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2015-03-11杭冬骁
杭冬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从人均GDP不足400元的低起点起步,发展至2012年38420元。与30多年前相比,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需求和资源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产生后,全球经济剧烈动荡,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随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长期隐藏在高增长背后的问题。
第一,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内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这将导致国内产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受到国外的制约,同时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专利,会导致在生产设备上也依赖进口。第二,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粗犷式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三,我国工业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中国以资源和市场换取技术,形成国外具有强大科技实力的公司对中国资源的变相掠夺。
(二)研究意义
面临技术依存度高,环境问题严重和附加值低等问题。中国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构建新的生产体系,达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即经济转型。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了显要位置,说明必须摆脱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转型。
技术创新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只有解决好技术创新的问题,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研究企业创新行为现状,对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帮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创新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综观国内关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发现深入微观层面,以具体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少。本文试图从上海企业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经济理论,实证分析上海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且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报告的前提下提出一些建议。
二、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及问卷来源
现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已近进入了中后期。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进行了上海市“十二五”工业发展执行情况评估。发放问卷调查42份,收回41份,经筛选最终获得的有效问卷为41份。调查涵盖船舶工业,化工业,光伏产业,环保行业,食品工业和航天工业。其中国有企业20家,民营企业8家,外资企业7家,股份制企业6家。企业成立年限平均为28.8年,平均规模为183173万元(以2012年固定资产计算),最小企业为27万元,最大企业为1760000万元。
本文在回顾梳理前人创新理论和实证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特性,设计问卷题项,形成调查问卷。一是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二是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三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四是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并设计了企业开发能力、企业产品升级途径和企业产品升级困难3个主要调查对象。
(二)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统计分析
表1 产品更新升级模式过程中,贵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是怎样提高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调查问卷统计整理。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上海企业产品开发主要有4个途径:(1)增加研发经费,(2)增加技术更新改造投资,(3)引进关键技术人员,(4)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公司的技术交流。其中增加研发经费占比最大,调查的企业中,89.74%的企业采取增加研发经费的方法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可以看出,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研发能力。以企业性质划分来看,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采用增加研发经费这一手段更为普遍,依赖于深厚的国企实力和股份制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广泛,使得企业能有效地利用研发经费为创新服务。其次,增加技术更新改造投资占到所有企业的82.05%。说明上海的企业在开发产品中,对于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仍然比较依赖,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产品升级或更新换代所依靠的力量和资源的统计分析
表3 贵企业借助于什么力量或资源实现产品更新或升级换代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调查问卷统计整理。
在企业产品升级或更新换代所依靠的力量和资源中,上海企业最常使用的是(1)自己的技术力量,(2)与国内科研及院所合作,(3)与别的企业共同攻关。可见,企业实现产品更新或升级换代的因素中,自己的技术力量占到了首位,为87.5%,与之前企业以增加开发能力中以增加研发经费为主的结论相符合。说明了企业技术升级的力量较为单一,没有很好地利用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结果。同时,国内的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并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企业难以采用大学和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成果,这使得中国的创新效率降低。
(四)产品更新或换代过程中的障碍统计分析
从表5中可以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1)缺乏关键技术人员,(2)缺乏资金投入。
表5 贵企业产品更新或升级换代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调查问卷统计整理。
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缺乏资金投入的现象。第一,中国的资本市场欠发达,企业融资渠道比较有限。第二,我国企业的经营利润不够支撑足够的创新支出。
三、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的方法,企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途径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困难。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结论。
上海市企业R&D投入较高,但是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过于依赖引进国外的设备。在实现产品更新或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购买国外专利的份额较大。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应对国际经济风险,而且是不可持续的。企业需要逐渐摆脱技术依赖,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企业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重视人才对创新的作用,建立对人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探索和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联盟关系。
政府的职能应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构造一个利于创新的大环境,建立为企业创新资金需求的融资渠道。深化产学研体系的建设,更紧密地将企业、研究所和大学的职能结合在一起,搭建有效的全国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共同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宗宪,张哲,Michael Song.企业产品创新国际比较研究[J].企业产品创新国际比较研究,2012(8).
[2]周新苗,冷军.后危机时代经济结构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0(5).
[3]马光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三个层面转型——转型期的中国宏观经济体系·产业升级·企业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4]刘亚红.论后危机时代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J].商业经济,2010(20).
[5]毛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理论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1(5).
[6]崔静.企业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