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讴歌新生活 传播正能量
——赤峰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2015-03-13杨红村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5年4期
关键词:赤峰扎根书屋

■文/杨红村

讴歌新生活 传播正能量
——赤峰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侧记

■文/杨红村

初春时节,暖意融融。在赤峰市的广大城镇和农村牧区,处处洋溢着浓郁、热烈的文化气息。全市文艺界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已红红火火地拉开序幕……

土地里刨出来的作品最接地气

一碗热腾腾的小米汤,一片绿色菜叶包裹着金灿灿小米的大饭包,让坐在农家坑头上的艺术家们吃得喜笑颜开。这是赤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市音协组织部分艺术家走基层蹲点采风的一个感人场景。

按照全市文艺界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市音协组织作家、音乐家和舞蹈家们,先后奔赴元宝山区和敖汉旗,走村入户体验生活,汲取创作营养,精心创作出了一批反映基层火热社会生活的优秀歌曲、舞蹈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文学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回眸我市文艺创作工作历程,每一部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无比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都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思考。2014年,由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话剧《好人就在身边》,就取材于我市道德模范冯磊、王晓菲夫妇等人的先进事迹。80后夫妻冯磊、王晓菲将患缺氧性脑瘫、仅仅活了26个月的女儿“小希望”的肝脏和肾脏器官捐献出去,成功挽救了两个生命。把发生在群众身上的感人故事搬上舞台,用道德的力量呼唤人间大爱,这是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最真切的感受。话剧《好人就在身边》在第十一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荣获了优秀剧目奖;同年,还摘得全国话剧“金狮奖”剧目、编剧、表演三项大奖。目前,话剧《好人就在身边》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巡演60余场。

由赤峰市委宣传部、赤峰广播电视台、赤峰民族歌舞剧院以冯磊、王晓菲夫妇为原型联合创作的广播剧《希望》,也荣获全区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组织,市民族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赤峰人、赤峰事为素材,弘扬正能量,讴歌那些发生在身边的平凡好人好事的《爱在身边》——赤峰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主题晚会,已巡回演出30多场。演出所到之处,都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文化惠民是文艺工作永恒的主题

紧扣时代脉搏,奉献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主线。为此,赤峰市本着“抓队伍,提素质;抓创作,出精品;抓惠民,接地气”的工作方略,在广大农村牧区和城镇社区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受欢迎的文化惠民活动。

敖汉旗乌兰牧骑是自治区命名的“全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不顾酷暑严寒,深入到农牧民中间,为他们送上了一场场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将党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让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成为感染和激励农牧民群众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下乡演出达100余场,观众达50余万人次。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建队于1959年,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乌兰牧骑先进团队”。创建至今,他们始终坚持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为己任,仅去年就完成基层巡回演出260余场次。宁城县评剧团是一支活跃在基层的文艺劲旅,多次获得全国评剧大奖。团里针对宁城县地处革命老区的实际,组成专门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厂矿机关、老少边区送文化、送温暖。

“广大群众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文艺工作者提供的精神食粮。”市群艺馆馆长滕冰说。市群艺馆、市舞蹈家协会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城市社区群众需求,组织专业舞蹈家和群众艺术骨干,将一批赤峰原创歌曲精心创编成适合群众表演的广场健身舞蹈,通过培训辅导员等多种形式,将高雅艺术普及到广大基层群众之中。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主题实践活动的力度,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不断上台阶、上水平,2015年,我市将开展首届“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在创作上,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展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建设成就。在评选内容上,设立歌曲(蒙汉语)、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剧(蒙汉语文化类电视专题片)、广播剧(蒙汉语)、图书(汉文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报告文学,蒙文文学作品)等。为了改变赤峰市没有自己的文化艺术传播网站的现状,市文广局、市文联先后建设开通了“赤峰文化网”“赤峰文艺网”。这些网站的开通不仅为赤峰市增加了文化艺术宣传的阵地,更重要的是,为广大文艺爱好者、艺术家和各专业文艺家协会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宣传、展示平台,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和交流载体。

文化阵地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

“不到农家书屋学习不知道,我们这里祖祖辈辈种庄稼都要趟地,过去大家都认为趟地的作用是抗倒伏。去年通过到农家书屋学习我才明白,趟地的主要作用是散发水分。由于今年降雨少,所以我干脆就没趟地,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分。前些日子邻居们还笑话我懒,如今他们趟过的地都快旱死了,我没趟的地却长得一片生机。”四道湾子镇黑土营子村村民李祥指着自己的玉米地微笑着说。

目前,四道湾子镇14个村的农家书屋各有农业、科技、娱乐、文体等书籍2000余册,科普光盘200余张,科技、政治、卫生等报刊20余种。各村在书屋开放时间上,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对象灵活设置。只要村民有阅读或借书的需要就随时开放。群众通过在“农家书屋”学习技能、掌握信息,并结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农民,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使得“农家书屋”成为“农民学堂”。如今,该镇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生土长“专家”就有30多人,平均每个“专家”都能带动本村20多户农民从事种养业。他们不断推广食用菌、有机水稻、烤烟、大地蔬菜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促进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宝山区平庄镇向阳村民服务中心是一个有着3800平方米的大活动中心,内设医疗保健区、创安维稳区、教育培训区等6大功能区,人气最旺的莫过于文化活动室。这里有乒乓球、台球等运动项目活动区,还有拥有10000余册图书、100余份音像制品的草原书屋。书屋向广大村民免费开放,年开放时间达2000多个小时,接待读者近万人次,是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家园。

72岁的李景兰老人形容60年前的生活是:“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现在老人坐在自家炕头上通过广播和电视就能听评书、收看各种精彩的电视节目。这些,都要归功于“村村通”工程。巴林右旗通过落实“户户通”“村村响”以及无线覆盖工程,强文化之基,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2014年,全旗“户户通”工程惠及50个嘎查村、159个独贵龙组的6140户农牧民;“村村响”工程已在大板镇麻斯他拉村进行试点,两年内实现旗域全覆盖;同时加强翁根山无线覆盖发射台管理维护工作,确保“中国之声”等6个节目正常广播。去年8月,又将原博物馆升级改造为集民族用品加工、制作、销售为一体的集散中心。投资46万元,建成嘎查村文化活动室48个,惠及农牧民39970人。市群艺馆通过免费举办声乐、器乐、舞蹈、语言、模特、摄影、美术、书法、瑜伽、太极剑等10个不同门类的21个培训班,为广大群众免费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下乡”给群众送去“冬日暖阳”

“三下乡”,焐热群众的心窝窝。翁牛特旗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玉英和她的走访小组随身有四“宝”:一幅教育实践活动宣传画、一本学习“口袋书”、一张征求意见表、一个民情民意记录本。在退休老干部蔡义的家中,工作人员先把宣传画贴在他家的墙上,又拿出“口袋书”给他讲解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要解决哪些问题。“别有什么顾虑,这次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真心话。”“那我就提两个问题,现在个别农村党支部组织涣散,一年都不过组织生活。另外,现在孩子念书选学校、挑班、安排座位都得走后门,这种歪风得刹一刹了。”周玉英把蔡义的意见一一记录:“我一定把这些问题带回去认真研究处理。”红山区在红庙子镇、文钟镇、西城街道和桥北街道开展的“三下乡”活动,针对村镇医疗设施落后的实际,由卫生系统的专家为六大类村民进行了义诊和免费体检,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讲解了医疗保健知识和农村医疗合作政策,并为患有重病的特困家庭上门送医送药;针对西城街道土地整改、流转频繁的实际,司法局组织安排了专家老师,结合新出台的土地政策对村民进行了法律知识培训;针对文钟镇是红山区种植养殖重点地区的实际,农牧业局和科技局分别聘请了业内专家,对南大营子村、西水泉村村民进行了设施农业、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相关指导,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三下乡”活动带来的惠民成果。巴林右旗深入苏木镇、街道开展“三下乡”文化活动,坚持为基层广大农牧民送歌献舞、放映电影,为千家万户送去欢声笑语。目前,旗文化部门已下乡演出70余场,送电影下乡972场,还为全旗9个苏木镇、161个嘎查村草原(农家)书屋配送图书208种、16718册。

赤峰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金色田野》是一档服务“三农”的节目。他们打造的假日版“寻找草根艺人活动”, 把节目从直播室搬到室外,从收音机里走出来和听众“零距离”接触,用实际行动践行“三贴近”。“草根艺人”专场晚会通过挖掘本土才艺达人和推广赤峰本土原创音乐,令群众耳目一新。参加晚会的演员们均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他们虽然不是专业音乐人,但演唱的都是赤峰的最新原创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表达了赤峰人民热爱家乡、眷恋草原的深深赤子情怀。

(作者单位:赤峰市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赤峰扎根书屋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篽箖·上野书屋
梦幻书屋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扎根故土 带头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