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春之曦—桃花》壶的艺术情怀

2015-03-11朱洪英

佛山陶瓷 2015年7期
关键词:花货紫砂壶紫砂

朱洪英

(宜兴 214221)

1 前言

紫砂壶名扬四海,闻名天下,它把简单的泡茶饮乐增添了几分特别的雅致韵味和艺术气息,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工艺品。

2 紫砂《春之曦—桃花》壶的艺术情怀

在紫砂花货艺术的创作中,紫砂陶器从日用品转向既实用又是工艺品,当从明朝正德年间供春创制 “树瘿壶”时开始。据明代周高起著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当时的金沙寺僧人,就开始用原始的紫砂泥制壶。吴颐山入仕前曾寓居金沙寺读书,他的随侍家童——供春,闲暇时也学着僧人做起了紫砂壶,按照山上的树瘿形状捏制的,这就是紫砂花货的雏形,也是迄今为止花货鼻祖供春唯一的树瘿壶。

大自然是紫砂花货创作题材发掘不尽的宝库。在进行花货作品研究探讨的时候,会发现这些作品题材发源于大自然中的仿真形象,其特点或是整体具象,也有局部具象的,花货鼻祖供春的树瘿壶,是仿金沙寺外山上的树瘿整体形象制作的。

《春之曦—桃花》壶设计取材于自然,形体饱满厚重,线条圆润,造型端庄大方,点睛之处,是用紫砂花货的手法,在壶身装饰的桃花造型,饱满而灵动,光货与花货结合,既增加了动感,更达到了动静相宜的整体艺术效果。泥虽一色,却构思新颖,壶型风格与形象清晰可见。作品以桃花题材入壶,充分运用紫砂材质丰富的色彩及传统工艺中花货的装饰手法,使作品色彩自然丰富,布局美观合理,整件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紫砂花货的自然古朴,也极具时代气息。

桃韵意美醉煞人,运用捏塑与紫砂手工成型,将形态饱满的桃花、桃叶造型设计为壶身,色调自然,形态逼真。壶嘴与壶身斜街处伸出几朵桃花,生动可掬。作品主题欢快、明朗,艺术语言丰富,形繁而不杂,物多而不乱,使人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冲动,美不胜收。

热爱生活,拥抱自然,是紫砂花货艺术蓬勃发展的保证。当今紫砂,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鼎盛时期,作为一名紫砂艺术工作者,特别是从事花货的创制人员,在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紫砂艺术的过程中,不能浮躁,一味追求名和利,以至迷失艺术的追求,要热爱生活、贴近生活、拥抱大自然,从中发掘出创作题材。

在创作花货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艺术的变化与统一、其表现上的生动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所以创作构思时,要从形式、精神、气势、韵律、制作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先人给我们留下了紫砂陶艺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和宝贵经验。创作一件完美的紫砂花货艺术品,除了有一个完美的主题构思之外,还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泥色配制效果。同时还要精深研究花货制作技艺的工巧之处,使自己的创作作品,通过泥与火的洗练,显示出紫砂材质是内在质感和肌理美。我们在拥抱大自然的同时,大自然也在回馈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灵感,使紫砂花货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

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艺术,已经确定了特有的规律和法则。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由于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介入紫砂壶,加重了文化气息及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从而使紫砂壶的价值跃升,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赏,视同拱璧。

3 结语

紫砂壶是宜兴特产的一种天然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在1100多度的高温中烧成的。紫砂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气质十分相近。《春之曦—桃花》的品格正是笔者清新、素雅、从容、沉静的个性写照,那是一种岁月给予的充盈与安宁,也是紫砂艺术凝练的高洁与从容。

猜你喜欢

花货紫砂壶紫砂
紫砂花货的艺术特色分析*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艺术奇葩——宜兴紫砂壶象形器
浅谈紫砂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