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审美文化探析
2015-03-11帖译帆
帖译帆
网络艺术审美文化探析
帖译帆
网络艺术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在丰富艺术种类、创新艺术形式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除此之外,网络艺术的发展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大众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方式,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审美特点,对当今美学理论的影响不容小觑。
网络时代 在线空间 网络艺术 审美体验 虚拟审美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闯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为这个时代注入了一股新的鲜血、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为这个世界“美”的享受开辟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开放的空间。然而提到“美”,最直观的感受便来自于“艺术”这一创造美、展现美的精神文化,可以说,互联网时代所催生出的网络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在地域、材质、内容等诸多局限,将图像艺术、文字艺术、音乐艺术、设计艺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受并存的审美体验,并开始真正的活跃于平民大众的生活之中。
在互联网还未曾出现时,艺术由于它专业的技术要求,高难度的表现手法,以及受众崇拜式的审美期待与特定的社会功用,使其最后脱离大众成为高拔的精英艺术。因此,相对应精英艺术之下的审美必然是少数人的审美,即那些真正通过作品实现与艺术家心灵沟通的接受主体的审美,这些人往往多为知识精英,有着高于常人的文化积淀,再加之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使得审美一度成为一种高不可攀的精英活动。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困境,从凭借网络这一新兴媒介传播的经典艺术作品到真正利用数码技术、用计算机制作的互联网艺术,短短几十年,“艺术作品”与“审美活动”这样的字眼在大众生活中变的不再陌生,审美活动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而进入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可以说网络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审美文化的排他性与地域性。
网络艺术的盛行,在改变传统的艺术存在形态之余,更对经典的审美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方面,网络艺术审美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方式,即虚拟审美。这是由于在网络艺术中,数字化、符号化的自由组合是网络艺术形成的根本,而将原本实在的艺术作品数字化处理,拆解为相应的数字代码,再将这些数字代码重新组合形成拟真的虚拟形象,使其在外观上与现实之物相同,或将数字代码自由编排,创造出新的形象,成为新的艺术作品,但究其根本,通过网络创造出的艺术都是以虚拟形象代替传统艺术中的现实形象而实现的,因此连接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纽带本身就是虚拟的,也就自然出现了虚拟审美体验的新范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艺术创造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它与现实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线空间里,所有参与审美活动的网民都可以利用网络独有的特性创建个人身份,更改个人信息,也就意味着在这样的空间里,网民通过匿名登陆后,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单位,所能面对的也都是其他陌生的身份,因而在抛开人情世故、虚伪面子等现实武装后反而更容易将自我的感受以及对世界的宣泄表现在网络世界中,所宣泄的世界也因此更为真实。我们说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本身就是对情感的表达,因此利用艺术来凸显的情感也更显夸张。不同角度及环境下的艺术创作经网络媒介高速、全面的传播后也在激发创作灵感、丰富作品形式、揭示客观真理等方面起到了传统媒介所无法代替的作用。例如不同恶搞版本的蒙娜丽莎的画像,在这幅世界名作之上,网民的欲望经数字化的表达,早已形成千姿百态、形形色色的“蒙娜丽莎”,虽然其创作远远达不到原作所带来的美感,但却能一针见血的反映或讽刺这个时代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让人过目不忘,引人反思。又如对于经典音乐的改编,把古典的创造为流行的,从单一的音乐结构到多元的音乐样式,无不是对艺术种类的扩充与丰富。
此外,另一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方面则体现在创作者与欣赏者间的关系上。传统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与观众所呈现的关系是互为两极、互不干预的,即艺术家用自己的情感创作,观众用自己的认知接受。而在线艺术打破了这一僵局,这里的欣赏者不再像从前一样,只能看到艺术家们创造出的艺术成品,而是可以自由地参与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欣赏者的反馈修改、重塑自己的作品。以网络文学为例,它可以说是最易实现艺术人人参与、艺术人人平等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反映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关系的一个艺术门类,一部小说、一篇文章一经发表至网络空间,它的续写甚至改编就变成了所有网民的权力,而网民的反馈也成为原著灵感的重要来源。无论是对经典艺术的解构与重新塑造,还是对当代网络文学的无限修改与编撰,在线空间的艺术作品能够时刻被广大网民所关注,并用他们不同的生活经验与审美方式对其进行“悉心照料”,可以说,这样的艺术创造及参与方式便注定了网络艺术的永久生命与无限活力。而这种交互共享、关系相融的创作方式也成为区别网络艺术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依据。
然而,这种生气蓬勃的美好景象都是建立在相当大一部分网民对其的关注上才得以实现的,试想一部作品失去了大家分享的兴致,哪里还谈得上参与的热情,更不用说体味它所表述的情感与独到的韵味。但是随着信息量的骤然剧增,随着影像资料、音乐、文本内容的大量饱和,如何能有效攫取受众的关注,获得足够的点击量,已经逐渐变成了网络艺术创作者们的首要任务,带有冲击力的视觉图像以及敏感字眼的使用,在赚取关注度的同时也牺牲了艺术所应传递的本真意义。如果说实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美好愿望值得向往,值得每一个人都沿着艺术家前辈们开辟的道路上前行,最终实现艺术的大繁荣将是人类的盛大狂欢,但在当今,社会还未达到如此文明之时,艺术还未有所高成就之日,艺术家乃至艺术创造者们理应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正如那句“拓荒者在孤独中死去”便是对艺术家伟大贡献作出的精准阐释。
与此同时,另一问题也在网络艺术的发展下日趋凸显,即由此产生的审美方式与审美体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将这样的审美定义为“后审美范式”,而这一定义又主要来源于波德里亚所揭示的“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在他看来,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流通复制、符号代码盛行、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中,电脑网络便是筑造仿真世界的有效工具,它的形成经历了从纯化自然到人化自然,从人化自然到符号化自然,最终形成“第二自然”的过程,在线空间里的“第二自然”只是一种“拟像”,这种“拟像”可以无限复制,虽然其在外观构造上可以复制的毫无出入,但复制品早已不是真实物体,这便是“后现代”的本质特征,它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审美习惯。传统艺术的审美其体验者的感受是当时当地的,他们所面对的实实在在的物,而网络艺术欣赏者的感受则是对“类像”的想象,是“物”的数字化复制,因而审美中的感觉参与要素并不完整,也就无法体验情绪的真实感,无法获得情感共鸣。
此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数量的急速膨胀,加之符号与数字化阅读空间的便利,图像的传播早已超过了文字传播的份量,打破了自古以来以文字为主要文化输出方式的格局,因此,有人说互联网使得当代文化进入了“读图时代”,这种说法并不无根据。以文学著作为例,古典时期的经典著作在当代被各种图像印刷版本所代替,究其原因则是为了更有效的吸引受众眼球,事实确也如此。对于同一艺术作品,图像呈现在信息容量以及接受时间等方面明显大于文字,这是由于在初级直觉中,视觉效果远远强于语言思维,但它永远无法像文字一样表达出它背后深刻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含义,长此以来,受众便会逐渐丧失理性与知性思考判断的能力,使得阅读逐渐趋于平面化、平常化,思维简单化、幼稚化,还会导致平庸崇拜的盛行与审美能力的降低,使文化消费最终成为视觉消费,使人们逐渐习惯于无深度的审美体验。虽然无深度的审美方式不能完全归咎于互联网的到来,但不得不承认,网络时代的出现加剧了快餐式的大众审美消费,加速了后现代主义审美的进程,更使情感这一因素在审美体验中更具浅层化、平面化等特征。由此导致的泛审美交流意识也会将心理欲求作为唯一的审美追求,而拒绝挖掘其背后隐含的任何具有深层意义,那么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审美也就不复存在、艺术价值更无从体现了。
因此,在积极建设现代文明,加速创造网络艺术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艺术与审美的关系,重新体味经典艺术作品所赋予的炽热情感与鲜活生命力,重新认可艺术为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所做的无价贡献。这样的审美修复并不只是艺术家们的责任,更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同时,对于青少年艺术史的教育也应被重新重视,提上日程,这样才能有益于丰富学生的审美趣味,充实他们的审美认知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教导他们有效的鉴别艺术的价值,区分作品的好坏,从而为经典文化的传承以及世界艺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1]李益.网络艺术审美特性探微[M].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2009.
[2]徐宏力.网络文化与审美退化[J].文艺研究,2006(8).
[3]王亮,朱费伽.论网络审美的特色与本质[J].探索思考,2011(5).
[4]郭鋆.网络审美文化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
[5]杨继红.网络文化对传统艺术与审美形式的影响[J].剧作家,2010(6).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注:本文系江苏省 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网络文化时代大众审美趣味的嬗变,编号:CXLX13_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