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学课例
2015-03-13钟伟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体会老舍对北平的深厚情感;初步掌握评点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由北平既是老舍心中的故乡,又代表其心中的故国的思路窜起全文的分析;评点法、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老舍对北平、对国家、对人民深深的爱,激发学生的家国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几位学生谈如果写有关北平的文章会选择写哪些东西,并阐明理由。
总结:散文是一种自述性的行为,因为我想表现这个,所以我就选择这些来写,我想表现那个,所以我就选择那些来写。
(二)研读课文
1.思念家乡
(1)幻灯出示
课前预习要求:老舍在文章中写到了北平的哪些东西?他借此想表现什么?请把你的思考结果用评点的方式写在文章的对话栏中。
评点法:在书上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就是“点”,针对勾画的文字概括内容,抒写体会,进行赏析,加以联想与想象,甚至提出疑问等是“评”,脂砚斋评《石头记》、毛宗岗评《三国演义》即是。
(2)学生整理自己的评点并发言。
(3)教师注意调控,适时出示老师的评点:
①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这一切写满了童年的记忆,少年的情思,这就是成长的摇篮呀!
②院子与树,买卖街与住宅区,城楼与牌楼,院子里的花、菜、果子,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这一切布局成了居住地,构筑成了温馨的家,老家。
③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韭菜,沙果、海棠、黑枣、柿子——我嗅到了过日子的味道!
④太极拳、香片茶、园林、菜圃、农村、北山和西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4)小结。
2.忧虑家国
(1)过渡: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老舍这种“想”之情感的语句,深情地读一读。
(2)学生朗读,重点指导“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探讨:老舍是否情到于此该哭呢?
参考理由:
①在我想到她老人家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补充材料:老舍散文诗《慈母》,本文写作背景。
——北平危急!
②“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做详细对比。
补充材料:堪司坦丁堡的更名。
——北平是历史文化古都。
③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补充材料:杜鹃啼血的典故。
——祖国危急!
④小结。
3.体会情感
配乐感情朗读以下语段:
①“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②“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③“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的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三)认识老舍
通过这篇散文,你认识到了一个怎样的老舍?请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或概括他。
1.个性:温厚、内敛、知足、朴实、热爱家乡、热爱国家。
2.身份:贫寒者(老北平、平民、贫民)、爱国者、人民艺术家。
……
(四)结束语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把姓拆成两半成字,为“舍予”,表示放弃私心、奉献自己的意思。老舍一生辛勤耕耘,创作了800多万字的作品(幻灯出示其重要作品并简述)。1966年8月24日,老舍不堪文革迫害自沉于北京城西的太平湖,永远地睡在了这片自己所热爱的土地中。老舍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是“文艺界尽职的小卒,睡在这里”。“好了,不要再说了,要落泪了!”
(五)教学板书:
想 北 平 老舍、舍予
摇篮
老家 老北平
微笑 思念 家乡 日子
水土
祖国 爱国者
落泪 忧虑 家园 古都
母亲 人民艺术家
教学实录及反思
散文教什么,成了目前语文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线的教师,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来寻求其答案,现想藉《想北平》一课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教学片断一
(探讨语句“好了,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中,作者是高兴地哭,还是悲伤地哭。学生七嘴八舌,大多倾向于感伤,但说不出原因,一学生猜测可能与写作背景有关,教师简介1936年北平的形势后,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
师:老舍前文一直高高兴兴地回忆北平,结尾却为北平的命运而哭,文脉上是否仍觉得有些突然?(学生点头)那前文有没有这种情感的表露呢?
生:“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欲落泪。……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老舍把北平比作母亲,母亲生病了他会落泪,北平有危难了,他也会落泪。
师:是的,老舍在1933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叫《慈母》的文章(感情朗读有关片段)。在文中作者把祖国比作慈母,但我们还是没有在前文找到他对北平、对祖国担忧的依据。
生:“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这里有一个杜鹃啼血的故事。(生介绍此典故)
师:杜鹃这个意象往往包含着思念,而且常常是家国之思。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老舍眼中北平就是国家的象征,是望帝眼中的蜀国。那北平能代表国家吗?(板书:祖国)
生:能。因为她是我们的首都。
师:老舍也把北平当成了国家的象征吗?
生:老舍把北平与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做比较,如果单是思乡,他应该与青岛、北京、天津比。
师:伦敦是(生——英国首都),巴黎是(生——法国首都),罗马是(生——意大利首都),堪司坦丁堡是(生——土耳其首都)。土耳其于1923年迁都安卡拉,同年堪司坦丁堡也正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但是老舍仍用它作为首都时的名字,就是为了表现在自己的心目中北平是一个与之相同的“历史的都城”。
师生共同小结:北平还代表一个身份,即“家国”,“故国”!老舍的“想”呀,还有一种心系国家的忧虑,这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泪呀!(板书:家国、忧虑、爱国者)
思考一:散文写什么?
散文是种自述性的行为,因为作者想表现这个,所以就选择写这些,作者想表现那个,所以就选择写那些。借助作者所写自然能知道他想表现什么。虽然文本一经产生,作者就离世,但是寻求文本的原生态价值仍然是读者阅读的首要任务。
《想北平》这篇文章笔者教过三次,也研读了三番,第一次虽注意到时代背景,但仍把教学主要内容定位为感受老舍的思乡之情;第二次发现了杜鹃的比喻,感受到他的爱国之情,但体会不够深入;第三次看到了慈母的比喻以及北平在老舍眼中作为历史古都的地位,尤其是对老舍坚持称呼“堪司坦丁堡”的发现让笔者觉得自己真正贴合了老舍的本意,从而把感受老舍的爱国之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要想明确散文教什么,首先得知道散文写什么(包括散文所写的,及其所表现的)。文本解读得越深入,散文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就越准确。
结论一:散文的内容必然要构成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片断二
师:作者写到了北平的什么?借此他想表现什么?
生:什刹海、玉泉山,北平很值得怀念。
师:是什刹海、玉泉山吗?
全班学生:不是,是蜻蜓、塔影。
师:为什么写这些?
生:不知道。
(其他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作者在玉泉山游玩,泉水边留有他许多记忆,泉水中的塔影一直留存在他的记忆中了。
师:那蜻蜓呢?
生:可能是小时候捉过蜻蜓吧。
师:记得什刹海、玉泉山的是游客,路过北平而已;而老舍是在北平长大的。文中还有类似的东西吗?
生:小蝌蚪和嫩蜻蜓。
生: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积水滩。
师:为什么会记得小蝌蚪和嫩蜻蜓呢?
生:他小时候捉过。
师: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生:没有。(全班笑。)
师:这些东西都有一段“历史”,你们想想“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生:童年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翻过那道老城墙去偷吃墙头枣树上的红酸枣。
(师指导学生用心体会、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出示老师评点①。)
思考二:散文怎样写?
文章怎样写,这是技法。技法是形式,内容才是实质,形式用以表现实质,实质借助形式来表达。优秀的散文常常具有文质兼美的共性,教学散文技法可以表现散文内容,可以装点散文教学。
大家不难注意到《想北平》一课中细节的巨大表现力,如果脱离内容讲细节,学生就只会得到概念性的东西,无法获知细节的美丽,更是和这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无关,因为细节不仅仅在散文中有。笔者抓住了蜻蜓、小蝌蚪、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等细小到反常的事物,以此去反观其丰富的表现力,想象老舍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细节的作用,这是一切概念的演说无法达到的。
同样的,散文教学不能就对比教对比,就修辞说修辞,而要通过活生生的语言获知散文的内容,技法的作用自然就领会了。教学散文技法是为教学散文内容服务的,前者是通达后者的途径和方式而已,前者是表象的,后者才是内核。
结论二:散文的技法只是散文教学的表象内容。
三、教学片段三
生:“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矿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里写出了北平的布置,写出了北京的房子都很贴近自然。
师:此处写了什么东西?
生:院子与树,买卖街与住宅区。
师:还有吗?
其他学生:建筑、城楼、牌楼。
师:这些东西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北平的老城区。
师:对,这就是老舍小时候住过的北京的西城。让我们再把镜头拉近一些,我们会看到什么?
生:院子里有很多的树和花。
师:这些东西让我们想到一个地方叫(生——家)对,家!对此时的老舍来说这已经成了老家了。(师板书:老家)
(幻灯出示老师评点②)
……
小结:这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呀。老舍是个老北平,北平于他还有个名字叫“家园”,叫“故乡”!老舍想北平,就是思念家乡。
思考三:散文编在何处?
教材编者在选文的时候往往会从主题内容和能力训练两个方面决定选文的编排位置,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这两方面就构成了此篇课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就散文来说,这两方面同样构成了散文教学的目标内容。一篇《记念刘和珍君》,在苏教版中编在必修五“直面人生”主题下的“真的猛士”板块,在人教版中编在第三册现当代散文单元,单元要求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所以在教学目标内容中的主题内容方面此文在两个教材中可以一样,但是就能力训练点来说,后者必须要注重艺术形式,通过品味散文的语言来达成主题内容,前者却不一定。
成功的编排首先在单元或板块的主题上要能达成散文的文本价值,而散文的文本价值主要体现在散文的内容上。《想北平》编排在“月是故乡明”专题下“漂泊的旅人”板块,课文内容与编排主题一致,在达成教材目标的同时也达成了散文的文本价值,可见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适度就非常高。这样散文教学的目标内容中的主题内容教学就与《想北平》的内容教学,即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取得了一致;反之则不然。
其次,位于教材体系中的散文还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语文技能,笔者称之为散文的训练内容。当然语文技能的训练也是不能脱离散文的内容的,也就是说散文的训练内容的教学必须要通过这篇散文的内容来训练,否则也就不是这篇散文的教学了。在“月是故乡明”专题,编者是要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考虑到《想北平》是专题的第一篇散文,笔者决定让学生初步学习评点的对话方式。学生首次接触评点法,其评点必定会出现浅层次和不系统的特点,所以笔者从本文的主题内容出发限定评点的角度,要求学生事先预习,获得充分的思考时间,课堂上以老师的示范指导为主,最后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可以说是达到了预期的高度。
结论三:散文的编排位置决定散文教学的目标内容。
四、教学片断四
师:其实,老舍的童年非常贫困,他三岁丧父,是母亲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的。一日两餐,只是白菜、茄子等。这些都是老舍的救命菜,老舍这样讲,说明在他眼里北平真得非常好。虽然全是普通农家菜,但是老舍竟然跟谁比?
生:美国包着纸的橘子比。
师: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生(缺少感情地):“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师:什么语气?
生:充满了自豪!
师:哪里看出来?
生:“愧杀”!
师: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生:用的是北京方言。
师:用北京方言还体现在哪里?
生:儿化音。
师: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完,全班鼓掌。)
思考四:散文可以用于何处?
《想北平》一课教完后,刚好遇到高一的首次作文讲评课。作文没有限定内容,只是限时写一篇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文章,可以是以前所写,也可以当场创作。笔者的本意是想看看学生真实的作文状态。改完后却发现情况非常糟糕,抄袭、仿写与套作的现象极其严重,文章缺少真情实感,从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情况来看,大家普遍推崇故作高深、堆砌辞藻的文章。笔者把这些文章大批特批了一顿,说他们没这个水平、没这个阅历、没这个体验,因此即使不是抄袭也是变相的剽窃。学生听得一愣一愣的。课后有学生问笔者“老舍的《想北平》语言美吗?”笔者惊觉,自己一直在指责他们,但是没有指导他们。
《想北平》语言朴实自然,甚至带着许多的口语,它不“美”,但用以表达一个老北平对故乡深深的爱是再合适不过了。老舍就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北平深沉复杂的爱的。第四个教学片断充分说明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完全可以体会得到。趁着学生对《想北平》的热乎劲还在,作文课上老师完全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以此文为例感受其文章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的特点,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散文的朴实之美,但是笔者却浪费了这一宝贵的资源。
如果《想北平》在写作课中呈现,它相当于一篇范文,类似于助读材料,可以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散文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选材的价值。一篇散文常常由于某一个教学目标所需,被老师当做一个助读材料来用,严格上说这个教学内容不能算此篇散文的教学内容,它是服务于、从属于别的教学内容的,具有即时性,笔者称之为散文教学的即时内容。
结论四:散文的助读功用可以构成散文教学的即时内容。
结语
散文写什么,怎样写,体现了作者创作散文的文本价值;散文编排位置体现了编者编排的教材的课文价值;而散文作为助读材料则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课堂选材价值。
笔者以为,散文教学内容有广义、狭义、普遍义和特指义之分,散文教学内容的不定性,就是因为把这四者混为一谈所致。广义的散文教学内容同时包含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表象内容、目标内容和即时内容,体现了散文的文本价值、课文价值和选材价值。它们彼此间有时重叠,有时相似,有时又相异。狭义的散文教学内容指体现散文的文本价值的内容,甚至可以特指其中的核心内容。既然散文的内容(散文写什么)是散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散文教学讲清了散文写什么,其教学基本就称得上成功了。普遍义的散文教学内容指由教材编排决定的散文教学的目标内容,体现散文的课文价值,是编者意图的表达,最为恰当地达成课程目标。对散文教学的内容最不认可的是散文的即时内容,其从属性和即时性,决定它确实不能完全承担这一篇散文的教学。
总之,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可见下表:
文章
价值 散文特性 教学
内容 教学内容所指
散文的文本价值 内容(写什么)① 核心 特指义 狭义 广
义
技法(怎样写) 表象 ∕
教材的课文价值 编排位置 主题(常与①一致) 目标 普遍义
训练
课堂的选材价值 助读功用 即时 ∕
(钟伟建 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32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