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的大连炮弹
2015-03-12刘志民
刘志民
人们常说,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体现以弱胜强的豪迈心情。当时,人民军队里还有更有趣的说法:“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这倒是真的,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大多是缴获而来的,而我们自己的兵工厂,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接管大连苏军军管厂,成立中共军工联合企业
内战爆发后,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接连取得胜利,也相应缴获了许多国民党军各种口径的火炮,但是缴获的炮弹数量有限,而战争形势迫切需要大批量炮弹供应前线。1945年底,苏军军管下的大连行政权开始逐渐被中共所控制。而大连具有近现代工业基础和海上运输的便利条件,理应成为大型兵工生产基地。1946年9月,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萧劲光来大连遇见在搜集物资弹药的山东兵工三厂厂长刘振,他们开始探讨在大连生产军火的可能。刘振经过调查,认为大连建立军火生产的基本条件非常好,有化工厂可以生产火药原料,有钢铁厂可以供应钢材,还有机械工厂雄厚的加工力量。而且此前,日本人在大连进行过军火生产。萧劲光同中共旅大地委交换意见后,向中央提出了在大连建立兵工厂的建议。1946年11月13日,朱德签发了中央军委发给黎玉、张鼎丞、薄一波、邓子恢、聂荣臻等人的电文:“大连负责同志来电如下:一、大连没收工厂二百余家。二、在兵工上有最新式设备,而且有数个能生产炮、机枪、步枪、弹药厂开工。三、这里有大量的日本技术人员,如有得力干部来主持,三天后即可开始生产。据以上情况,该地较有保障的制造枪弹,你们可派干部携带一部分资金前去该地开办兵工厂及生产医院设备作为营业生意,除自用外,各解放区可向其订货,随时也可偷运。如何办理,由你们自定。”
1947年初,中共中央华东局派财委副主任朱毅率领大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达大连。旅大地委书记韩光代表旅大地委与苏军交涉,接管苏军军管的化工厂、钢铁厂、机械厂及汽锅厂,正式成立中共规模最大的军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1947年秋,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首次使用大连生产的炮弹。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发射出大连制造的炮弹20余万发,占淮海战役解放军发射炮弹总数的三分之二还多。为此,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惊呼:“共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炮弹?”
隐蔽的炮弹生产线与曲折的海上运输线
旅大地委在同苏军当局交涉办厂事宜时,苏军当局对中共军工生产基本上采取默认的态度,但不同意在市区内生产炮弹。因此,地委将厂区选择在大连市郊的甘井子海茂村龙头山下和老虎牙两处。这个隐蔽的地方是解放军最大的兵工生产基地的炮弹试验场。
华东局在大连的主要技术骨干基本来自新四军时期的流动兵工厂,当时的流动兵工厂是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而建立的,由于设备条件有限,只能生产迫击炮等小口径前膛炮弹,而当时的形势则需要生产适应解放战争成规模战役的大口径后膛炮弹。这些技术骨干在日侨技术人员(经旅大市委说服教育留下的)的帮助下,克服诸多困难,建立起由各个环节组成的较为现代的炮弹生产线。同时,仅用一个多月时间,试制成功并生产了7.5厘米口径的山野炮弹体。自此,开始了解放军兵工史上生产后膛炮弹的历史。大连制造的炮弹弹种繁多,有日式三八、九四炮弹。1948年1月24日,试制成功美式七五山炮弹。为了纪念这个成功的日子,七五山炮弹改称“一二四”炮弹。一二四炮弹安全性能好、质量高、威力大,受到前线作战官兵的好评。
1947年9月23日,建新公司裕华工厂(炮弹厂)厂长吴屏周,副厂长刘振和宏昌工厂(引信厂)厂长吴运铎亲自进行炮弹爆炸试验。因为没有大炮试射,只能用土办法试验。他们把要试验的炮弹放在事先布置好的地面上,引信上面压上重石块,用绳子拴在保险叉上,然后用绳索拉动保险叉,使引信撞针撞击引爆炮弹。在引爆第七发时未爆,吴屏周在前,吴运铎在后,走到未爆炮弹前察看原因,这时,炮弹爆炸。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身受重伤,经过9天9夜抢救,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如何将生产的炮弹安全运往前线?这是一个十分棘手而必须解决的问题。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炮弹主要是供华东野战军,即运送到山东解放区。大连陆地遭受国民党军严密封锁,且与山东解放区之间隔着国统区。陆路堵死了,海路便是唯一的途径。但海上也遭受国民党军舰的封锁,与大连隔海相望的烟台也曾一度被国民党军攻占,海运的危险也很大。由此,大连建新公司生产出的成批炮弹被装在伪装的商船上,为了规避国民党海军海上舰艇的封锁,商船行走的是“折”路,首先向东奔北朝鲜港,快到时转头直奔山东半岛东端的俚岛,华野在俚岛设物资接收站,再由山东民工用小推车推至淮海前线的华东战场。
大连对淮海战役的重大支援,不完全是炮弹,还有其他军需品的支援。大连公安总局被服厂生产的棉军装随运炮弹的船送至华野部队,这些棉军装曾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据被俘的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某团长讲:他们在固守碾庄某处防御要地时,曾依据坚固工事和优势的火力打退华东野战军的一次又一次冲锋。解放军又一次的进攻开始后,国民党军发现:冲上来这一批是戴着皮帽子、穿着皮大衣的解放军,有人高喊:“不好了,林彪大军打过来了。”防守的国民党军随即慌乱,官兵四处逃窜,阵地随即被突破。其实攻上来的并非东北野战军的部队,刚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野战军此时正在休整,尚未入关。而是华东野战军的二梯队穿上了来自大连生产的冬装。
粟裕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
离不开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1948年,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率华东野战军40余万人马,作为解放军的主力,发动了旨在歼灭长江以北国民党军主力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将国民党的重兵集团分别包围在徐州周边的野外区域内。由于国民党兵力集中、厚重,难以冲开,解放军在逐渐压缩包围圈的同时,充分发挥炮兵火力的作用。随着包围圈逐渐缩小,包围圈内的敌人越发密集,且没有躲避之地,一发炮弹落下,杀伤大量敌军。
粟裕作为淮海战役负军事指挥总责的一线指挥员,深谙战役胜利之道。为此,他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时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这句评价,把大连生产的大炮弹与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战略性决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大连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特殊贡献。(编辑 王 雪)
(作者是中共大连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