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刍议

2015-03-13丛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11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研训高校教师

丛亮

一、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1.为高校教师建立现代化教育理念

今天的大学生完全在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下成长,对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与此相对的是教师的对于信息化的掌握程度不如学生,如果固守传统的授课经验,必然在教学工作中遭遇困境。“互联网+教育”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学习能力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核心动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可以实现教学内容和信息的远程传输和共享,更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双向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因材施教,而且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脱离教材的框架约束,实现教学相长。

2.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新问题引发我们思考。而现代化教学观念的建立必将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在教育中不断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出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往往需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进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将孕育着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信息科学的发展。教育信息科学是一门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广泛研究学习过程的教育理论,是一门关于教育的信息科学。

3.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毕业生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能够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信息化教育提高了课堂活力,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变为参与课堂的主体,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1.构建信息平台,实现技术护航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快课堂的信息化进程,搭建硬件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高等学校应加大信息化课堂的建设力度,购置电教设备,其中覆盖校园、满足日常教学所需的网络专线是确保信息畅通的大动脉,而各类电子设备则是信息传递的核心器件。电教设备的购置应具有前瞻性,在当前智能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应以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和移动终端设备为主。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妨采用试点的方式,集中有限资金优先为部分院系配置高端的教学设备,这样既能弥补资金不足的遗憾也能让优质资源优先配比,率先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学校在搭建技术平台的同时也要培养一批懂业务、肯钻研的专业维护人员,纳入信息化教学的后勤保障,从而使其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为教师起到业务上的引领和点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业务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双保险。

2.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

平台的搭建只是让教师有了用武之地,更重要的则是让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技巧和使用能力。但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高校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有所差异,同时又存在着年龄段跨度较大的问题,从而造成其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能力高低有别,无法同步的问题。为此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基准,分批次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双轨培训机制,以信息化教学设备展销会或大型专业培训班为依托,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思考未来信息化教学发展方向;同时邀请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有着一定理论基础的专家为高校教师就某项专题做专场讲座,同时也可针对自身技术困扰或专业疑惑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

3.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授课模式

思想有多远,行动才能走多远。教学理念是教师履行自身职责的灵魂,对于现代教学的理解,特别是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更是决定高校教师专业高度的关键点。然而在今天仍有部分老师抱着“一本教材、两只粉笔、三寸不烂之舌”一节课的传统观念,不能不说是井底之蛙。如今的教学模式早已从口口传授的单一模式完成了到集影、图、声、字四结合的多媒体模式,其优势不仅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脑、耳、手协同能力,更是促成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和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源动力。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高校教师的授课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仅能依靠实时授课的方式逐渐被微课、翻转课堂所取代。以微博、微信为平台拓展授课方式也是当下高校教师所广泛采用的信息化授课模式,使教学在时间、空间上实现由课上到课下、由现实中教室到虚拟网络的转换。而信息化的有效交流不仅让大学生参与课堂设计、打造自主课堂的积极性更高。更让师生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从授课模式的多样化开始,让信息化教学真正走进内心,在实践中提升学习力并逐渐摸索经验同时结合教育规律走出一条新路是当下高教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4.确立研训制度,完善奖励机制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要依靠集体教研,一人之力总归有限而且往往陷入思维局限,采众人之智往往会事半功倍。高校各学科均有集体教研制度,以研训为平台,以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为出发点,将信息化教学中所积累的课堂设计、构建技巧等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分享,同时采取跨专业的研训交流模式。积累需要时间的沉淀,确定长期有效的制度让信息化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研训的专项环节,让制度引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另外,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骨干教师应给予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的示范课、展示课带动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强,并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学校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可以增加优秀教师的进修机会,给予优秀教师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总之,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让高校教学的信息化进程大大提前,也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校方应在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设备的完备率和完好率,同时在确立研训制度、完善奖励机制,为信息化教学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引领高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授课模式等实践方面进行有效地尝试和努力,真正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为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1]滕罕.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

[2]杜洋.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教育学刊,2015.04.

[3]张红,石飞.医药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几点思考.辽宁高职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研训高校教师
山西大同大学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所简介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三元重要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