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睛与眼镜

2015-03-11柠檬夸克

红领巾·探索 2014年6期
关键词:调焦散光眼球

柠檬夸克

眼镜到底是谁发明的,现在已无从考证。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1352年,意大利画家托马索绘制的《普罗旺斯的休米》是世界上第一幅人物戴着眼镜的画像。而在我国,早在宋朝(960~1279年)就已经出现了眼镜的雏(chú)形。

那个时候,眼镜的出现解决了大部分人看不清楚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眼镜——有些人即使戴上了眼镜,仍然看不清楚,而且还会感觉头晕、头疼。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眼睛,不知道眼睛的工作原理,当然也不知道为什么眼镜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直到19世纪末,一个名叫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的瑞典人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阿尔瓦生于1862年,他的父亲是瑞典一位有名的眼科医生。阿尔瓦从小耳濡目染,立志也要做一名眼科医生。1880年,阿尔瓦考上了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攻读眼科。随后,他又到了瑞典皇家卡罗林学院攻读博士。

在读博士的这段时间里,阿尔瓦开始研究眼睛,他首先攻克的难题是散光。散光是一种先天疾病,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看不清楚东西,而且,戴什么样的眼镜都没用!阿尔瓦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散光病人的眼睛有先天缺陷——他们的眼角膜表面不平整,有些部分长得厚,有些部分长得薄。

阿尔瓦认为,这些散光病人和患有近视或远视的病人一样,也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不过,当时没有适合散光病人的眼镜。阿尔瓦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通过改进眼镜的形状和厚度的方法,生产出适合散光病人佩戴的眼镜。

阿尔瓦在博士毕业后,继续对眼睛进行研究。经过20多年的执着研究,他终于搞清楚了眼睛成像的原理。我们的眼睛由结膜、角膜、瞳(tóng)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其中瞳孔——也就是眼球中间最黑的部分——是光线进入眼睛的唯一通道。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加在一起,就相当于一个透镜,可以把远处的影像会聚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细胞会分析这些影像,并通过视神经将图像传给大脑。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远处的物体了。

如果光线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我们就无法看清楚东西。这时,大脑就会发出信号,指挥眼球进行调整,使景物变得清晰。这个过程与照相机的调焦很相似。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25厘米远的景物,25厘米也因此被称为人眼的“明视距离”。如果我们要看的景物的距离大于或小于25厘米,眼睛就要开始“调焦”了。

可是,你知道吗,眼睛的“调焦”是由眼部的肌肉完成的。这些肌肉如果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就会很疲劳,调节能力就会下降。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眼球变形,从而彻底看不清楚某些距离的景物。如此一来,人就变成了近视眼或者远视眼。此时,眼球无法帮你调节焦距了,你只能通过眼镜来帮助完成调节。

在阿尔瓦的研究成果,人们开始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专门设计和制作适合每双眼睛的眼镜,让每一个人都看得更清楚。近视眼、远视眼、散光,以及近视加散光的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眼镜。

可以说,阿尔瓦的研究工作为眼科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眼睛屈光学。1911年,为表彰阿尔瓦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他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猜你喜欢

调焦散光眼球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空间相机均力输出式调焦机构
光电经纬仪自适应调焦窗口构建
星敏感器杂散光抑制方法及仿真分析
星敏感器调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