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在创伤性休克45例中的应用
2015-03-10梁明旋
梁明旋
【摘 要】 目的:[HTSS]探讨大量输血方案(MTP)在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HTH]方法:[HTSS]选取90例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实验室检查指导常规输血方案治疗,研究组采用MTP,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4h后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变化情况及死亡率。[HTH]结果:[HTSS]治疗24h后,两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APTT及PLT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HTSS]大量输血方案应用于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大量输血;红细胞;冷沉淀;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2-0105-01
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是指患者腹部遭受严重创伤,由于大出血、剧烈疼痛、组织坏死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创伤感染等有害因素作用造成的休克。该病病情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科学措施,很容易造成死亡[1]。临床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方法有止血、补血及中医疗法等。其中,针对性最强的为止血补血,大量输血程序治疗即是该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方案,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者的关注[2]。为探讨MTP在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展开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選取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受伤后2h内入院就医;②排除严重脑外伤、凝血功能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4.4±7.2)岁;受伤到就诊时间(57.3±23.6)min;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18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1±7.9)岁;受伤到就诊时间(58.3±21.6)min;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坠落伤16例,打击伤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到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心电图、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开放2~3条静脉通路,开通静脉后以乳酸钠林格溶液等晶体液维持血容量,然后行输血手术。
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实验室检查指导输血方案及围手术期治疗,入院24h内平均输注红细胞悬液10.5U,平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760ml,RBC:FFB为1.55∶1,4例患者输注血小板,7例患者输注冷沉淀。
研究组:当患者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min,腹腔穿刺证实腹腔脏器出血,符合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初步诊断时,立即提供配合性血液成分,MTP按400ml新鲜冰冻血浆+4u红细胞持续输注,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输注一个治疗量血小板,纤维蛋白原<1.0g/L时输注冷沉淀10U,当患者活动性出血停止时停止MTP,入院24h内平均输注红细胞悬液16.5U,RBC:FFB为1∶1,其中25例患者输注血小板,27例患者输注冷沉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24h后凝血功能及死亡率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Hb、PT、APTT及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两组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T、APTT及PLT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因无法控制出血,研究组死亡2例,死亡率为4.4%,对照组死亡9例,死亡率为20.0%。研究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腹部创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患者大量失血导致休克,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机体供血能力,将导致患者死亡。传统的输血方式在扩充血容量(输入体液和胶体液)后向血液输注红细胞,视情况再输入血浆、冷沉淀、血小板[3]。以往的输血方式救治大量失血休克患者的理念在于尽早补充血液,恢复血液携氧能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量输血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大量输血方案为输血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按照一定的程序输血,能有效减少大量血液制品输入对机体造成的不适,及时恢复凝血功能,在补血的同时关注止血。现阶段大量输血程序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改善程序使之能适用于更广泛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意义重大。大量输血方案相比传统输血,其输入的血液成分比例更优,且准备时间短,对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5]。因此,本研究中使用不同的输血方案治疗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旨在探讨大量输血程序在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治疗24h后,两组Hb无差异,研究组PT、APTT及PLT均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同赖俊浩[6]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大量输血程序能有效改善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挽救生命,减少因休克造成死亡。
综上所述,大量输血方案应用于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改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并能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丁威威,黎介寿.腹部战创伤后的损伤控制性复苏策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4,39(3):180-183.
[2]侯丽.急性创伤性休克155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16):3560-3561.
[3]金平,李子龙,张德峰,等.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影响的治疗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2):104-107.
[4]施芹.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补液速度的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5):3058-3058.
[5]陈信芝,陈涌珍.外科创伤患者术中大量输血特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02-103.
[6]赖俊浩,张翀,胡斌,等.大量输血程序对腹部外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4,29(9):715-718.
(收稿日期: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