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的探讨
2015-03-11吴景洋
吴景洋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数控技术的发展,现代数控刀具的良好设计已经成为了当前一个很好的关键发展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刀具刃切削学原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效果。该文通过对现代数控刀具刃口强化设计的作用机理、刃切削学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针对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的精准化设计进行合理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数控刀具 刃口精准化设计 探讨
中图分类号:T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055-01
数控刀具是当前很多行业在切割发展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工具用品,其在应用过程中,其切削技术的优劣,成为了刀具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应用技术,在最近几年 发展过程中,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并且对其切削技术也进行了很好的发展和改善,这对于提升数控刀具的切削性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数控刀具刃口强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刃口切削学的研究和作用机理就是针对刀具的刃口切削工程学原理,从几何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其切削科学和刃区的切削原理进行分析探讨,注重在切削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进行切削优化,从而在切削工作开始阶段,就能够进行有效的切削处理,正确的对待好刃区和工件之间所形成的一对矛盾关系,在切削过程中,需要科学正确的考虑到切削的物件、刃口的结构以及尺寸,同时对于刀具的切削性能和寿命都进行很好的结构处理,在切削过程中,对于其尺寸大小和参数结构等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下面我简单对刃口强化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2 现代数控刀具刃口切削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最近几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刃口切削学的发展和研究处于高速发展和实验阶段,在运用有限元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刃口形状和实际切削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
2.1 刃口参数化设计
在刃口切削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最先发现的就是刃口的参数化设计,在对其进行科学设计的过程中,擦用是样条曲线拟合的方式,通过形成一定的刃口二次抛物曲线,这样能够使得整个设计结构更加的合理,同时在计算机模拟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有限元来对刃口的切削原理进行合理的分析,为切削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2.2 金属滑移理论
在刃口切削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刃口的二次抛物曲线,之后在刃口位置建立了金属滑移模型,这样就能够将整个刃口刃的切削学部件进行很好的固定和合理设置,这样该区域就形成了数控刀具刃的一个很好的保护区域,就能够通过有限元技术来实现对其刃口处的滑移,也提高了数控刀具的刃口精准度。
2.3 有限元仿真技术
有限元仿真技术是影响刃口切削学原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发展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不同形状的刃口强化带的有限元仿真技术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样就能够获取在切削试验中无法获取的接触应力大小,从而保证切削过程中顺滑,也能够不断的优化切削加工系统,使得整个切削组织达到系统优化的处理效果。
3 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分析
在现代金属切割,利用数控刀具实现切割过程时,我们主要是针对刀具刃口的弧度、刃口的形状、刃口的强度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刀具技术发展过程中,刃口切削学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深奥的研究学科。那么在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针对影响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和切削学原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每一项影响因素都能够准确的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在完成精准化设计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利用其切削学原理进行合理设计,针对刀具刃口的弧度、形状、强度等选择最佳的切削剪切厚度,进一步对数控刀具的切削尺度和强化结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一些刃口相对复杂的刀具,都需要按照独立的切削刃口进行强化设计。
4 结语
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刃口的尺寸大小、刃口的弧度、刃口的形状、刃口的强度等数据都达到较高的设计效果,在刃口强化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刃口质量,提高刀具切削刃口的强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数控刀具刃口处发生崩塌,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能够避免数控刀具在刚开始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可以有效的提高刀具的使用效率,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在数控刀具刃口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刀具刃口切削学的影响因素,针对各个影响因素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正确的按照数控刀具刃口强化的作用机理进行科学合理的精准化设计,从而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提高其加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云,田良,陈明,等.现代数控刀具刃口精准化设计的探讨[J].工具技术,2014,48(2):7-9.
[2] 谢华锟,田良,陈云,等.数控刀具切削刃制备技术的探讨[J].工具技术,2013,47(3):3-7.
[3] 王建勋,周青云.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4):117-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