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偷袭”支付宝始末
2015-03-10
用手机“抢红包”成了马年春节社交的重头戏。“一个微信红包就超过支付宝8年干的事。”微信红包推出数日后,有人便如此评价腾讯此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而马云也将此形容为如同“珍珠港偷袭”。
“二马斗”开出绚丽之花
仅仅借助一个春节,微信红包一夜蹿红,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很多人所知不多。其实,微信红包在2013年春节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内部流行。当时的发送界面,和现在的红包系统一模一样,主要用于腾讯给员工发新年红包。
今年,腾讯把红包推向公众平台,并借助微信社交圈的强大攻势迅速推广,这与阿里公司的强大竞争效应不无关系。为了多抢一块互联网金融的诱人蛋糕,春节前,腾讯和阿里就各自砸出数以亿计的巨额资金玩打车软件。但无论如何,这是要真金白银砸下去抢客户的。
马年春节前夕,一场依托节日的战争悄然打响。
1月23日,支付宝钱包率先添加了“新年讨喜”的功能,用户可通过点击“发红包”和“讨彩头”两个按钮,与通讯录中的亲朋好友互动。
腾讯财付通团队使出奇招应战,短短十天内,把公司内部红包系统开发出公众模式,以一个微信公号的形式,迅速火爆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一鸣惊人,一抢欢腾,支付宝受欢迎程度不温不火,微信红包就这样成为马年春节当仁不让的“当红炸子鸡”。
腾讯此次推出的微信红包,有相应的数额限制,群红包每次限额不超过2000元,定向红包限额200元。不大的数额,还能玩得那么欢畅,对于投融资圈的大佬们来说,玩的是社交,享受的是过程。根据腾讯官方数据,除夕到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
尽管红包的总体交易金额腾讯方面没有披露,但对于微信红包意外大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坐不住了。1月31日,马云在社交应用“来往”上表示,腾讯的“微信红包”如同“珍珠港偷袭”,虽然在短期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春节很快就会过去,让市场长期健康受益才最为重要。
但业内分析,红包发放金额多寡对于微信的实际意义不大。后者通过这一“应景的小应用”捆绑了大量银行卡、积累到了微信支付用户才是真正意图。
攻守移动支付求硕果
马年春节已经渐行渐远,那么,微信红包今年就此打住了吗?
至于以后的日常机制,尽管有一些谨慎人群,已在节后提现后解除了微信支付功能,但伴随着小额理财的需要,微信红包依然会在不同时间节点,发挥其特点与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这一应用的蹿红,腾讯确确实实黏着到了更多“优质客户”。
有人预测,元宵与情人双节,将是2014年春节红包的最后一个高潮。2月14日,支付宝酝酿数月的“余额宝二代”正式出炉。这款号称“预期年化收益率7%”的理财产品,继余额宝后再次赚足眼球。与阿里发力保险领域不同,腾讯则将理财产品切入A股市场。就在同一天,腾讯与银河基金合作的“定投宝”正式发行。
马云在给阿里员工的年终总结中强调,“支付宝钱包需要做的事情是尽快铺开规模,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介入更多线下商家,匹配更多使用场景。”显然,这也正是腾讯正在做的事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一份《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白皮书》预计,3至5年内,网络支付交易规模至少还将有6倍增长,总量将超过20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将呈爆发式增长,互联网巨头全力杀向移动端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鲜有在公开场合“认输”的马云1月29日在其个人“来往”账户上称,“几乎一夜之间,各界都认为支付宝体系会被微信红包全面超越。体验和产品是如何如何地好。尽情地激发着各种未来的畅想以及阿里如何地担心睡不着觉。”
目前,阿里跟腾讯都拥有社交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电商,阿里和腾讯都希望未来打造一个依靠自有支付体系、线下线上一体的生态圈,如果2013年是移动支付元年,那么,2014年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