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低年级古诗文的朗读策略

2015-03-10成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鑫古诗文古诗

成竹

低年级古诗文短小精悍,充满丰富的想象,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情感的熏陶。但是古诗词距今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唯有“读”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如何引导、激发学生想象、体会古诗文优美的意境,怎样让这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我结合课本中的古诗文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引起共鸣之朗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情绪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关键。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古诗文的朗读指导中,老师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体会古诗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为基础,在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用情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1课《锄禾》,这是一首诗,描写了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诗作。课开始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将图与诗对照,让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农民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对照插图细读课文前两句,读懂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情景,体会农民的辛苦。读完前两句,让学生说说自己心里有什么想法,然后指导读后两句,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我班上有农村的孩子,假期时也曾跟随父母下地劳作,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想象绘画,体会意境之朗读

古诗的特点就是诗画合一,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此,根据诗的内容去绘画,是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用稚嫩的画笔再现诗中的意境,不仅增强了他们对诗的理解,也在涂抹上他们喜欢的颜色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江雪》时,课始我让学生用铅笔勾画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在下着雪花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一位老人,头上戴着雨具,独自在严寒的江面钓鱼。这样便于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展示的意境。然后抓住“千山” “飞绝” “万径” “踪灭”体会在茫茫雪天之间的世界,万物无声;抓住“孤舟” “独钓”让学生想象一幅独钓寒江凄凉的图画。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头脑中就有了画面作为依托,不但读得动情,而且背起来也是言之有物。

三、借助歌曲,曲调吟唱之朗读

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时,通过学生们熟悉的音乐旋律,“借用”在学习的儿童诗歌上,可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经典诗词的意境之美、音韵之妙。有一次,在教学的时候,班上的李鑫同学竟小声地哼唱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正想提醒他上课要专心听讲,突然灵机一动:为诗歌配上曲调也是一种学习诗歌的好办法。想到这儿,我大声说:“李鑫同学为大家创新了一种读书法:曲调吟唱法。我们来欣赏一下。”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红着脸的李鑫有点娇羞地唱完了《静夜思》,掌声再一次响起,同学们的热情逐渐高涨。

“老师,我能用《祖国祖国多美丽》这首歌的调子把《登鹳雀楼》唱出来。”仝韵站起来高举着手喊道。他可是班级的歌唱能手呢!

“我用《找朋友》的调子也能唱出来。”刘中秋挥着手大喊着。

我让这两个学生有模有样地唱,同学们也跟着唱起来,全班再次响起了欢笑声和掌声。

四、借助媒体,合适配乐之朗读

音乐让人沉静,音乐让人入景。利用多媒体,紧扣古诗文内容,选择合适的乐曲配乐朗诵,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韵味无穷,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

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配乐可以是萨克斯曲《回家》。曲中流淌的意境与《泊船瓜洲》有异曲同工之感,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地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在教学《游子吟》一诗前,深入了解了诗歌创造的时代背景。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50岁时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了这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我结合作者当时的遭遇,认真领悟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选用《烛光里的妈妈》作为背景音乐,以时而低缓时而高昂的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的语速反复诵读,然后给他们录制出来。上课时播放他们的杰作,学生听完朗诵录音后,深受鼓舞和激动,一再要求重播。从他们的情绪表现中可以看出,声情并茂的朗诵引起了学生们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总之,古诗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为初入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通过用不同方法教学古诗,学生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言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兴趣更加浓厚,并且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欢

李鑫古诗文古诗
Emerging of Ag particles on ZnO nanowire arrays for blue-ray hologram storage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那一缕阳光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