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会计诚信问题及对策
2015-03-10荣建军张敬洁
荣建军 张敬洁
摘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中个人诚信缺失、会计诚信下滑,坑蒙拐骗、会计造假的例子时有见之于媒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损害会计服务对象的利益,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设公民个人诚信体系,提高会计诚信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会计诚信的概念与内涵、会计诚信下滑的主客观原因及其对策等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诚信 对策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伴随着人类的交换产生而产生,即使在原始社会初期,也存在着信用的萌芽。从物物交换到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背后都有信用的影子。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难以实现,赊销即延期支付的方式应运而生,这样买卖双方除了商品交换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这才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交易。后来,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本身也加入了交易过程,出现了借贷活动。现代金融业正是信用关系发展的产物。银行信用逐步取代了商业信用,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信用形式。总之,信用交易和信用制度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最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成为建立在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信用经济。
二、诚信和会计诚信的概念与内涵
许慎《说文解字》曰:“诚,信也;信,诚也”。诚,形声。从言,从成。信,会意。从人,从言。孔子明确指出:“言必信,行必果。”并强调:“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把信列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宽、信、敏、惠)的组成要素,西汉的董仲舒将信作为“三纲五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早已内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无论是中国先秦儒学对诚信的提倡,宋明理学对诚信的推祟,还是现代人们对诚信的赞赏,都充分说明了诚信不仅仅是预示着一种行为,更折射着一种文化——诚信文化。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并将其作为立信会计学校的校训。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为学院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会计诚信是指在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能对会计信息的产生和会计信息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的会计人员、公司经理层,以及能施加影响的董事会、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CPA)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具体表现就是会计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提供真实、合法、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笔者认为会计诚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个人的诚信、道德和意识形态问题,而是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会计行为是企业行为,不单单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会计诚信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不单单是会计人员的诚信问题。会计诚信的主体是单位负责人。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诚信”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诚信理念比之传统的诚信侧重于“克己复礼”而言,已更强调“互利”和“双赢”。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精神层面的诚信品质上,还应该从会计职业层面上,从现代经济意识层面上理解诚信理念——即“会计诚信”
三、会计诚信下滑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可能,如公允价值计量等会计政策和会计原则的引入,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也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模糊的准确好过精确的错误。公允价值的难获得性和难量化性,它的采用需要会计师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要了解评估、金融资本市场等相关知识,无疑为会计核算加大了难度。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二)主观原因
1.经济利益驱动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资本市场不断上演着财富神话,通过会计造假,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都可能从中获取诸多利益,以实现“多赢”。南京大学会计系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的认识”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调查显示,由于单位领导为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而迫使会计人员造假的综合比例分别为40.3%和55.8%。
2.制度约束失衡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监督主体不到位、制度不完善、造假成本低等,致使虚假会计信息不断产生。现代企业制度致使委托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当这两者的行为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必然造成利益上的冲突,再受制于外部环境如社会的信用制度、监管制度、职业引导制度、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会计造假行为开始会愈演愈烈,会计诚信的下滑就成为一种必然。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大,缺乏威慑力,导致会计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四、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诚信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一项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是健全、修订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鼓励企业披露非财务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加强对现金流量信息的呈报和考核;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针对我国特别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考虑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更加具体,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做超前分析,科学预测,使会计管理制度具有较好超前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是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强化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以预防严惩相结合,督促单位严格执法,做到“三公开制度”:对会计造假的典型单位、典型案例、典型责任人必须公开;建立会计信息抽查制度,对抽查结果必须公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誉评估制度,对评估结果必须公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赔偿制度,使企业或者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加大,从而减少他们的违规动力。实施诚信工程,强化诚信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诚信意识。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建立信用档案,我们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对违反诚信的单位与个人要记录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随时查询,从而增强单位及个人的诚信意识。
(作者单位:荣建军,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张敬洁,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