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5-03-11赵排风
赵排风
摘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神圣职责。根据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和目前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转变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变革、构建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驱动;创新人才;素质特征;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95-02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根据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当代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征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的《创造才能》和《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论》两本著作问世以来,创新人才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问题。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纵观中外不同时期有杰出创新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创新的领域不同,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素质特征: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如果有了对辩证思维规律的领会进而去了解那些实事的辩证性质,就可以比较容易达到这种认识。”事实证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科技人才事业的成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牛顿前半生研究自然科学,自发地倾向唯物主义,因而在经典力学以及微积分等方面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后半生却陷入神学迷雾之中,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耗时25年却一事无成。二是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创新活动的过程本身是极其艰难和枯燥的,可能会经历许多挫折。从创新思维的心理过程看,创新灵感的获得通常要经历一个“顿悟”的飞跃。科学研究表明,“顿悟”的产生正是长期不懈进行艰苦探索的结果。因此,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淡泊名利、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挫折失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优良人格特征。三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精神。好奇心往往使人对未知发生极大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未知的动机,从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因此,好奇心是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探索未知,为解决问题而不停地进行思考和创造性研究的人,才能获得创新性成果。四是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现在是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时代,没有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性的创造性人才。五是具有质疑精神,敢于挑战权威。质疑就是对权威的理论、既有的学说和传统的观念等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只有敢于质疑,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六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专”与“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知识结构。除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爱因斯坦从他切身的经历中得出结论: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可以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只有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专”与“博”、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会产生思维的飞跃,达到原始性创新。七是注重实践。实践是启化之源,一定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逐步培养与形成。朱熹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重实践是许多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优良品质。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根据当今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借鉴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中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1.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加上社会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不断进取,成为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把教学活动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把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营造一个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鼓励、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3.进行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变革
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一是探究式、案例式、辩论、讨论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按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进行设计,通过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写出研究报告,课堂汇报,同学质疑,答辩等,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真切地体验科研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改革考试方法,加大辩论、实践及论文成绩的比重。在卷面考核方面,无论开卷考试还是闭卷考试,都要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4.构建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要真正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定要让学生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国外许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上日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杨家福院士曾在哈佛医学院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160个学解剖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不是学理科而是学文科的,这种情况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沿袭了原苏联的教育模式,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不要说文科学生不能学医,恐怕学理科的也只有生物专业的学生才勉强谈得上可以。为培养文理兼备、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实现理工结合、文理交叉。对于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校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首先,请允许我说明我们称之为‘人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有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主要的方法。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成功和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这种我们称之为‘开化教育的传统。”[2]因此,高校应构建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选课制度和考评机制,打破专业限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教师,推广真正的学分制,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构建良好的知识平台。
5.加强实践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学时偏少、资金短缺、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等问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一定要采取具体、系统和有效的措施,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做到两足一重视,即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重视实验室和实践课教学基地建设。在实践教学基地和有关场所,应配置足够的设备并建设一支相应的实践课教学人员队伍。高校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向有关单位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用,也可通过一些项目的联合技术开发、院校和地方共建等,来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要鼓励本科生进行适当的技术研究,积极合理安排学生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及一些学术竞赛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等。对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学校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要强化毕业设计,规范设计管理,在具体的实践和科研活动中,促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团体和科学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要鼓励教师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要加强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问题等,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就可以在学校形成崇尚创新的心理氛围、自由的学术风气,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EB/O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2-11-19.
[2] 吴虹.美国常青藤盟校人才培养理念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7):148-150.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