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竹筒毒饵站灭鼠技术及应用探讨

2015-03-11刘卓君杨小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应用

刘卓君,闵 海,杨小元

(1.会同县植保站,湖南 会同 418300;2.武汉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3.会同县农技推广中心,湖南 会同 418300)



一种新型竹筒毒饵站灭鼠技术及应用探讨

刘卓君1,闵 海2,杨小元3

(1.会同县植保站,湖南 会同 418300;2.武汉丰乐种业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3.会同县农技推广中心,湖南 会同 418300)

摘 要:介绍了一种在毒饵站灭鼠技术应用实践中创新制作的具有防雨、防毒饵外泄功能的新型竹筒毒饵站,介绍了其制作方法和灭鼠技术,总结其优点为高效、节本、安全和环保,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新型竹筒毒饵站;灭鼠技术;应用

毒饵站是一种根据老鼠钻洞及取食习性制成的有口的、能投放毒饵的小容器[1](包括毒饵筒、盒、罐等等),制作材料有竹筒、塑料管、矿泉水瓶、砖块和水泥等,形状有管状、方盒状及钵状等,其构造的共同点是有老鼠进出的洞口、有老鼠爬行和装放灭鼠毒饵的空间。这种结构确保老鼠能进入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鸭、猫、狗、猪、鸟、兽等)不能进入或取食,毒饵投放在其中既可以长期发挥作用又不会接触土体、水体污染环境,是一种高效、安全和环保的灭鼠装置,是药物投放技术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

毒饵站灭鼠技术最先由美国科学家Howord D.[2]教授于1970年代提出,之后引入中国,于2003年组织四川、贵州和浙江等18个省(市、区)实施了《农区毒饵站灭鼠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项目[2],近年来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区)农区灭鼠中得到广泛应用[3]。

会同县于2012年引进毒饵站灭鼠技术。2015年7月,县植保站主持在广坪镇杨家渡村开办毒饵站灭鼠示范样板,示范面积40 hm2,选用溴敌隆拌稻谷作为毒饵,选用当地楠竹、PVC管制作毒饵站,取得了十分理想的灭鼠控鼠效果。投饵后15~180 d 灭鼠、控鼠效果达80%以上。实践中,针对简易直筒式毒饵站饵料易外泄和雨水易进入的问题,通过改正制作了新型竹筒毒饵站,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1 新型竹制毒饵站的制作方法

1.1材 料

制作材料为内径6~8 cm的当地南竹,14号铁丝(直径2 mm)。制作工具有锯(小钢锯、木锯均可)、老虎钳。

1.2制作方法

1.2.1截取单个毒饵站竹管与挡雨耳 在相邻两个竹节两端距离竹节2 cm处向与两端方向成45°斜角锯断,即获得一个毒饵站竹管材料,包括一个完整竹茎节段(两个竹节及节间)和竹节两端约9 cm长“竹耳”的竹管,竹管长度一般为30~50 cm(由竹材节间长度决定),斜角截取使竹管呈长、短两个面,长面在上、短面下,竹节两端的“竹耳”就成了具有挡雨功能的“挡雨耳”。

1.2.2打通竹节与留挡饵面 下方(挡雨耳为上方)留1~1.5 cm高的挡面不打掉,用来遮挡毒铒站内的饵料外泄,其他全部打通。操作时,先用老虎钳尖端将节中间打通(中间最薄最易打通),再沿着中间打通

的口子四周逐步扩展直到完成。

1.2.3制作固定脚 固定脚作固定之用,可以将毒饵站固定在田间任何投放位置,由拧紧、固定在毒饵站竹段上的铁丝构成。在两个竹节之间、距离竹节2~3 cm处安装两个固定脚,用14号铁丝在指定位置环绕竹段1~2周,在下方(挡雨耳为上方)拧紧至竹段不能转动,然后继续向下延展将两股铁丝拧绞成10~15 cm长的一股即成固定脚,如图1所示。

洪口型为[n、ŋ]尾二分型,根据初步调查,洪口方言中中古咸、深、山、臻摄读作[n]尾,宕、江、曾、梗、通摄读作[ŋ]尾。 例如:

图1 新型竹筒毒饵站结构及放置示意图

2 新型竹制毒饵站灭鼠技术

2.1布放位置

投放位置应选择在老鼠活动频繁的地方,农舍灭鼠重点考虑猪圈房、后屋檐下等场所,农田灭鼠重点考虑田埂、沟边和地角等场所。据徐翔等报道[6],在地处成都平原的彭山县开展毒饵站农舍灭鼠研究,家栖鼠在农舍不同位置的取食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猪圈房(占32.9%)、室外后屋檐下(占21.3%)、仓房、厨房、室外前屋檐下和卧室。据郭永旺等报道[2],害鼠在农田中的分布以田埂为多,毒饵应投放在田埂、距离鼠洞口0.1~0.3 m的鼠道上、田块周围由田边向田中10 m宽的幅度区域等。

2.2布放密度

布放密度根据老鼠的密度来定,农田灭鼠一般0.13~0.33 hm2布放一个毒饵站,鼠密度大的区域多放,鼠密度小的区域少放;农舍灭鼠,根据当地农户居住规模,一般每户布放2~3个毒饵站。

据王玉山等报道[5],在华北平原旱作区(鼠密度大于5%),0.2~0.33 hm2布放一个毒饵站就能起到长期控鼠作用,投饵后1个月、2个月控鼠效果达87%~92.3%。据徐翔等报道[7],在成都平原水、旱轮作区,毒饵站合理布放密度为:一般防制区(鼠密度3%~10%)0.13 hm2布放1个毒饵站,重点防制区(鼠密度10%以上)1个/667m2布放毒饵站。据王朝斌报道[8],农田0.06~0.2 hm2地长期放置一个竹筒毒饵站可将鼠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防效80%以上)。

2.3鼠药、饵料选择

根据贵州省、福建省、浙江桐庐和辽宁凤城等多地灭鼠报道[3, 9-11],当前灭鼠效果好的药剂主要有溴敌隆、溴鼠灵、氯敌鼠钠盐和杀鼠醚等,结合会同县灭鼠实践,同时考虑到长期使用单一的杀鼠剂会引起鼠类的警惕、拒食及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建议选用这几种优秀的灭鼠剂进行交替轮换使用。

2.4投饵补充

在实际灭鼠中,随着害鼠死亡数量的增加,鼠密度会有一个由大到小的下降过程,投饵补充次数和数量要随害鼠的需求来调整,开始多以后慢慢变少。单个毒饵站第一次投放毒饵的数量为20~50 g(急性、毒力强的少投,反之多投),之后按照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的办法补充毒饵,开始阶段隔3~5 d检查补饵一次,之后视害鼠取食情况延长补饵间隔期,再往后每个月检查补饵一次。

3 新型竹制毒饵站的优点

3.1与简易直筒式毒饵站相比

3.1.1挡雨改进 利用竹筒的圆筒形结构,在毒饵站进、出口上方制作了9 cm长的耳状挡雨耳,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毒饵站内。

3.1.2防止毒饵外泄改进 利用竹节的自然阻隔面结构,在毒饵站进、出口两端底部留1~1.5 cm高的阻隔面不打掉,制成具有防止饵料外泄功能的拦挡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老鼠取食活动将毒饵站内的饵料从两进、出口带出的问题。

3.2与不同材质、形状毒饵站相比

在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毒饵站中,竹筒毒饵站更受老鼠青睐,取食次数、取食量位居前列,新型竹筒毒饵站属于竹筒毒铒站的改进型,同样具备害鼠取食优势。据王朝斌报道[4],老鼠对一端开口湾管状、两端开口湾管状、花瓶状、两端开口水泥盒状和竹筒等5种毒饵站取食比较,平原区家栖鼠取食次数、取食量以竹筒毒饵站最高,分别占取食总次数和取食总量的36.2%、39.2%,丘陵区竹筒毒饵站取食次数、取食量居第二,分别为24.8%、24%。据贵州省灭鼠报道[3],PVC管毒饵站、竹筒毒饵站、矿泉水瓶毒饵站等3种毒饵站,竹筒毒饵站取食率最高(投饵后3 d取食率30.6%)、防效最好(投饵后15 d防效83%)。

3.3与露天投药灭鼠相比

3.3.1高 效 毒饵站灭鼠短期(15 d以上)、长期(3个月以上)效果均可达80%以上,短期灭鼠效果与露天投药灭鼠相当,长期控鼠效果是露天投药灭鼠无法比的。据贵州省2003~2008年毒饵站灭鼠总结报道[3],投饵后15 d观察,竹筒毒饵站灭鼠效果为83%,与露天投饵效果84%相当;据王玉山等报道[5],投饵后5个月观察,毒饵站灭鼠效果为86.9%,露天投饵灭鼠效果只有9.1%,毒饵站灭鼠是一种可行的长期控制农田鼠害的方法。

3.3.2节 本 露天投饵灭鼠,投放在田间的毒饵极易受潮霉变而浪费(一般1周内就会霉变),而毒饵站灭鼠,投放在毒饵站中的饵料可以较长时期保存不变质(一般可保存2个月以上),可以减少60%以上的毒饵投放量,大幅度降低了防治成本。据贵州省灭鼠报道[3],毒饵站中的饵料放置100 d后发生霉变的毒饵站仅占4%,毒饵站灭鼠与露天投饵灭鼠比节省投饵量70%。

3.3.3安 全 毒饵站灭鼠,投饵放置在长30~50 cm洞式结构的毒饵站的中间,避免人、畜禽、鸟兽等接触、误食,较好地解决了非靶标动物取食中毒的问题,提高了灭鼠安全性。

3.3.4环 保 传统露天投饵灭鼠,有80%以上的投饵进入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贵州省灭鼠报道[3],露天投饵老鼠取食率只有6.7%~13.3%,有85%左右的投饵残留在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毒饵站中的投饵与土体、水体隔离,且能完全实现更换、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非常合乎环保要求。

4 新型竹制毒饵站推广应用前景

4.1适合室内、野外多种害鼠

毒饵站投放毒饵灭鼠,适合害鼠喜欢钻洞取食这一重要习性,害鼠取食次数多、取食量大,灭鼠效果好。通过查阅维普网、中国知网等科技文献网上的灭鼠研究、报道得知,无论是农田、山林、草原、村落和城镇等区域应用都能取得优良的防治效果,已经报道应用的害鼠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板齿鼠和黄胸鼠等数十种以上,尚未掌握有不适宜应用此技术的鼠种的报道。

根据会同县植保站调查,该县农田、山林等野外害鼠以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和黑线姬鼠为主(占80%以上),村落、城镇等家栖害鼠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占80%以上),全县境内鼠害发生区均适合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

4.2制作材料广泛、成本低

会同县及周边地区南竹资源丰富,全县80%以上的村都有分布,为竹筒毒饵站制作提供了十分丰富、便利的材料来源,并且价格便宜,按当地南竹市价计算,制作一个竹筒毒饵站用材仅需1.5元(包括铁丝),而且可以连续多年使用,分摊成本更低。

4.3灭鼠技术操作简单易推广

新型竹制毒饵站属于毒饵饵站中的一种,其灭鼠技术与传统露天投药灭鼠相比区别有3点:一是需要制作毒饵站(后者不需要),二是鼠药(毒饵)投放在毒饵站内(后者直接投放在地面上),三是需要根据害鼠取食情况补充毒饵(后者要达到灭鼠效果也需多次投放毒饵)。比较之下,就是多了毒饵站制作这一项,其他工序如用药、配制毒饵、投放毒饵等基本一样,而毒饵站制作非常简单,家家户户都能制,总体说来,毒饵站投饵灭鼠技术操作简单,易掌握,易推广。

4.4经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好

4.4.1经济效益 会同县农田常年鼠害发生面积约0.2万hm2,按相邻的贵州省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挽回粮食损失19.5 kg/667m2计算[3],投入成本按8元/667m2计算(鼠药2元,毒饵站、培训、投药工资等6元),粮食价格按2.6元/kg计算,可挽回粮食损失78.9万kg/a,同时减少毒饵用粮0.3万kg/a(按四川南充毒饵站灭鼠减少毒饵用粮0.1 kg/667m2计算)[12],增加收入181.14万元/a。另据浙江海宁2004年应用竹筒毒饵站灭鼠报道,投入成本仅为0.7元/667m2[13],按此计算增加收入更加可观。

4.4.2社会效益 通过毒饵站灭鼠技术推广应用,普及毒饵站灭鼠知识,提高灭鼠水平,有效控制鼠害,会同县30%以上的人口从中受益;鼠害得到控制后,那些因鼠害猖獗而放弃种植的作物可恢复生产,特别是影响最为严重的玉米生产可迅速得到恢复,这对保障该县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4.4.3生态效益 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对人、畜、禽、鸟和兽等非靶标生物安全,既保障了人的安全,又可有效避免畜、禽及鸟类等中毒事故,并有利于保护鼠类天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14];毒饵与土体、水体隔离,较好地解决了鼠药裸投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鼠药对农产品质量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掁铎,吕跃星,王 君.毒饵站灭鼠方法及注意事项[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162-163.

[2] 郭永旺,王 登,施大钊.我国农业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控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2013,39(5):62-69.

[3] 金 星,杨再学,刘 晋,等.贵州省毒饵站灭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07-111.

[4] 王朝斌,袁春花,罗林明,等.家栖鼠对5种类型毒饵站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2003,14(3):190-191.

[5] 王玉山,田家祥.毒饵罐控制农田鼠害效果试验[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4(6):431-433.

[6] 徐 翔,蒋 凡,尹 勇,等.毒饵站农舍灭鼠最佳放置位置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0):35.

[7] 徐 翔,王朝斌,蒋 凡,等.农田不同鼠密度最适毒饵站放置密度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5):34-35.

[8] 王朝斌,蒋 凡,郭 聪,等.竹筒毒饵站农田灭鼠效果观察[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10):31-32.

[9] 庄家祥.福建省农田鼠害发生规律与毒饵站灭鼠技术应用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4,(10):29-31.

[10] 王华弟,陈军昂,徐 云,等.6种常用杀鼠剂对农区害鼠防效试验及推广应用[J].植物保护,2008,34(1):148-151.

[11] 杨 林.辽宁凤城地区农区鼠害化学防控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2] 彭昌家,白体坤,丁 攀,等.南充市农村毒饵站灭鼠技术及应用成效[J].植物医生,2015,28(3):51-52.

[13] 程勤海,马利萍,陆志杰,等.竹筒毒饵站农田灭鼠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7):69-70.

[14] 张小燕.钦 北、钦南区毒饵站控鼠技术示范推广实施与成效[J].广西植保,2009,22(4):27-29.

(责任编辑:肖彦资)

A New Deratization Technology of Bamboo Tube Poisonous Bait S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LIU Zhuo-jun1,MIN Hai2,YANG Xiao-yuan3
(1.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in Huitong County, Huitong 418300, PRC; 2.Wuhan Fengle Seed Co.Ltd, Wuhan 430074, PRC;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Huitong County, Huitong 418300, PRC)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a new type of bamboo tube poisonous bait station with functions of rainproof and preventing the leakage of poisonous bait, which was invented in the practice of poisonous bait deratization technology.It expounded its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and came up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it had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cost saving,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was of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new bamboo tube poisonous bait station; deratiz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刘卓君(1981-),女,湖南会同县人,从事技物相结合的植保服务工作,研究方向为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收稿日期:2015-10-12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11.009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5)12-0029-03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