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罗浮山命名的模式标本产地及特产植物考证

2015-03-11邱国权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36期
关键词:罗浮山考证命名

邱国权等

摘 要: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其高温、多雨的南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曾有不少知名学者赴罗浮山考察,采集标本,并以罗浮山命名了一批植物名称。根据《中国植物志》和《广东植物志》在线电子版,目前仍保留有15种(含变种)植物的正名以罗浮山命名,其他则已被归并。除上述命名植物外,模式标本产地植物有13种,罗浮山特产植物8种,这些特有或模式标本产地植物共计20余种,对它们进行考证,有利于发掘罗浮山植物多样性的特色。通过对该地植物资源深入研究,将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特有植物。

关键词:罗浮山 命名 模式标本产地 特有植物 考证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090-01

罗浮山位于北纬23°15′~23°22′,东经113°57′~114°04′,面积约160 km2,主峰飞云顶海拔1281.5 m,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20纪20年代开始,就有中外很多学者到此采集植物标本,并发表不少模式标本采自罗浮山并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新种。20年前的调查鉴定表明,罗浮山有野生维管植物201科676属1168种[1]。近期认为,罗浮山有药用植物172科630属1042种[2]。因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宣传教育的需要,作者等近年来对罗浮山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多样性及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 Hook.)、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等种群或群落特征[3-4]作了较深入调查。罗浮山现有野生维管植物1421种,其中药用植物1144种。在整理罗浮山维管植物名录时,发现某些已往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名称已做了不同处理,现经考证整理,以供相关研究与管理人员参考。

1 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种类

根据《中国植物志》在线电子版[5]查询,目前仍以正名出现的含有罗浮(山)的植物有蕨类植物中碗蕨科的罗浮鳞盖蕨(Microlepia lofoushanensis Ching)、膜蕨科的罗浮蕗蕨(Mecodium lofoushanense Ching et Chiu)和罗浮山瓶蕨(Vandenboschia lofoushanensis Ching);裸子植物中买麻藤科的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 C. Y. Cheng);被子植物中壳斗科的罗浮锥(Castanopsis faberi Hance)、冬青科的罗浮冬青(Ilex tutcheri Merr.)、梧桐科的罗浮苹婆(Sterculia subnobilis Hsue)和罗浮梭罗(Reevesia lofouensis Chun et Hsue)、柿树科的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槭树科的罗浮槭(Acer fabri Hance)及其变种红果罗浮槭(A. fabri Hance var. rubrocarpum Metc)、绣球花科的酥醪绣球(Hydrangea coenobialis Chun)(因罗浮山酥醪观而命名)、茜草科的罗浮粗叶木(Lasianthus fordii Hance)、马鞭草科的罗浮紫珠(Callicarpa oligantha Merr.),以及莎草科的罗浮飘拂草(Fimbristylis fordii C. B. Clarke),共计12科14属14种1变种。另外2种作为异名出现,即罗浮杜鹃(正名为弯蒴杜鹃Rhododendron henryi Hance)、罗浮山柳(正名为华南桤叶树Clethra faberi Hance)。

在《广东植物志》在线电子版[6]中,记载有正名以罗浮山命名的种类8种,即罗浮粗叶木、罗浮冬青、罗浮买麻藤、罗浮苹婆、罗浮柿、罗浮梭罗、罗浮紫珠和罗浮杜鹃。而在《中国植物志》中作正名的罗浮 蕨被归并到长柄 蕨(Mecodium osmundoides (v. d. B. ) Ching)、罗浮山瓶蕨被归入管苞瓶蕨(Trichomanes hirmanicum Bedd.)中。

2 模式标本采集自罗浮山的植物种类

上述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种类通常其模式标本采集自罗浮山,但少量其他植物种类虽采自罗浮山,但未以罗浮山命名,它们的分布很广,不只限于罗浮山。这类植物共有8种,即冬青科的矮冬青(Ilex lohfauensis Merr.)(该植物的拉丁学名中的种加词实际上以罗浮山命名)、杜英科的猴欢喜(Sloanea sinensis (Hance) Hemsl.)、杜鹃花科的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唇形科的狭管黄芩(Scutellaria stenosiphon Hemsl.)、苦苣苔科的钟冠唇柱苣苔(Chirita swinglei (Merr.) W.T.Wang)、兰科的大花带唇兰(Tainia macrantha Hook. f.)、广东羊耳蒜(Liparis kwangtungensis Schltr.)和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levinei Schltr.)。

模式标本采自罗浮山,分布也仅限于罗浮山的有5种,它们是木犀科的倒卵叶女贞(Ligustrum obovatilimbum Miao)、茜草科的钟萼粗叶木(Lasianthus trichophlebus Hemsl.)、禾本科的单生觿茅(Dimeria solitaria Keng et Y. L. Yang)、梧桐科的罗浮梭罗、马鞭草科的罗浮紫珠。

3 特产于罗浮山的植物种类

这类植物目前只发现于罗浮山,但有可能以罗浮山命名,也可能未以罗浮山命名。它们共8种,分别是倒卵叶女贞、钟萼粗叶木、单生觿茅、罗浮紫珠、罗浮蕗蕨、罗浮山瓶蕨、罗浮鳞盖蕨和罗浮梭罗。而其他以罗浮山命名的植物除罗浮山有分布外,在其他地方也发现有自然生长,故不归入罗浮山特产植物类群中。

4 结语

广东惠州博罗罗浮山地处北回归线偏南,水热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种类。近100年以来,许多学者对其植物与植被进行了考察,发现不少特有种类,并以罗浮山命名或模式标本采自罗浮山,目前共有以上类型植物20余种。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有利于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发展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对该地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发现更多的植物种类。

参考文献

[1] 徐颂军,卓正大.广东罗浮山维管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76-84.

[2] 贺握权,廖建良*罗浮山药用植物资源及保护[J].中药材,2012,35(9):1391-1396.

[3] 邓华格,温志滔,缪绅裕,等.广东罗浮山黑桫椤种群及所在群落的基本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17-1919,2031.

[4] 邓华格,温志滔,缪绅裕,等.广东罗浮山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及格木群落特征[J].广东林业科技,2010,26(3):35-41.

[5] 中国植物志在线查询系统http://frps.eflora.cn/(20140915).

[6] 广东植物志电子版http://gjk.scib.ac.cn/gdzwz/RESULT.asp(201409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浮山考证命名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罗浮山与岭南道教
基于SWOT分析的罗浮山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