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慢走
2015-03-10
细胞信息记忆素
在人类的创造性劳动中,往往会有一种智慧之光突然闪亮迸发的现象,人们称为“突发机制”,它是人脑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从形象思维的角度来说,叫做“灵感”,也有人叫它为“创造性思维”。这种突发机制是创造力、记忆力、调节力以及人体生命力高度综合的一种集中表演,但要学会欣赏和捕捉到这种一闪而过的智慧,就需要技术了。
灵感是怎么来的?脑神经解剖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都存在记忆素,但右半球储存的信息量是左半球的100万倍,在人脑右半球的皮体可达9厘米长,厚度达到一厘米多,神经细胞里占据了3.5亿根神经纤维,这些密集的纤维,就是遥控人脑右半球配合左半球开展工作的调度员。
但是,当右半球脑细胞在高速运转时,处在清闲状态的左半球因子会不定时“走神”,引诱右半球瞬间出现奇异的想法。当这种想法不利于思考时,我们称为“溜号”;对思考有促进时,它就是“灵感”。
尽管灵感是一种偶然性思维的结果,但它就像基因突变一样,是进化的起始点。
科学上的灵感,就是要我们敢于打破习惯的框框,摆脱它的束缚。灵感的产生是在“想”的基础上,往往可以朝 “荒谬”之处动动脑筋。非欧几何就是这样诞生的。有人认为,欧几里德几何中平行线不相交的“公理”,也许不是一个独立的公理。为了证明它,就有人假设平行线相交,看看将得出什么荒谬结果,结果推导出了一个全新的非欧几何。在本来荒谬的设想中“柳暗花明又一村”,开辟了新的科学领地。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反过来想一想”、“换位思考”、“由整化零或由零化整”等思考方法,这些都是促进创造性思维找到新触点的良方。
一、它是长时间思考及思想达到饱和的产物,即我们常说的厚积薄发。“突发机制”只能产生在某个集中点上。因此,它要求摆脱其他有兴趣的事情,形成一个专一的兴奋中心。
二、“突发机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具有连续思维的特征,一旦被打断就会终止。
三、它往往产生于在紧张之后的某一种轻松阶段。这就是许多科学家都是在清晨有所创造的缘故。
四、在与别人的讨论及争辩中,思维的火花受到敲打,会发出夺目的光彩。它对于工作的过度疲劳、繁琐事件以及噪音,最具对抗性。
总之,它的产生是某种必然趋向与某种偶然因素的结合。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廷德尔说:“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请你把握住创造性智慧的规律,让“突发机制”放出奇光异彩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