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13李卓妮常亮黄城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专业课程跨文化

李卓妮,常亮,黄城锐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

李卓妮,常亮,黄城锐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2)

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是中国留学生的重要群体,项目大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项目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生活状态。本研究以跨文化适应的基本过程为依据,针对于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以增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教育质量,提升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跨文化适应;中外联合办学;培养模式;跨国高等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运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化、合作化、综合化的新时期,跨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英人才、构建创新型与学习型国家、增强国际教育竞争优势、优化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持续的多元过程,其能否以开放的、科学的、自主的、积极的、客观的态度适应异域文化,能否形成良好的交际能力、高度文化自觉与能动的自主意识,是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完成学历教育、维持心理健康、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增强我国中外联合办学整体效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跨文化适应的概念

跨文化适应是社会个体适应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个体或群体不断调整、重新安排、持续改进其心理状态、文化认知、行为方式等以适应新社会文化环境的动态过程,并终将形成“相适”或“不适”等相对稳定的适应性结果,使得跨文化适应可能形成积极或消极的结果。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适应主体是特定环境中成长并生活于另一新文化环境中的社会个体,其在原有社会文化环境中经过家庭薰陶、学校教育、社会感染、媒体宣传等习得了一套由行为规范、符号信息、价值观念、思维意识、逻辑行为等组成的社会方式与生活行为,并由其指导社会个体的情感体验、行为态度、思想认知等;社会个体一旦进行新社会文化环境,其是以高度文化自觉坚守其原有社会方式与生活行为,还是根据新社会文化环境调整其行为方式,这是跨文化适应必须面临的问题。跨文化适应并不意味着社会个体对新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性调整,其也将抵触新社会文化环境,甚至寻机改变新环境。因此,跨文化适应呈现为多元化特征与多样化结果,社会个体可能积极适应环境,通过良好的跨文化适应或跨文化管理能力而管理好新生活;社会个体也可能难以融入新环境、难以适应新生活、难以接受新文化,而形成心理压力或生理问题等。通常而言,跨文化适应包括社会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两个层次:社会文化适应是指能够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社会文化,能够进行积极的文化互动与交流;心理适应是指社会个体能够在新社会文化环境中维持健康身心等。

二、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

部分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国内二年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为主,且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重偏大,占用了项目大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项目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储备不足,难以适应国外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国内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多以国内教材为主,教材深度与专业内容前瞻性较弱,项目大学生国外阶段学习的延续性不足,使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出现心理负担与学业压力,加剧了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困难。

(二)专业技能培训弱化

部分高校专业教育教学多关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以简单的课堂教学、单纯的考试考查为主,使项目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忽略了专业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积极性;只是单纯地学习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内化与外化实践;只是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国外院校专业课程学习中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注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科学兴趣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国内培养阶段的技能培训弱化,使项目大学生难以适应国外的课程教学节奏,难以有序参与课程项目研究等,进而产生较大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等。

(三)跨文化适应培养体系缺失

部分高校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培养体系严重失衡,多关注于语言能力培训、基础专业课程教育等,而缺乏国外文化课程设置与系统讲座、跨文化交流沟通、心理调节与干预培训等模块,且项目大学生的出国动机以完成学业、获得学位为主,使其国外生活仅是“教室——卧室”两点一线,只是接触项目小组的同学与专业教师等,而难以构建有效的国外生活朋友圈,缺乏足够精力参与朋友聚会或短期旅行,难以与当地人进行多方面的人际交往,难以有效处理国外学习与生活矛盾,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与学业负担等,使项目大学生出现跨文化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问题。

三、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六维度”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切实提升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高中外联合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基于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与影响因素,根据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的体系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方式的系统化、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过程的递进化等基本定位,构建了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

图1 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六维度”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模式包括加强语言训练、重构业务环境、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国际交流、扎实专业技能、了解历史文化等六个维度;以期通过强化语言训练,夯实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基础;通过模拟业务环境,突破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瓶颈;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方案;通过加强国际交流,降低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困难;通过扎实专业技能,跨越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障碍;通过了解历史文化,加速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效果等。

1.强化语言训练

为增强项目大学生的外语能力,推动语言训练的高效开展,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外语培训应全面考虑外语学习的工具性、国外文化的多元性、交流对象的复杂性、交际内容的系统性,使项目大学生深入了解东道国的语言沟通、文化逻辑、交际技巧,深入认知东道国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内在联系,全面掌握跨文化交流技能与交往策略,全面审视新文化环境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在进行语言训练时,项目大学生可通过国外图片、地图、食品、工艺品、纪念品、人文照片等初步了解东道国的基本环境,与外教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针对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进行广泛的讨论,并适度进行个人见解陈述和写作;通过国外电影、视频、新闻等影视材料的观赏,政治事件、节庆活动、电视节目、广播内容等影音素材的学习,熟悉东道国社会交流与沟通的俚语、俗语、肢体语言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画面配音、情境再现等,构建多元化的跨文化语境,供给系统化的文化信息,开展多维度的文化体验等,以熟练掌握跨文化的社会交流与沟通能力等,提升其社会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强化语言训练,是夯实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基础。

2.模拟业务环境

国内教育培训阶段的业务环境模拟使项目大学生产生积极的跨文化适应意识,有助于培养项目大学生应对学业问题、语言问题、日常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跨文化适应问题的应对能力,有助于增强项目大学生参与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助于提升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的效率效果等,以切实强化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在业务环境模拟中,可创设项目大学生出国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出行问题、饮食问题、情感纠纷问题、交际矛盾等诸多情境,以全面考查项目大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评估项目大学生留学生活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根据情境模拟结果发现项目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问题,进而制定出具有一定操作性、针对性与可行性的优化策略。业务环境模拟应涉及国外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堂学习与讨论氛围、学分选择、与行政管理人员沟通、与教师的问题交流、与同学进行问题探讨、小组学习与项目创新、学校住宿问题、室友间矛盾问题、课程考察与评估等学习问题,使大学生具备能够解决国外留学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的基本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等。

3.创新课程体系

为了解决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国内外高校的课程衔接问题,国内高校专业教育课程应引进并结合国外教材、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使项目大学生得以了解较为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国内外合作院校应实行统一的学分制,设置标准化的课程内容,对国内外课程进行合理分配,并结合国外教材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加强中外联合办学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与联结性。以工业自动化控制专业课程为例,国内阶段的专业课程应设置英语、高数、运筹学、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理论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电子技术、信号学、单片机原则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技术模拟与仿真等专业课程,并尝试应用国外教材进行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为项目大学生的国外阶段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与技能基础;国外阶段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工业自动化、Matlab仿真与电子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学等专业课程。国外阶段的专业课程以国内阶段课程为教学基础,国内专业课程与国外课程设置相互衔接,课程内容相互联系,课程学分标准统一,课程教学方式相互交流,以形成具有较高创新性、系统性的中外联合办学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切实改革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方案等。

4.加强国际交流

中外联合办学机构可邀请合作院校师生代表赴高校进行国际交流访问,组织项目大学生与合作院校师生进行座谈,初步了解东道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环境、校园学风、校园环境、饮食住宿条件、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内容、专业前沿知识等,使项目大学生根据初步信息以调整其语言培训计划,调节其心理期望与出国动机,优化其跨文化整合能力与跨文化适应能力等;使国内机构能够根据国外高校教育理念、课堂教育教学方式、课程设置与学分计划、行政管理模式等,适应性地调整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计划、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培训方案等,以提高国内教育培训的效率效果等。国内联合办学机构应建立健全与国外合作院校的长效交流与持续沟通机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

中外联合办学机构可组织项目大学生在假期赴国外合作院校进行短期修学旅行,使其在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视野,尝试适应情境转移,不断调整心理预期,避免对留学生活的过高期望,不断提高外语交流与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文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个体素养与跨文化意识,充分领略多元文化,以培养新社会文化环境或复杂社会问题的应对策略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可选拔优秀教师赴合作院校进行交流沟通与学习培训,使中外联合项目教师掌握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熟悉国外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具备多元化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力,能够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以实现项目大学生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增强跨文化适应的教育培训效果等。

5.扎实专业技能

中外联合项目的国内教育培训应强化项目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项目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避免学习压力过大而投入过多的时间或精力,而缺乏与当地人交流沟通、与当地朋友休闲娱乐、参加聚会或旅行等社会活动,进而引发多种跨文化适应问题。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应系统整合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融入专业最新理论知识与热门观点,使项目大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具备专业前沿视角、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能够快速融入国外阶段的教学科研学习,切实缓解其可能面临的学习压力,以避免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增强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等。

6.了解历史文化

中外联合办学国内阶段培训时,联合办学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跨文化适应与文化交流的内在关联,将历史文化学习与跨文化培养进行有机整合,以历史文化学习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效果。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依托于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依托于语言知识、非语言符号、文化知识的持续积累,依托于跨文化意识的全面培养、跨文化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完善;东道国历史文化学习有助于项目大学生认清国内外主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逻辑、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差异,并开展有效的文化整合。项目大学生文化意识与历史文化学习热情的增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培养兴趣,强化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大学生跨文化学习的能动性等。跨文化适应能力学习与历史文化学习的相互融合,使项目大学生在学习东道国社会文化知识时,潜移默化地增强其交流能力,以社会习俗、新闻事件、历史事实、文化传统、行为方式等文化材料的学习,增强其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丰富其跨文化适应知识储备。

综上所述,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应以实践应用为目标,以情境交流与情境沟通为途径,以跨文化能力培养和历史文化融合为方式,通过历史文化的动态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学习为主题,全方位地开展跨文化能力学习,切实加快中外联合办学项目大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效果,以增强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切实增强项目大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与社会文化适应等。

[1]李一鸣.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转型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0-32.

[2]刘巍,马红.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与对策[J].现代交际,2011(12):233-234.

[3]李一鸣,常亮,郝祁霞.高校德育实践缺位的原因分析[J].高教论坛,2013(8):17-18.

[4]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1):130-138.

[5]李一鸣,姜宁,刘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发展概述[J].艺术科技,2014(7):8-9.

G64

A

1673-0046(2015)9-0081-0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文理渗透视域下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JG20130105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专业课程跨文化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沙漠里的精灵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