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S理论的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以河北临城县为例

2015-03-10翟燕霞

关键词:蓝海县域战略

舒 波,翟燕霞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于BOS理论的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以河北临城县为例

舒 波,翟燕霞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战略管理视角出发并以河北省临城县为例,梳理并评价了临城县旅游资源。借助BOS理论的核心分析工具ERIC四步骤和战略布局,构建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框架以及价值曲线。结果表明,非正规产品和服务要剔除;景区门票价格、重复单一旅游线路、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三项要素要降低;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旅游商品、服务质量与居民态度、旅游地品牌建设与传播、旅游基础与配套设施五个要素要高于传统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标准;情景体验式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与市场、智慧旅游功能对接是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造性因素,也是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在新常态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引领下开拓蓝海市场的关键。

BOS理论;县域旅游资源;价值创新;临城县

一、引言

目前,县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和热点,各县域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并有效整合是县域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的关键。2014年5月,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100个示范点,探索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1]。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强调旅游开发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2]。国家旅游局局长2015年初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515战略”,指明大力开发旅游新业态,掀起了旅游业创新发展的高潮[3]。国家重视旅游业发展并要求各地区在顶层设计层面对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战略予以准确定位。河北省环绕京津,县域产业转型形势严峻,旅游地建设纷纷成为县级政府产业规划的重头戏,各县之间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竞争激烈,旅游产品相似度极高。然而在学术界,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出特色旅游精品项目,实现供求方(旅游目的地)和需求方(旅游者)的有效对接,尚没有丰裕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以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供求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合需求方价值需求关键因素的分析,基于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分析工具,构建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框架,希冀为县域旅游资源创新开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二、BOS理论研究回顾

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理论首先由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提出。BOS理论将“剔除(Eliminate)—减少(Reduce)—增加(Increase)—创造(Create)”(简称为ERIC)四个操作步骤和“战略布局图”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剔除”指的是哪些元素需要被产业消除;“减少”指的是哪些元素应该被减少到产业标准之下;“增加”指的是哪些价值元素需要高于产业标准;“创造”指的是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建[4]。在分析竞争对手情况之后,企业基于ERIC步骤,打破差异化与低成本的取舍关系,构建新的价值曲线。通过BOS理论最核心分析框架战略布局图,可以明晰竞争对手情况,洞察竞争对手的投资重点以及顾客获得的价值,将所有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元素描述出来,形成价值曲线图[5]。该理论提出企业应当摆脱激烈竞争的红海,超越现有的需求,扩展市场边界。

回顾国内外关于蓝海战略的相关研究发现,该理论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层面竞争战略的研究,也涉及到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不仅应用于普适的企业范畴,也在旅游业等专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国外Changsu Kim[6]、Shih-Chi Chang[7]、Jaka Lindi等[8]、Philip C Slocum[9]等人分别将蓝海战略运用在第三方物流系统领域、电子产品的创新管理、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为摆脱激烈竞争的红海市场提供对策。国内学者研究中,邱狄运用蓝海战略分析技术提出了开辟湖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蓝海市场的具体策略[10];刘静艳[11]、鲁虹[12]、阳国亮[13]将蓝海战略工具和技术引入旅游行业,以经济型酒店价值创新内涵为切入点进行反思和分析;黄亮等以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为例,运用蓝海战略为新型景区创新开发指明方向[14];马云驰以蓝海战略为基准,分析旅游市场产品开发策略[15]。总体看,将BOS理论运用到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浅尝辄止。因此,本文尝试将BOS理论运用到临城县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方面,为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实现资源本身价值提供新的思路。

三、临城县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概念持有不同的观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可以称作旅游资源。[16]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文本中,依据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特性、形态等,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种主类、31种亚类、155种基本类型”三个层次。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参与临城县旅游规划及查阅《临城县志》等资料,对临城县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明确旅游资源分类,为实现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做支撑。经分析总结,临城县旅游资源拥有8种主类、29种亚类、61种基本类型,基本类型中包含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达144余项。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临城县旅游资源数量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临城县旅游资源囊括8大主类,建筑与设施、水域风光资源比较突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活动三种类型旅游资源数量相当,体现了临城县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已经达到144种。在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方面,定性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一般体验性评价、美感质量评价以及综合性评价法,综合性评价法主要有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综合评价法[17]。为避免前两种方法的主观性,本研究主要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综合评价临城县旅游资源。选取临城县15项主要旅游单体(主要为省级以上旅游景区景点),并邀请地理学、建筑学、艺术学、旅游学等多位研究专家对临城县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合笔者实地对临城县旅游资源的调研,最终对临城县旅游资源品质以及等级做出总结。评价结果如表2。

表2 临城县主要旅游资源评价表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标准文本,评价得分大于90的旅游资源级别属于五级旅游资源,分值为75—89之间的旅游资源属于四级旅游资源,总分在60—74之间的旅游资源属于三级旅游资源。选取的15种临城县旅游资源中,五级旅游资源4项,天台山、崆山白云洞、普利寺塔、邢窑博物馆,属于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旅游资源7项,属于优良旅游资源;三级旅游资源4种,属于普通级旅游资源。可见临城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综合结合在对临城县进行旅游产业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目前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旅游资源开发理念滞后,依旧停留在“小旅游”时代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中,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景观、大区域的旅游发展思维,未迎合目前“互联网+”及“众创时代”风浪的发展趋势。第二,旅游配套设施重复建设,尤其体现在农家院的建设与经营上。第三,在泛旅游业态不断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实践背景下,临城县旅游业发展仍然以传统业态为主。这就要求临城县借鉴其他县域旅游发展成功模式,多方面做出战略选择。

四、基于BOS理论的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将BOS理论思维模式融入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中,首先需要确定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成功的关键要素,同时坚持特色开发、择优开发、多元开发、联合开发的原则[18],借助于ERIC四部曲对四类因素进行战略定位,建构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的战略布局图。

(一)基于BOS理论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成功关键因素选择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开发包含建设和完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培训能够胜任专业工作的旅游服务人员四个方面[19]。从旅游者角度考虑,首先需要确定旅游者价值感知关键性因素,这些因素也是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成功的落脚点。黄燕玲等提出自然风光、乡村风貌、民族风情等是提升少数民族农业旅游地吸引力的关键因素[20];乌铁红等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研究旅游者感知态度[21];白凯等以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得出旅游地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者行为意图的主要因素[22];黄炜等从顾客感知角度探讨民俗旅游产品创新[23]。另外,旅游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和在线旅游的不断发展,也是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予以拓展和考虑的关键因素。

结合前期学者对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旅游资源评价维度以及现阶段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笔者认为县域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主要包含资源本身三大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体可分为旅游产品价格(包括景区价格、旅游购物品价格)、旅游产品与县域特色组合创新程度、配套设施完备性(包括交通条件与设施、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旅游地品牌知名度、旅游服务与居民友好程度、旅游业态选择与市场定位、现代旅游技术应用程度几个方面。

(二)基于BOS理论构建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的战略布局

基于关键成功要素,结合临城实际调研情况,根据BOS理论构建临城县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框架(如图1所示)。

1.剔除(E)

临城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乡村之间的互惠合作性、旅游规划项目的合理性、农家乐建设的标准性、服务水平的优质性均对县域旅游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旅游购物商品和娱乐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县域旅游发展链条。针对上述六方面要素存在的问题,强力进行剔除与完善。整治乡村旅游发展市场、把控旅游规划项目建设、提升农家乐建设标准、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准、剔除不正规娱乐场所、管理无明码标价的商品销售等。比如,南沟村和驾游村要在优质乡村资源的基础上,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引领下,做优做美乡村旅游。

图1 基于BOS理论的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框架构建

2.减少(R)

为迎合休闲时代旅游者体验参与的需求,以及大数据背景下旅游者自由定制的趋势,减少自然观光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增加互动参与型、时尚前卫型旅游产品;减少重复单一的旅游线路,借助大数据,重构多元的精品旅游线路;减少景区对“门票经济”的严重依赖,通过发展周边相关的服务产业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比如,崆山白云洞与周边景区天台山、岐山湖、小天池可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在资金、信息等方面互通合作。另外依靠赞皇县障石岩知名度,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周边旅游市场,提升临城县旅游景区的影响力。

3.增加(I)

增加新的价值元素主要是做好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旅游购物商品、服务质量与居民态度、旅游地品牌建设宣传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将核桃文化贯穿全产业链,绿岭核桃生产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通过核桃采摘园区绿廊、绿道的建设,游客体验参与性项目的丰富,借助核桃文化节的举办与绿岭核桃天猫旗舰店的上线,全力提升绿岭核桃的品牌知名度;借助于网络营销,提升传播影响力,扩展市场辐射力。另外做好邢窑文化的挖掘,将村落与邢窑文化遗址串联起来,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借力赵云故里传说故事,对普利寺塔、云通寺等进行整治,丰富文化活动。旅游特色购物方面主要做好核桃系列产品、柴鸡蛋、野猪肉、民间石雕以及石版画;另外要提升居民服务意识和友好态度,做好公路、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4.创造(C)

创造的价值元素主要从情景体验式旅游产品、新业态和新市场进入以及智慧旅游功能对接三个视角探讨。在泛旅游业态不断冲击旅游市场的背景下,在“互联网+旅游”火爆探讨的影响下,在创新思维持续活跃的众创时代,临城县县域旅游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利用大片荒地,建设汽车营地、郊野木屋等,也可考虑开发山地越野项目以迎合旅游者体验参与性需求;此外,探索“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业创新驱动,鼓励大众旅游创业活动;不断优化景区管理平台、微信购票、景区人流检测系统等智慧旅游建设,利用微视频等方式做好智慧旅游宣传。

(三)基于BOS理论的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战略布局图

在以ERIC为引导构建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框架基础上,得出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曲线图(如图2所示):在价值曲线图中,横轴显示的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竞争和投资所关注的主要因素,纵轴显示的是旅游者从要素中得到价值的高低,效用越高越需要重点开发。因此,可以看出临城县在旅游资源开发创新中,非正规产品和服务要剔除;景区门票价格、旅游线路、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三项要素要降低;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服务质量与居民态度、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宣传、旅游基础与配套设施五个要素要高于传统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标准;情景体验式旅游产品、旅游新业态与市场、智慧旅游功能对接是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造性因素,也是实现蓝海战略的关键点。

图2 基于BOS理论的临城县旅游资源开发创新战略布局图

县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临城县域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进行统计和类型分析。根据BOS理论中的ERIC步骤为临城县域旅游资源开发摆脱红海残酷竞争,迈向广阔蓝海疆域提供基本方向和思路。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展开研究,尚待于其他学者继续进行扩充并从其它视角扩展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理论。

[1]苏宝瑞.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手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今年将创建35个示范县100个示范点[N].农民日报,2014-05-10(04).

[2]何春.生态文明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论坛主办[N].中国旅游报,2014-07-16(01).

[3]戴斌.从旅游经济运行看“515战略”效应[N].中国旅游报,2015-04-01(11).

[4][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吉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许婷,陈礼标,程书萍.蓝海战略的价值创新内涵及案例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54-58.

[6]Changsu Kim,Kyung Hoon Yan,Jaekyung Kim.A Strategy for Third-party Logistics Systems:A Case Analysis Using the Blue O-cean Strategy[J].Omega,2008,36(4):522-534.

[7]Shih-Chi Chang.Bandit Cellphones:A Blue Ocean Strategy[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0,32(3):219-223.

[8]Jaka Lindi,Mojca Bavda,Helena Kova i.Higher Growth through the Blue Ocean Strategy: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Policy[J].Research Policy,2012,45(5):928-938.

[9]Philip CSlocum,Frank Papa.Envisioning a GlobalRole for Osteopathic Medicine in the 21st Century:Using Blue Ocean Strategy to Promote Osteopathic Health Care as theWorld's Leader in Healthcare Education and Do it More Efficiently,Effectively and at the Lowest Cos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pathic Medicine,2014,17(1):38-42.

[10]邱狄.基于蓝海战略的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1]刘静艳.从“蓝海战略”反思本土经济型酒店的价值[J].旅游科学,2007,21(1):35-39.

[12]鲁虹,张徐秋荷,葛玉辉.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经济型酒店蓝海战略特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6):10-13.

[13]阳国亮,陆焕玲.如家快捷酒店成功领跑的蓝海战略分析[J].旅游论坛,2011,4(2):87-90.

[14]黄亮,王宝平.基于“蓝海”的新兴景区发展战略研究——以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0(10):535-538.

[15]马云驰.基于蓝海战略探析老年旅游发展新路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6-8.

[16]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

[17]陶卓民,林妙花,沙润.科技旅游资源分类及价值评价[J].地理研究,2009,28(2):524-535.

[18]钟林生,张生瑞,时雨晴,等.中国陆地边境县域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其开发策略[J].资源科学,2014,6(6):1117-1124.

[19]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33-136.

[20]黄燕玲,黄震方.农业旅游地游客感知结构模型与应用——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6):1455-1465.

[21]乌铁红,张婕,张宏磊,等.旅游地属性与旅游者感知态度和购后行为的关系——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5:36-42.

[22]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等.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J].地理学报,2010,65(2):244-255.

[23]黄炜,陈听.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需求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12):64-70.

The Tourism Resource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Based on BOS Thoery

SHU Bo,ZHAIYanxi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 066004,China)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In this paper.from a strateg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 and take Hebei Lincheng County as an example,investigating and classifying Lincheng County's tourism resources.Then based on core analysis tool ERIC four steps and strategic layout of BOS theory,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Framework of county tourism resources and Value Curv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form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hould be excluded;three elements,including scenic ticket prices.repeating single tourist routes,nature tourism product,should be reduce;The standards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characteristic tourism commodity,quality of service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residents,tourism brand constrction and comunication,tourism infrastructure and facilities should be higher than traditional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standards;scenario experience tourism product,new form of tourism andmarketw isdom tourism functions applying are creative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factors of Lincheng County.And it's also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Lincheng County to develope tourism resources in“Bule Ocean”Marke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new normal”concept and"Internet+"thinking.

Blue Ocean Strategy;county tourism resources;value innovation;Lincheng County

F590.1

A[文章DIO]10.15883/j.13-1277/c.20150412106

[责任编辑 田春霞]

2015-05-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优化研究——基于环境响应视阈”(14YJA790059);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课题“新常态下河北省旅游业对关联产业的影响研究”(20150193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县域‘工—旅—农’产业协同发展研究”(HB15YJ007)

舒 波(1971—),女,辽宁海城人,燕山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后;翟燕霞(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蓝海县域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猪迪克之蓝海奇缘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微型农场 未来农业新蓝海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海外翻拍,国产影视IP下一个“蓝海”?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