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投资成本关键控制点的分析与思考
2015-03-11郑本金
郑本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社会掀起厉行节约之风,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高速公路投资行业,其投资项目往往涉及资金数额巨大,投资成本控制面临不少挑战。因此,在满足高速公路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如何找准投资成本的关键控制点,节约建设成本,实现投入产出比最优,成为近年来业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以济(南)祁(门)高速公路砀山段为例,分析在项目决策、实施到竣工等各阶段,对投资成本进行控制的实践,以期引发对高速公路投资成本关键控制点的分析思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 成本 关键控制点
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是安徽省 “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纵三”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分别与济祁高速公路河南段、山东段相连接,是沟通皖、豫、鲁,连接黄淮海经济区的纽带。路线全长39.5Km,概算总投资24.76亿元,2012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9月建成通车。该项目地处皖北黄河故道,四省7县交界地带,治安复杂,征地拆迁难度大;料源距离远,材料供应困难;跨陇海铁路,线路繁忙,事故易发;夏季暴雨较多,容易造成塌方滑坡,施工难度大。施工条件复杂加大了成本控制的难度。为取得预期效果,项目伊始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建设办公室(以下称建设办)以成本控制为主线,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为保障,以成本关键控制点为核心和抓手,在前期准备、实施和竣工交付等各阶段,设计、招投标、征迁等环节,牢牢紧扣成本关键控制点,因地制宜地进行成本控制。
一、前期准备阶段
(一)成立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关键控制点,勾勒控制路线图
1.成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构,建设办组建后,设立工程部、合同部、财务部、地方部等内部职能部门,以及总监办、中心实验室等外部协作机构。
2.厘清内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权限,明确责任,形成制衡机制。决策层负责成本控制全面部署,执行层负责提出成本控制相关建议,完成成本控制任务,适时协调与总监办、中心实验室等外部机构的成本控制事项,积极搭建建设办管理体制下的内外成本控制组织框架。根据项目建设流程,确定成本关键控制点,绘制成本控制路线图。
(二)加强投资估算编制
1.为提高投资估算编制的准确度,建设办应详细收集各种政策文件和法规制度,做好估算指标积累,明确投资估算依据,准确采集基础数据,合理确定材料单价,做到投资估算价真实、合理、科学。
2.依据设计文件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正确套用工程定额,做到不重复,不漏项。图纸估算编制完成后,对指标出现异常的项目重新逐项分析,查明原因,纠正错误,最大可能使投资估算编制科学、合理,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将投资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三)优化设计方案
1.全方位确保方案最优。设计方案是工程付诸实施的基础依据,是控制投资成本的关键,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度高达60%-70%。因此,建设办应会同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并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市场环境、施工条件,对图纸方案进行全方位审查和优化,从设计源头控制投资成本。
2.遵循项目功能优先的设计原则,努力在建设成本、实体功能需求、实用可行性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设计方案最优的投资成本控制平衡点,切实有效地降低投资成本。
(四)加强对征地拆迁补偿费用控制
1.抓好征迁补偿款、取土坑征用补偿费控制。一般来说,主线征迁补偿款、取土坑征用补偿费等在高速公路投资概算中占比约10%左右,甚至更多,显而易见,管控好这一关键控制点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设办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积极争取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沿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便尽可能降低拆迁成本。
2.严格执行“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充分考虑到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费用的国家政策、价格、征地拆迁、工期变化、工程变更等因素,按计划有节奏地控制补偿资金的拨付,并同步做好地方群众思想工作,实现和谐拆迁、和谐共建,最大限度控制征迁补偿成本。
(五)科学合理制定招标控制价
1.遵循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和流程,严格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及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定额取费标准和计价方法、设计文件、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规范地进行编制。
2.按工程量清单组价,并在编制过程中加以完善,确保工程量清单全面、完整、准确。
3.组织人员对主材、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调研,做到心中有数,慎重定价,脱离概算。
二、实施阶段
(一)实行全方位合同管理
1.通过公开招标,建设办共确定了路基、路面、房建、绿化等24个土建施工标段、3个绿化标段、8个监理标段、22个主材及辅材标段。由于标段多,管理难度大,为此,专门成立合同管理部,负责管理合同文件资料、审理变更与办理计量等具体工作。
2.根据招标文件有关要求,定期组织对承包人履约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对违约现象建设办要求及时纠正,限期整改,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二)加强工程变更控制
1.对于工程变更,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并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成本,保护环境和节约土地。
2.遵循“审批为核心”原则,明确审批权限,杜绝踢皮球、不作为、怕担责的现象,抑制越权操作等不当行为,提高工程变更效率。
3.对审批程序按变更等级进行分类,不同等级配以不同的处理流程,每个等级变更都设置一个合理步骤,环环相扣。
4.按照“必要可行,经济规范”的原则,以控制变更价款为重点,建立一套“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审批程序,实现工程变更最小化,以达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三)强化工程计量控制
1.推行由建设办、施工单位、总监及设计代表等四方共同签证制度,没有四方签证工程量不予确认。
2.加强计量台账化管理,制定工程计量台账管理办法,设置记录台账,将工程项目具体化、直观化,适时掌握工程成本控制动态。
3.精确计算工程量,实现计量支付电子化,准确计量隐蔽工程,建立隐蔽工程多方联测制度,由四方代表对联测得出的数据结论进行书面确认,并留有现场影像资料,没有多方联测的一律不予签认。
(四)采取“封闭运行,双向系统控制”模式,管控建设资金
1.设置财务机构,配备专业财务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相关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内部资金管理系统,对资金的内部流动进行自我监管,将资金监管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提升资金管控水平。
2.推行“封闭运行,双向系统控制”管控模式,与银行、承包商签订资金监管三方协议,利用内部资金管理机制和银行方便快捷的网银系统,对承包商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多渠道监管,确保资金在双向系统内封闭运行。
三、竣工决算阶段
1.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定期召开竣工决算工作协调会。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及招标合同文件等资料进行内部复核,检查有无发生不必要资金浪费的情况。
2.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专业化咨询单位,以达到提高效率、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3.项目竣工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外部审计,对建设项目投资的真实性进行检验,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成本。
四、结束语
抓住关键控制点是高速公路投资成本控制的前提。通过分析济祁高速公路砀山段成本控制的案例发现,投资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是准确定位关键控制点,采取针对性成本控制措施,并建立起成本控制的长效机制。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科学规划,优化设计;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办主导成本控制,同时借助监理、审计单位等外力加强成本控制,紧盯工程变更、合同管理、资金监控等关键控制点,利用有限资源获得成本控制的最佳效果;项目竣工交付阶段,认真总结,全面梳理归集建设过程中各类成本费用,开展投资成本控制效率分析。总之,只有把关键控制点作为高速公路投资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如一地紧抓关键控制点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才能有效压缩建设成本,最终实现高速公路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
[2]安宏钧.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策略[J].价值工程,2010.
[3]蒋鹏飞,张智慧,李德久.邵怀高速公路工程变更分析[J].公路工程,2007.
[4]吴建胜.高速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浅析[J].交通财会,2009.
[5]潘希望.湖北省高速公路资金控制体系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2.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