定关系,欧洲对亚洲这段苦难 史的关注也不够。
“诚心悔过也是为日本国民好”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尤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必须承认所犯下的历史罪行,这不仅是为改善与中韩等国的关系,也是为日本民族自己好。尤锐说,一个民族如果忽视过去犯下的错误和罪行,就很可能在将来重复这些错误和罪行。现在,日本政府、教育部门以及主流媒体应采取更冷静的态度看待历史问题。
“两个日本。”德国《经济周刊》的相关评论也在找日本与德国的不同。文章说:一方面,历史问题严重影响日本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又不像一个百分之百的亚洲国家,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亚洲一个实力日益扩大的超级大国。二战后,日本又迅速发展为世界上的一大经济体,“这是日本值得尊敬的一面”。
日本九州大学的一名教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客观上给不少国家带来好处。比如,日本一直通过ODA来援助发展中国家,积极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此外,日本国民的良好礼仪和公德也在全球获得称赞,特别是日本国民在海外的良好表现,很大程度上也为日本加了分,冲淡了各国民众对日本历史认识的关注。但他强调,日本政府如果不能深刻反省历史,无论如何打造形象、国民表现得如何优秀也无济于事,“良好国际形象”只是空中楼阁,一旦触及核心问题,虚伪的本质就会暴露无遗。▲
相关链接
不应忘记有良知的日本人
“日军对我父亲的折磨令人发指,他们为何还在淡化对战争的反省?!”英国自由撰稿人丽姿·柏斯提克近日在《独立报》撰文痛批日本部分政客的错误言论。丽姿的父亲和数万盟军当年在东南亚成为战俘,并受尽日军折磨。这些来自国际上的控诉,不可能不触动日本国民。《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采访过很多有良知的日本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声音在日本难以被放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停止努力的步伐。正义的声音不应被淹没。比如,日本民间团体“南京·守护史实电影节实施委员会”经过5年努力,克服右翼势力的阻挠,让电影《拉贝日记》去年12月在日公映。该组织工作人员山县宙希望这部电影能让更多日本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等日本侵略行径。在大阪府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永田喜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在二战期间曾屠杀几百万犹太人,但德国能正视这段历史,从战后开始反省,直到现在反省从不间断,相比,日本却无法正视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侵略事实,日本人唯有通过观看这部电影等方式真切了解侵略历史,才有资格去谈论历史。”日本还有“继承与发展村山谈话会”等组织,反对安倍政府的错误言论。2014年10月22日,日本市民团体冒雨在东京街头举行游行,声援“重庆大轰炸”民间索赔案,有的还打出横幅,上面写着:“日本政府请向重庆大轰炸受害者赔偿与谢罪!”
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不会忘记反省战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此外,日本文坛还兴起过“战后派文学”,作品主要描写战争中日军士兵遭受的打击和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精神创伤,其中也包括揭露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但总的来说缺乏对受害国及其民众的忏悔。▲
(刘军国 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