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5-03-13刘婷婷
刘婷婷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困境
(一)会计专业实训不足,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匮乏
会计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必然与社会联系紧密,而在传统的会计实训过程中,由于缺乏真实的业务训练资料,学生实训只能是在模仿中进行,工作流程和学习内容相结合的高职教育要求,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也停留在浅层的表面;会计专业实训,还是依靠专任教师参考会计实训教材来进行,设计出虚拟的企业会计业务,类似于练习题,从而导致实训流于形式,学生的职业化进程受阻加长。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关键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匮乏。会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必须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较强的“双师型”师资。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践经验,更多的是学术型人才,较为擅长从事理论教学,而且会计教师来源于高校高学历理论人才,没有接触社会的阅历,封闭循环,导致知识面狭窄,理论知识陈旧,很多会计专业教师不会操作会计软件,更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对会计实务的了解也是停留在书面层次。这样的老师难以教会学生实践技能,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对学校教育存在怀疑态度,影响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声誉。
很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人才界定,往往是以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标准,这样的双师型老师本身是没有实际经验的,从来没有在会计岗位上呆过一天,并不是真正的双师型人才,是不可能教会学生职业技能的。
(二)师生比较低,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国际很多知名高校,都很重视学生规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合力控制学生数量,使其达到科学比例,为教学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而我国由于快速扩招,招生数量大幅增长,而师资力量短期内很难有突破,这就导致师生比较低,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顾及到每个学生。特别是会计专业,每年招生数量较多,师生比更低,上课像是开大会,教师往往也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尽管很多高职院校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师,投影教学也越来越普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状况,甚至于由于使用投影而将教师灯光变暗,导致学生在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中昏昏欲睡,而部分教师又缺乏调动课堂积极性的能力,教学效果堪忧。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数量猛增,教师在教学投入不足,不单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教师也承担了过重的工作量,而且现行的高校教师的职称评价体制,引导很多教师轻视教学质量,而重视科研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过低的师生比,不但使得课堂上教学效果受影响,也使得课后辅导、作业检查等课下辅助教学不够深入,同时,由于辅导员的数量有限,面对纷繁发展的学生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高职的生源是高考分数较低的群体,其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辅导员投入更大的精力,很难主动的根据学生的个性设计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案,只能被动的处理一些事情,因材施教只能成为梦想。
(三)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实践型人才不足
尽管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在引进师资的时候,却保持传统唯学历论的观念,引进的教师多数是高学历学术型人才,没有在行业企业相应的工作经验,教育学生的时候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缺乏应有的效果,这与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其实是相悖的;尽管社会上有不少具备丰富经验的会计行业精英愿意加入教师队伍,但限于学历等因素,往往难以如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行体制障碍,人才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流动还存在很多衔接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院校引进社会精英的可行性。
中原经济区的高等教育力量较为薄弱,高等教育的普及度也不高,而且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职能,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而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只有通过高素质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完成教学任务,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原经济区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还处于弱势阶段,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生师比来看,中原经济区高校教师数量依然不足,一方面影响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很多教师为了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很多高校教师分担了过多的精力,导致教学质量也随之下降。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岗位上锻炼,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多时候还是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很简单,会计专业是个很特殊的行业,所有单位都很重视本单位的财务部门,不可能让接受外人到财务部门来“锻炼”,所以,派出去到企业锻炼的会计专业教师,往往也只能交一份报告应付了之,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性锻炼无法落实,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现实中更多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既然“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存在现实障碍,而教师引进渠道短期内又难以改变,那就应该改变传统思路,大力聘请具备企业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走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来替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大兼职教师的聘任,重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使教师队伍始终满足教学发展的动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生比过低的状况,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在聘任兼职教师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注重实践经验,由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体制不同,对兼职教师的评价不应以学历职称为主,更应该考虑工作年限;二是要有足够的待遇吸引兼职教师,那些真正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人才牺牲休息时间,需要有相应的待遇来支撑;三是兼职教师都有着不错的本职工作,这就要求上课时间必须灵活,对兼职教师要有较为宽松的管理。
(二)构建导师、社团、学生相结合的辅助教学模式
(1)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和不足
导师制最初是从国外发展起来的,牛津大学早在19世纪就实行了导师制;事实上,导师制、学分制、班建制是传统教育的三大模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革命性成果。我国的导师制原本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其特点是加强师生联系,后来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教育改革随时展开,我国最早是2002年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到今天本科导师制已经相当普遍,但大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才行。
首先,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完善制度保障。由于对导师和约束较少,且导师大量精力放在教书和科研方面,与学生沟通始终较为欠缺;很多时候,导师布置的任务,也没有后期跟踪指导,更谈不上考核评价,这就导致本科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另外,导师的津贴没有很好的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的报酬相对来说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激励,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到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再者,即便是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价,也更侧重于科研,分散了导师的大量精力,对学生教育会疲于应付了。
其次,师生比的不合理也导致本科导师制未能达到预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有赖于较高的师生比例,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更和谐、自由、亲切的关系,发现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导师制对导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但要有较高的个人素养,还要有指导学生的热情和爱心,要牺牲一些休息时间,要不厌其烦的对学生直接接触,优秀的导师,能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人生道理随时随地传到学生,导师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符合这样导师条件的老师并不多,而且在师生比本来就低的情况下,这就直接影响到本科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所以,任何制度的良好效果,必须依赖于优秀的人才。
(2)高校学生社团现状与不足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多以娱乐性发展较为丰富,学术性组织发展艰难,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逐步重视,校园文化悄然兴起,学生社团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时期,不但社团类型不断丰富,而且社团数量和地位也日益提升,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学生社团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各个社团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学术型社团备受冷落。很多规模较大的社团,都是娱乐性质,尽管丰富了校园生活,但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而专业型社团往往缺乏专业指导,氛围较差,会员也没有积极性,很少开展相关专业活动,也很少能走出校门联系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很多时候仅仅凭借社团骨干的一腔热情在维持,效果自然有限。
其次,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创新方面表现不足。学生社团举办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干力量,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病再次闪现,常年开展重复无新意的活动,社团成员自身参与程度不够,社团活动更多的是根据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安排进行,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甚至有的社团将开会聊天当做社团主要活动项目,没有起到影响更多学生的积极作用,没有发挥出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些专业性社团,每年就是邀请几个专家老师开展一下学术讲座,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行动不足。
(3)构建“导师、社团、学生”三位一体的辅助教学模式
首先,新模式有利于解决导师不足的瓶颈。其次,新模式可以有效增强社团活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有着极大的热情,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社团活动可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开展,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并通过导师联系社会相关行业进行互动、参观和交流,更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对增强社团影响力必然有着良好的成效。通过有效的社团活动,团结更多的会员,影响更多的大学生群体,为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完善,发挥极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导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结纽带。第三,新模式实施中要注意制度保障。首先制定导师制工作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导师修正方向,完善师生间的沟通体制,当然,学校对于导师制的评价,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培养导师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导师的意愿,适当放宽社团活动的开展范围,并给予资金和物资支持,确保导师制落到实处。
[1]杨红孺.论信息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3(6):117.
[2]童卫军,范怡瑜.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2(5):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