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五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异同

2015-03-11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教授教材

蒋 颖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试论五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异同

蒋 颖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已成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主要课程。可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对于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在此,希望通过分析五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的异同,来看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前景。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比较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是生产力”已逐渐被更多人认可。而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科学学科的组成部分和方法论范畴的一个分支,也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是用于解决教育问题、指导教育行为的程序。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意义,所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必定要依靠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强化,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方法来进行教育研究。

本文试将五本教材——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维尔斯曼所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进行大致地比较和分析,并浅述这些教材对该门学科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序的比较

序是介绍或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和写作意图。通过对这五本书序的比较,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编写该书的目的。

在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序言中,作者强调了该书主要是介绍教育研究整个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方法,淡化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其作为“工具性”的特点。

裴娣娜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序言中就写道,该书是试图在总结我国丰富的教育研究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研究方法科学体系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是针对教师专业化而编写的教材,它是新一轮课改这一大背景下的产物。该书是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为在职教师进一步专业化提供一套学习的资源。

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参考用书。从这本教材的序言中可以看出,该书体现了以学术性为主,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并吸收了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维尔斯曼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开篇是译者的前言。在前言中,译者强调该书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到当今正在被广泛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研究方法,层层演进,是一部登堂入室之作。

从上述教材的前言中可以看出,每本教材都有其编写的明确目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编者,都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的结合。同时,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强调共性与个性、系统性与权变性的结合。

二、目录的比较

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能让人一目了然地获悉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同时,也方便读者快速找到想要阅读的内容。比较这五本教材的目录,可以大体得出各自不同的编排结构以及内容上各自的侧重点。本文根据五本教材的目录进行了逻辑体系的归纳,如表1所示。

表1 五本教材目录逻辑体系的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五本教材的编排大体是按照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的研究脉络与体系。孙亚玲教授和裴娣娜教授的编排能够让学习者理解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为什么要做教育研究及怎么做等过程,能全景式地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陈时见教授也注重方法体系的构建,强调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性,并且加入了一些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理念和技术。比如,陈教授引入了“教育研究范式”的内容,强调了研究的过程性。潘懋元教授的教材作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用书,则更强调了高等教育的研究特色,加入了高等教育研究趋势、规范和创新、高等教育研究评价的内容,突出了学术前沿,兼顾实际操作。维尔斯曼的教材逻辑严谨,概念清晰,教育研究方法有全面的鸟瞰,能够帮助学习者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研究思路。在教材的最后,除了陈时见教授是安排了后记的内容外,其余的四位编者都是安排了参考文献,孙亚玲教授和维尔斯曼加入了附录的内容,孙亚玲教授、裴娣娜教授和维尔斯曼还加入了教育研究的术语,它们都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对这些内容进行掌握。而维尔斯曼则将参考文献分别安排在了每一章节的后面,这一点能够帮助阅读者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和搜寻相关的文献。

五本教材中的一个新颖之处在于,孙亚玲教授引入了教育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及SPSS操作。教育统计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与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的产物。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对资源、数据的信息化处理也日益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这章内容将对学习者科学地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有所帮助。

三、内容的比较

(一)概述部分

每本书的开篇都有该著作的概述或是绪论,只是各自的重心和表达方式不同,各有千秋。概述,顾名思义就是大概地叙述,是对文章或是事物的一种概况。表2即是对这五本教材概述部分的比较。

表2 五本教材概述内容的比较

首先,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每位编者首先都对教育研究方法做了定性,即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或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每本教材最基础之处,必不可少。如果缺少了理论源泉,就难以开展接下去的实践。潘懋元教授还加入了高等教育研究问题域的内容,使理论更紧密地结合了实际的应用。

另外,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也是这五本教材的共同之处。只有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才有利于研究者更具方向性、目标性地开展某项研究,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在这五本教材中,孙亚玲教授通过表格的形式,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列举了教育科研的类型,可以较为直观清楚地了解各分类标准下的类型及其含义。

在这五本教材中,只有孙亚玲教授和裴娣娜教授在概述部分加入了教育科研的发展历史。我们经常说“以史为鉴”,意味着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进行当下的实践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我们认为,更为熟练顺利地掌握一门学科、一种方法,了解该内容的历史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孙亚玲教授在概述部分还增加了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内容,这与陈时见教授在概述部分中设计教育研究的准则这一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对较为科学的方法的描述和被普遍接受的准则的介绍,使得更好地应用教育研究方法来指导实践。而潘懋元教授则把方法论的内容放在了下一章节单独进行讲解。

(二)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在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要进行一些教育研究来解释教育现象或解决相应的教育问题。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它仍然遵循着一般的认识规律。下面本文仍是通过表格的形式(表3),来展现各本教材对教育研究一般步骤的描述。

表3 五本教材教育研究一般步骤的比较

从总体上来说,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都是遵循选题——研究——总结这条主线展开的。在确定选题之后,五位编者都把查阅文献作为教育研究的第二个步骤。孙亚玲教授把它命名为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陈时见教授则把这一步骤细分为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和撰写开题报告。两位教授并不单单把这个步骤停留在文献这一静态的层面上,而是对相关文献进行整合综述,积累相关的事实依据,为实践做更好的理论奠基。

有了理论依据之后,下一步就是制定研究计划或是进行研究设计。裴娣娜教授在这一步之前还进行了理论构思,形成理论假设,根据假设来设计研究。

在研究设计完成之后,五位编者的研究步骤就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孙亚玲教授在研究展开之后,对研究先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研究并形成科学抽象与假设,即初步的研究结果,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完成研究成果的撰写。从表格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孙亚玲教授和陈时见教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检验和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才能判断它的效度和信度,因此,这两位教授的研究步骤较为严谨。裴娣娜教授在分析研究数据资料后,也对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最后形成研究成果并做了表述和评价。通过评价,能够科学地指导科学研究,并将其推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在潘懋元教授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中,潘教授更强调研究的方法,对研究的步骤只是遵循了选题——研究——总结这一主线,对于初学者来讲更为简洁明了。维尔斯曼则侧重了数据的测量、搜集与分析,更为客观和科学地来得出研究结论。

通过对五本教材研究步骤的比较,我们首先意识到的是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研究的质量。同时,在设计和进行研究之后,做一些相关的研究检测也是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培养研究者的缜密性思维。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研究最后都是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表达,所以,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也是一门学问。一份系统的研究报告能更完整地陈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意义,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教育研究方法

比较这五本教材的核心就在于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好的教育研究方法能够对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教育研究带来巨大的帮助和理论指导。表4,即是对这五本教材的研究方法的比较。

表4 五本教材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较

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具体详细的。他将其细分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并列举了几种普遍的方法和技术。关于教育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分法。总的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大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其中,定性研究包括了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研究则包括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相对于国内四位编者的研究方法分类,维尔斯曼的分类则比较新颖。除了与四位编者共有的研究方法之外,还加入了人种学研究。目前,人种学也日益引起教育研究者的重视,这一方面源于学术界对人种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种学是解决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也可能是唯一方法。

结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研究经历了逐步恢复到快速发展再到广泛普及这三个阶段。其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是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诸多教育学家通过自身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以著作的方式,直观科学地编排了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体系,帮助学者更为完整、高效、系统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同时,随着教育科学研究正朝着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教材也为我们在具体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3]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6版)[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6]徐建华,张天雪.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责任编辑:胡安波)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s become the main course that postgraduates of education should master. Therefore, textbook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have a great instructional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 this related major. This thesis tries to make a comparison of five textbook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so a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 textbooks; comparison

2014-10-27

蒋颖(1990-),女,浙江宁波人,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40-034

A

(2015)01-0025-05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教授教材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纺织科学研究
刘排教授简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