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宁波段)节点的重要水利工程
2015-03-10陈存瑶
陈存瑶
大西坝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以北约2公里的大西坝村的大西坝河上。据民国《鄞县通志》所载:“十字港为西塘中河支流,自控湖桥至大西坝。”因此,大西坝河在历史上应称为十字港。本文笔者从大西坝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出发,对大西坝相关运河遗产的情况和相关文献对其详细记录进行论述,可供同类工程研究参考。
一、大西坝的地理优越性
从地图上看,大西坝北侧就是姚江,隔岸于小西坝相望,过小西坝,沿刹子港即可直达慈城镇(历史上慈溪县县城)西水门,也可折向慈江,向西直达丈亭、与姚江相接后又可达余姚、上虞。大西坝无疑是避开姚江进入小西坝最近、最佳的地点。
大西坝南侧则是大西坝河,一路向南过高桥与西塘河相接,折向东后,沿西塘河可直达宁波城的西门“望京门”。由此,即可经水门入城,也可沿护城河,转而向南,在南水门折向南塘河,经南塘河可到奉化、台州等地。
众所周知,姚江在宁波三江口与甬江相接,因其外通大海,每天有二度潮汐变化,据《宝庆四明志》载:“大江乘潮多风险,故舟行每由小江。”可见,姚江因自然原因而不便行舟,宁波先民便利用宁波地区河网纵横的特点,改造自然河道,可让宁波城中及以南地区欲沿姚江北上的船只,走西塘河,折大西坝河,出大西坝入姚江,或越大西坝后,过小西坝入刹子港、慈江,就可避开舟船行走宁波至大西坝,乃至宁波至丈亭的一大段姚江航道,达到尽可能让船只绕开潮涌汐流的姚江,而溯上抵达京城。
二、大西坝相关遗产
大西坝对于大运河(宁波段)遗产来讲,其并非仅仅是一处坝址,而是这一带相关运河遗产的总称,为让航运与水利系列遗产的总称,充分说明其历史上的作用与价值,笔者对遗产周边的相关工程作了全面深入的调研,认为大西坝运河遗产应当包含有以下相关信息。
1、大西坝(遗产本体)
大西坝河与姚江相接,坝体便位于大西坝河与姚江的丁字交汇处,现存的大西坝于1958所建,为单孔水泥闸,由电机螺杆控制上下启闭闸板,并与北侧不远的1962年所建的大西坝翻水站相互配合,控制大西坝河水位,以利农业灌溉。闸口北侧另配有电动升船机船闸遗迹,形成完整的水闸、船坝、排灌水站等组成的现代水利工程。然现大西坝河与姚江之间的闸口和船坝,已废为内河与江河的辅助排涝之运口。
历史上的大西坝,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石堰今名西坝,《钱志》谓在四十九都二图”。可见,大西坝原名西渡堰,后改名为西坝,也称大西坝。宋《宝庆四明志》记载:“西渡,望京门西二十里,往慈溪路,管堰洪子,原管一十八名,每名月支和雇钱二贯文。”“逾西渡堰入慈溪江,舟行历慈溪、余姚以至上虞之通明堰,率视潮候。”由此可见,大西坝其建造时间当在宋宝庆三年(1227)前已经建成。淳佑年间(1241—1252)及宋宝佑六年(1258)都曾进行过维修。最初的大西坝是由牛牵引过船的泥坝,后在宋宝佑六年(1258)修筑为石质堰坝,因故有“石堰”之说。因而推断认为,该建筑其建造当为庆元知府吴潜(1195—1262)所修筑,与江对岸的小西坝时间相同,吴公曾任宋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知府时,采取措施,使地方财政大幅增加,对贫苦百姓输纳赋税,减轻人民疾苦。
古坝体经实地勘察,在今大西坝闸以西约百米处,伸向河道成弧线形,由条石砌筑基础,筑形规正,且遗迹两侧河道骤然变宽,由此断定,现闸在迁往今大西坝位置以前,原始的大西坝遗址应在此地,惜已废弃,加之后期改建遗址破坏严重。原址未作考古清理,具体遗址的保存情况不明。
2、大西坝渡
据民国《鄞县通志》所载:“西渡,县西北十一公里,六区高桥乡,滨姚江西岸,为往慈溪要津,《宝庆志》作西江渡。”可见,大西坝渡也称西江渡,最晚在宋宝庆年间(1225—1227)大西坝渡已经存在。
今在大西坝北侧姚江边,有大西坝渡,河岸为水泥砌筑。笔者在大西坝闸门以北的大西坝河入姚江口河道东侧,见有一段由巨型条石砌筑的斜坡,宽约一米,位于水泥坝堤以下,高约二米,长约百米。其外侧还有整齐的木桩排列。可见,早年的渡口遗迹尚存。
现在张家村渡口对岸小西坝南侧河岸可伸入姚江的渡口遗迹,由此可以认定,大西坝渡当年的渡船是来往于大西坝与小西坝之间。
3、西镇桥旧址
现在大西坝闸门以西五百米处,有一水泥桥跨大西坝河,据民国《鄞县通志》所载:“西镇桥,县西北大西坝村,清嘉庆元年重修,为通慈姚二邑之要津。”该桥上部被拆除改建,原桥墩或原桥址处上建水泥新桥,现桥脚墩痕遗仍可见。
4、大西坝古道及凉亭
大西坝村因是通慈、姚二邑要津,因此,沿大西坝河有条古道。民国《鄞县通志》有载:“高桥市至大西坝渡,高桥北行经西镇桥至大西坝渡,渡北为慈溪境。二点三里,为通慈溪要道,昔日杭甬铁路未成,仕贾赴绍杭多出此道。”此古道上仍存有三座凉亭遗迹,其中上凉亭和中凉亭保存尚好,现已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宁波鄞州区登录名录内,并公布为区级文保点。
5、大西坝村及其它遗存信息
据查民国《鄞县通志》地图册,大西坝村位于大西坝河南侧,而今所见大西坝河北侧建筑则为建国后所增建,整个村落呈东西走向的弧线型布局。
大西坝村偏居姚江边,依据历史记载的“舳舻相衔,上下堰无虚日”的大西坝,必定要有一批相关数量的挽船工和管理者长期生活在坝边。宋《宝庆四明志》记载:“管堰洪子,原管一十八名……牛畜原额八头,……宝庆三年,洪子存者一十三名,牛存者一头,舟上下甚艰。守胡榘买牛增人。”可见,在宋代,维护大西坝相关人员接近二十余人。而大西坝村又是通往余慈要道,是一处重要的交通必经之处。村名又得自于村东姚江边的大西坝。由此可推测,大西坝村的形成和发展应与大西坝有着重要的关联。
据村民所称,大西坝村内旧时还有大西坝管理机构旧址,但现已无考。
另有村民称,大西坝一侧姚江岸边原有炮台,与小西坝相呼应,当官船经过,以鸣放礼炮通知对岸做好迎接准备工作,惜该炮台遗迹也已无存。endprint
三、相关文献中对大西坝的记载
根据现有资料和文献记载,目前大运河(宁波段)河道中对大西坝有记录的,如高丽国崔溥《漂海录》、日本国策彦周良《策彦和尚入明记初渡集》、《策彦和尚入明记再渡集》,这三本古籍通过他们个人的经历,详细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明代大运河航路中大西坝古时航道与堰闸情况,潦潦几句简练的文字,却形象地地记录下他们一路感受与沿河风物及时间等。
《漂海录》载,崔溥是在同年正月二十九日下午到达宁波城区的,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日,崔溥这样记载:“棹出北门,门亦与南门同。……至西镇桥,桥高大。所过又有二大桥,至西坝厅。坝之两岸筑堤,以石断流为堰,使与外江不得相通,两旁设机械,以竹编为缆,挽舟而过。”
当时宁波城,仅南门和西门设有水门,而北门并不设水门。另据其日记其它记载分析可以知他坐的船出西门(望京门)后,沿西塘河一直到大西坝村,过西镇桥后,至大西坝,也就是书中所讲的“西坝厅”。
在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嘉靖二十六年(1547)策彦周良先后受日本幕府之命渡海来到中国。他归国后,也分别将自已二次来明朝的所见所闻,以日记体叙分别写成了《策彦和尚入明记初渡集》、《策彦和尚入明记再渡集》。他来中国两次都在宁波上岸,并由宁波北上,而在未得到入京允可前,便在宁波逗留。其中《策彦和尚入明记初渡集》(以下简称《初渡集》)有三段记载宁波的事情值得我们注意,并由此得出宁波城市街巷旧貌与区域风情。
明嘉靖十八年六月十日日记载:“今晨所历过略记焉。西门揭望京二字。盖望北京之义也。出门则有石桥。左畔有小楼。下有石穴门。舟过其下。过石桥五步许而有一门。榜‘保和国脉之四大字。路之左右有无数人家。又行里许而有楼面于南。揭‘迎恩楼三大字。楼前即江流如箭。太监内台官僚舣归船而待。”
十月九日日记中载:“午前知府曹大人休衙官还故里。盖以双亲也。正使及予,两居座,两士官以下。送到西门。舟行迟迟。”
十月三日日记中载:“小雨,斋前御史大人将归杭州。予及居座,从僧二三枚欲送到西门之外。”
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宁波的西门外有一处重要的码头。而这些船只都将要北上,那么可以看出,这些官船从西门外起程后走的最初一段航线,自然和崔溥所走的航线是一致的,即沿着西塘河向西,而后过望春桥折向北,到达大西坝,越坝后进入姚江。而后或直接沿姚江溯流而上,或者到达大西坝后,再越坝走刹子港、慈江、姚江航线。大西坝无疑是这些船只必须途径的第一个堰坝。
《漂海录》和《初渡集》,因其作者高丽人崔溥、东瀛人策彦周良都从宁波坐船经运河北上,书中直接描述了运河的沿路水利设施和景色,因此,这两本书对研究运河航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两本书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大西坝设施,和其成为运河运点的必然性。
四、结语
大运河(宁波段)水利工程大西坝,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运河上重要交通节点,也是历史的必然。其工程的历史价值,不仅是运河(浙东宁波段)的内河航运与外江连接航运的节点,更是阻咸蓄淡的水利堰闸工程,其形成也是自然与人工两重体系结合所成的航路与水系。至今保留下来的古道(含凉亭)、古桥、古坝、古渡等堰坝与渡口等一系列水利与航运工程,其所形成的水路与陆路的交通互补系统,支撑着人们通过水陆两路完成整个大运河交通,如今大西坝的运河遗产的保护将成为浙东运河宁波段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更好地发挥其历史和现实作用,是我们当代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共同任务,希望其继续能成为中国大运河沿线交通的重要节点的典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