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气象学译本和专著的传入研究
2015-03-11杨林聪赖闽苏单显阳
杨林聪,赖闽苏,单显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近代欧洲气象学译本和专著的传入研究
杨林聪,赖闽苏,单显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鸦片战争后,出于资本扩张、市场开拓和军事活动的需要,欧洲列强开始向中国输入近代气象科技知识。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近代欧洲气象学译本、期刊以及专著的传入。大部分欧洲天文气象知识的传人后,气象知识和仪器在军事、农业等领域的普遍应用,大大提升了中国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中欧气象科技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气象事业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欧洲气象学;译本;期刊;专著;传入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N-gram的多语言共存文本复制取证研究”(61173142)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级项目“江苏省3A级以上景点导游词汇编及翻译”(201410300211)。
一、引言
随着文艺复兴后近代科技革命的开展,气象学在欧洲得到蓬勃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着近代欧洲学科体系的成熟,气象科学从地学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1]-[6]。随着洋务运动思潮的兴起,欧洲科学技术陆续传入中国,欧洲近代气象理论知识、气象观测技术等随之进入中国。其中,大部分欧洲天文气象知识、气象学译本和专著通过传教士和国内学者们的翻译出版工作而得以传播,而气象仪器在军事、农业等领域的普遍应用,大大提升了中国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7]-[11]。
二、近代欧洲气象学译本和期刊的传入
1800年之前已有传教士将欧洲近代气象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如明朝高一志的《空际格致》一书,有学者认为书中专论的天文、气象、地理学、地震学等地球科学知识是“高一志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欧洲气象知识”[12][13]。19世纪70年代前期,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欧洲科学著作,作为教科书被教会学校所采用。这些著作虽然没有教科书之名,但由于这些著作的内容通俗易懂,属于欧洲科学知识的普及性读物,所以被教会当作初级入门读物所采用,作为欧洲科学知识启蒙教科书。
1843年,英国伦敦教会美魏茶、麦都思、艾约瑟、慕维廉等在上海创建了墨海书馆。其中涉及到天文、气象方面知识的有《博物新编》,共3集,英国合信著,墨海书馆1855年出版。《谈天》,共18卷,英国约翰·赫歇尔著,伟烈亚力、李善兰合译,1859出版。
其实在墨海书馆出版译本前,传教士就已有在中国创办一些科技期刊来刊登当时欧洲的科技文章,较为著名的有《遐迩贯珍》月刊,它是由马礼逊教育协会自助出版,英华书院印刷,每期12页至24页,1853年9月3日创刊,1856年5月因主办人事务纠纷而停刊,共出33期,先后由麦都思、奚礼尔和理雅各负责。这里所涉及到的并不是专门介绍气象学知识的期刊,“涉及到气象的只是一小部分”[14]。主要涉及天文气象的文章有:《彗星说》、《地质略论》、《地球转而成昼夜论》等。又如合信的《天文论略》、《全体新论》,玛高温的《航海金针》和《博物通书》,祎哲理的《地球图说》和《地球说略》,以及慕维廉的《地理全志》等。
洋务运动开始后,为达成“自强、求富”的目的,由李鸿章、曾国藩等晚清官员于1865年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不仅是晚清时期大型军工企业,而且是著名的教育和翻译机构。当时它承担着翻译书籍以科技为主,傅兰雅在《格致汇编》中连载的《江南制造局译书事略》,共列出了已出版的译著98种,译完待出版或未译完的译著45种,《江南制造局记》中给出的译书目录是177种。对于所出版的书目,在《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一书中将141种译著进行了归类。但对于《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中给出的141种译书是否完整,有学者提出了疑议并进行重新考证,计得已刊未刊译书241种[15]。其中涉及到天文、气象方面的书籍有:《谈天》十八卷附表,由英国约翰·赫歇尔著,英国伟烈亚力口译,李善兰译出,1859年由墨海书馆出版,徐建寅又把到1871年为止的最新天文学成果补充进去,并在1879年出版;《格致启蒙·天文学》一卷,英国骆克优著,林乐知口译,郑昌棪笔述,1880年刊,译自Astronomy in“Sci⁃ence Primer Series”;《地学浅释》三十八卷,英国雷侠儿著,美国玛高温口译,华蘅芳笔述,1871年刊,译自Element of Geology[16];《御风要术》由上海江南制造局1871出版,全书分两册,主要论述了风雨表的工作原理以及飓风的活动规律等,其中对飓风的一些成因总结和规避方法为近代航海出行提供有效的保证。《气学丛谈》全书由上下两册构成,主要论述了一般气象原理和气象要素以及形成原因[17]。其中颇为重要的是《测候丛谈》,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系统地向中国人介绍欧洲气象科技的著作,对于研究我国近代科技传播历史与气象学地传入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论》由日本井上甚太郎著,由罗振玉译,书中第四至十九节分论气候与手工制造业、工农业、渔林业等行业的之间的关系。罗振玉于1896年创办农学会,倡导大力发展农学,并搜集和翻译了一批欧洲农学著作。他在书中写到翻译此书的原因:“《气候论》虽就日本言之,然可资借镜,故译之以为我邦讲气候学著之先导”[18]。
1904年徐家汇观象台之法国气象家马德賚所著的《上海的气候》,上海新学会社在1907年所出版的《农学全书气象学》,上海中国图书公司在1909年出版的《富强丛书》中的两种气象学书籍等等,《农学全书气象学》是介绍农业气象的数据,它和《富强丛书》中的两种气象学书籍都是中国人译述的大学参考书,此外还有1898年中国人朱开甲和王显理主编、法国传教士贾二,号爱莲的顾问的《格致新报》,它更偏向一种时效新闻,以介绍欧洲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为重要内容,同时,它有读者提问环节,在读者提出的242条问题中,涉及天文气象的就有18条,占到7.4%[13]。
此时气象译本翻译出版逐渐达到高峰。据学者统计,1860-1900年的40年间我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中自然科学162种,占出版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占出版总数的41%,两者合计387种,占出版总数的70%[13]。
三、近代欧洲气象学专著的传入
在气象译本传入引进的同时,气象理论知识的专著也被介绍到中国给国人了解。其中有译自外国人的专著,亦有普罗大众的科普读物,下述几个典型代表。
1、合信与《博物新编》
首先将欧洲的气压观念以及新式气压计、温度表介绍到中国来的是英国医生合信他于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来到中国行医,两年后一度返英,1848年再度来到广州行医,1855年他使用中文编写了《博物新编》一书,详细叙述了气压计的制作方法和妙用,并将当时的欧洲有关气压、气温、空气成分、风的成因等气象科学知识和有关气象观测技术介绍到中国,“对中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引进有着重要的影响”[12]。其中详细的有关气象学术包括:“气压的观念、空气组成部分、气压表、温度表以及风的成因和分级区分”[19]。而在清初时,南怀仁在将欧洲的温度计和湿度计等仪器介绍到中国来之后,却缺少了气压表这一仪器,而气压这一概念和气压表的运用在近代气象科学中又分别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和气象观测仪器。《博物新编》还介绍了一种水银气压表的观测原理。而温度计在此一时期也有了从外形到观测精准度的很大变化。十七世纪中期以后欧洲人发明的水银温度表的制法和原理,这种水银温度表比清初南怀仁介绍来的空气温度表更进步、准确并且更加灵巧方便。
而关于风力和风向,《博物新编》中亦有详细记载。十九世纪中期,欧洲人对于信风、季风和海陆风的原理已有认识,《博物新编》的第一集《风论》中就有提到热力能产生风,以及风等级的区分,原理和十九世纪著名的英国人蒲福氏所创的蒲氏分级表已十分接近。其中的气流斜向西流的原理则是现代所说的“地转偏向力”概念;书中还提及了信风、季风和海陆风的成因。
2、金楷理、华蘅芳与《测候丛谈》
《测候丛谈》是由金楷理口述、华蘅芳翻译的源自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所著的《地理学概论》。《测候丛谈》全书分为四卷,“十分全面地介绍了欧洲气象学原理”[20]-[22],“它也是我国较早翻译的近代气象书籍,它首次将欧洲完整的近代气象学知识引入中国”[23]。合信在手著的《博物新编》中介绍了当时欧洲的气象学术,但只涉及风的原理与一些气象仪器构成原理,不如《测候丛谈》叙述地系统而完整。
《测候丛谈》中介绍的气象学知识主要有水分、大气运动、大气、大气压强和温度。对压强的说明时,提到了一个叫做“空气压力间接”概念,同时,书中列举了近年来欧洲所做的热气球实验,即将热气球升至二万英尺的高度,测量大气情况,并说明了在北半球的不同纬度上根据测量的气压值所绘制的等压线图,这也是在近代传入我国的气象学著作中第一次涉及到了等压线。
书中还提到了“比热容”的概念,这与现代的比热容概念已较为相似。它是用实验方法测出各种物体传热散热的比率数值不同,即各种物体不同的比热容。
书中涉及到又一重要概念:水分,由于大气中的水分作为研究气象理论的重要概念,书中对由大气水分主导的几个重要天气现象进行了分析。它还提到了云的分类,并根据云以及日晕变化来判断风雨,同时还用图示说明水汽的流动。
3、李安德与《地势略解》
“《地势略解》是美国传教士李安德于清光绪十九年用中文撰写而成的”[23],其中涉及到了气象知识理论中关于云状和大气主环流的概念。根据文中的描述,“浮云”就是现在所说的卷云,“叠云”就是现在所说的浓积云或积雨云,“层云”就是现在所说的层云,“乌云”就是现在所说的雨层云。
虽然早在十八世纪时哈得赖即提出他的大气主环流观念,十九世纪时又先后有多佛、毛利、费利尔几人提出的他们的大气主环流观念,但是金楷理和华蘅芳在《测候丛谈》中并没有论及大气主环流方面的问题,而李安德对无定风、贸易风和二极风的解释和现代相似。
四、结论
欧洲传教士所传入的气象译本和专著为国人带来科学的气象知识和仪器介绍;国门的被迫打开让国人的科学思想意识得以解放和提升,从而在根本上认识到建立民族气象事业的重要性。欧洲气象科技的传入为中国建立近代气象事业起到了奠基和助推作用,是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的基石。通过对欧洲气象科技传入的研究,能够为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之外气象科技交流提供可兹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1]张九辰.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中国科技史料,2001(1)
[2]安田朴、谢和耐等著,耿升译.明清间入华耶稣会士和中西文化交流[M].成都:巴蜀书社,1993.
[3]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毕剑横.中国科学技术史[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5]王鹏飞.王鹏飞气象史文选[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6]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3325.
[7]杜石然,林庆元,郭金彬.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8]潘吉星.中外科学之交流.[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9]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冯君.洋务派的近代人才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11]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3325.
[12]杨启樵.雍正帝与郎世宁.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13]刘昭民.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气象学知识[J].中国科技史料,1993(2).
[14]刘昭民.中华气象学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15]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6]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中国科技史,第16卷,1995(2):3-18.
[17]王渝生.华蘅芳:中国近代科学的先行者和传播者[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2):64-65.
[18]温克刚.中国气象史[M].气象出版社,2004:325.
[19]罗振玉辑.农学丛书第1集第2册[M].北洋官报局,1903:187
[20]合信.博物新编[M].上海:上海墨海书馆,1855.
[21]金楷理译,华蘅芳笔述.测候丛谈[M].上海:江南制造局锓版,1877.
[22]金楷理口译.华蘅芳笔述.测候丛谈[M].上海:富强斋丛书,1896.
[23]金楷理译,华蘅芳笔述.御风要术[M].上海:江南制造局锓版,1876.
[24]刘昭民.中华气象学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200.
杨林聪(1965-),女,湖南湘乡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赖闽苏(1990-),女,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
单显阳(1991-),女,硕士研究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