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2015-03-12杨仕彬四川医科大学附一院康复科四川泸州646000
杨仕彬,黄 娟,姜 伟(四川医科大学附一院康复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杨仕彬,黄娟,姜伟
(四川医科大学附一院康复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88例用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89例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18%、对照组8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明显优于针刺治疗。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针刀;超短波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therapy and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Method:177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 (n=88)were treated with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therap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n=89)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thr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ment of needle knife combined with ultrashort wave therapy is superior to that of acupuncture o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
[Key Words]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Needle knife; Ultrashort wave; Acupuncture
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多种,笔者采用小针刀松解术结合超短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77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医科大学附一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收治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男41例,女47例;年龄38~75岁,平均(57.6±3.8)岁;病程1周~7年,平均(0.9±0.1)年。对照组89例,男43例,女46例;年龄40~74岁,平均(57.3±4.3)岁;病程1周~6.3年,平均(0.8±0.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线摄片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颈椎病、冠心病等肩外疾病引起的肩痛。③肩关节脱位、肱骨外上髁颈骨折、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肩关节结核、肩关节肿瘤等肩内疾病引起肩痛。④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臂丛神经炎、肩-手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肩痛。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刀结合超短波治疗。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患侧肩关节,在肱二头肌长头肌、短头腱、冈上肌、三角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起止点处寻找3~4个阳性反应点,标记后常规消毒,用0.4mm×40mm针刀(北京卓越华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刀口线平行肌纤维方向刺入病灶部,纵行切、横摆剥离3~4刀,感到针下松动后随即出刀,按压针眼片刻,以创可贴覆盖针孔,每周1次,1次为一疗程。用DLC-M(脉冲)超短波电疗机(汕头市医用设备厂有限公司出产),选用无热剂量,电极对置,每天1次,每次20min,1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采用针刺方法治疗。选取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常规消毒后,用无菌针灸针0.25mm×50mm毫针(天津杏林书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针刺。肩髃针尖朝向三角肌的止点斜刺1~1.5寸;肩髎针尖朝向三角肌的止点斜刺1~1.5寸;曲池、手三里、外关及合谷均采用直刺的方法,进针均为0.5~1寸。每次留针时间20min,每日1次。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瞩患者向各个方向自行活动肩关节。
3 观察方法
疼痛评分: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即用自制的10cm长线上的两端分别标有“无痛(0)”和“最剧烈的疼痛(10)”。患者面对没有标有数字的一面,将标记标在当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生面对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程度。
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角度盘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并进行摸背试验和摸口(耳)试验,将内旋、外旋、摸背、摸耳4项检查,分别按角度和距离计分,各项指标完整得分90分,总分360分。
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版)。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比较 (分,±s)
表2 两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09.57±70.21**△300.55±65.08*组别n 肩痛 肩关节活动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88 89 6.54±2.18 6.37±2.20 2.40±1.51**△4.63±1.82*252.43±59.49 256.98±56.05
6 讨 论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气血凝滞所致。祖国医学对肌腱粘连所产生的机理强调气血、经络学说。
针刀疗法是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融为一体,把两种器械的治疗作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一方面起到局部手术效应,通过针刀的直接作用,剥离、疏通肌肉和韧带间的各种粘连瘢痕、挛缩、堵塞,使肌肉、韧带得以松解、修复,从而恢复动力平衡。另一方面起到全身效应,针刀具有针刺的效应,且“得气”感比针刺更强,能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平和阴阳失调,激发体内自身免疫调节。而超短波可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产物和代谢产物的清除,减轻水肿,缓解肌肉痉挛,降低组织张力,加强组织血供和营养,使肉芽及结缔组织生长加快,促进组织修复愈合[2]。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
[2]吴绪平.针刀治疗肩部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87-89.
[收稿日期]2015-05-13
[中图分类号]R245.319.8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0-09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