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纠纷的板子不能全拍在包工头身上
2015-03-12
时代风采 2015年1期
近日,由多所高校、公益组织发布的《当代建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显示,在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的环节中,劳务分包企业与开发商分列前两名。该报告认为:“劳务公司通过向不具备资质的私人包工头提供资质,赚取挂靠费用。(2014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杠上开花:我们在埋怨“包工头”时,有必要想一想,如果治理商业贿赂惩处机制没能完善,缺乏条件的基建仍能开工,那么,就算“包工头”退出历史舞台了,商业贿赂和工程款拖欠现象依然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向前看:建筑“包工头”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尴尬角色,社会一方面离不开,一方面又看不起。在一些城里人眼里,“包工头”好像是一个重利轻义的代名词,这些“不屑”里面,带有一定的社会偏见。
@敬畏真相:在建筑市场商业贿赂成风、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上,“包工头”难脱责任。恶意拖欠工资的包工头确实大有人在。不过,包工头要靠建设方或总包方支付工程款来发放工资,如果该得的工程款到不了手,包工头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饮”。
@年年整治年年欠:农民工欠薪从不缺新闻,是谁给了他们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权力而对国家法规置若罔闻?是谁让它们觉得欠薪可以如此理直气壮?是谁允许一个拖欠巨额工薪的企业生存得如此滋润?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