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5-03-13葛东民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734502
葛东民 (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 734502)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葛东民 (甘肃省民乐县六坝寄宿制小学 734502)
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阶段,也是儿童进行系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十分重要,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小学教育 语文课堂 朗读教学 有效性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与阅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朗读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感悟,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表达,同时也能够实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标。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朗读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中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也是十分常见的教学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往往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学生跟随教师进行齐声朗读,之后教师便直接进入对阅读内容的分析与讲解,朗读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在朗读后,教师并没有及时对朗读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价,导致学生大多只是跟着教师念课文,嘴上出声,但头脑里却完全没有跟着一起活动。这种方式更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与情感,使学生对于朗读教学提不起兴趣,使朗读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高,导致朗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更无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基于这样的现状,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
二、不同类型文本在朗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一)诗歌类文本的有效朗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常见的诗歌类文本主要分为三类,即儿歌、儿童诗与古诗词。诗歌类文本在朗读时有着朗朗上口的优点,这对于培养小学阶段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奠定其语言能力的基础有着积极的意义。
儿歌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诗歌类型,以其简短通俗、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儿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还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在其中。儿童诗通过新颖的构思、巧妙的意象组合和儿童式的奇特的想象传达出了浓郁的儿童情趣。古诗词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多数古诗词中都蕴含着优美的意境与深刻的内涵,古诗词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往往会受到较高的重视,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选取相适应的古诗词作品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景联想、修辞运用、抒情表达以及文本分析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文学素养的初步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诗歌类文本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心理特征,由浅入深地逐步推进,如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语感培养和准确朗读方面,教学方法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泛读,以情感感染学生,并结合学生齐读、单独朗诵等方式,配合音乐与画面营造氛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会,并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与表扬,发挥教师课堂评价的激励性,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认识水平、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较快,理解能力提高,教师应适当留给学生自主理解和发挥的空间。与此同时,传授一些朗读技巧,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朗读效果,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有。
(二)叙事类文本的有效朗读教学
叙事类文本涵盖范围相对较广,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小学生年级的增长而相应选择合适难度的课文,篇幅与内容深度上也随之逐渐变化。因此,在叙事类文本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小学生语言能力与心理素质成长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叙事类文本描述性语言相对较多,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内涵与情感的体会与感悟。
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自我控制与思维发展方面仍然很不成熟,因此在课文选择上,教师往往可用一些相对简短、难度低、充满童趣的文本,大多带有一定故事情节,这样能够更好使这一阶段的儿童所接受与理解。这一阶段的朗读教学应该以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为主,要创造轻松欢乐的朗读环境,设置有趣的朗读游戏,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实现朗读教学的目的。
三四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课文在选择上也更倾向于因事明理、以事感人、节奏简朴。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对朗读感情的体会,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语气感情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感情表达能力。
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在语言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对课文中的深层情感进行把握,这一阶段课文的内容会逐渐加深难度,并且对学生文字理解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的朗读教学应该和课文精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深层情感并将情感融入到朗读表达中的能力。
(三)说明类文本的有效朗读教学
说明文在描述事物与知识时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其语言往往简明准确。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对说明文朗读的语气多加注意。现代小学教材选用说明文时,一般会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往往不会选用内容枯燥乏味的文章作为课文,通常会选择一些语言生动形象又不失说明文自身准确性的文本,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对说明文的朗读教学,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说明文逻辑性与语言表准确性的掌握方面,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和自己的朗读练习着重体会文本简洁准确的语言和逻辑性的行文,利用朗读训练使学生理清说明的层次,学会简明准确的表达,从而提高说明类文本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开展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各方面心理素质特征,并根据朗读教学材料文本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使学生通过朗读从内心中产生共鸣,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邵正川.书声朗朗——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12).
(责编 乔召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