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支前打进锦州去
2015-03-09黄刚
黄刚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辽西走廊打响,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辽宁大地上进行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地处大、小凌河两岸的锦县,环绕古城锦州,是辽沈决战的主战场,英雄的锦县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辽沈大决战的支前大军中,为解放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功不可没。
1948年9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发出了支援辽沈战役的紧急通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决定由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黄克诚负责整个辽沈战役的支前和战勤领导工作,并向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关于一切为了解放战争的指示》。冀热辽军区十八地委随后做出响应:“……我东北解放大军正在锦州附近展开大规模的攻防战,要认识这次战役是全部解放东北的决战,就是锦州敌人消灭后还将继续作战,需要大批的粮草、担架供应前方,因此要我们动员所有一切运输力量去支持这个战争……”。当时,锦县的党组织归属冀热辽军区十八地委领导,县委、县政府遵照上级命令,立即建立组织、发动群众,锦县在郭大屯建立了全县支战总兵站,县委书记冯东、县长吴力全分别担任政委和站长,各区建立了分站,区长任站长,负责支前和战勤。“要粮有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解放军打到那里,我们就支援到那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盛况空前的支前热潮。辽沈战役中,锦县的父老乡亲舍生忘死、全力以赴,做出了无私的奉献:19,228人参加担架队;14,640人为子弟兵带路;支援军粮723万斤、军草386万斤;赶做军鞋67,333双、军袜24,165双;拆洗衣被30,276件;送鸡蛋95,602斤、肉食12万斤;参加慰问演出20,623人次。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可歌可泣!
神出鬼没的破路队
1947年冬,我军为攻克义县,决定破坏锦县到义县的交通要道,切断锦州援军,使义县守敌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解放军1个连及随军民工进驻了锦县温滴楼乡樱桃园村,另有30人住进了相邻2里路的小荒地屯,这30人从当地村民赵春德家借走1条麻袋装炸药,晚饭后,直奔葛王碑铁路桥,不一会儿,轰隆一声巨响,铁桥被拦腰炸断,住在樱桃园村的解放军和民工由当地村民张朋元带路,迅速赶到被炸断桥梁北侧,军民齐心协力,将被炸断的铁轨扒掉20多公里。
1948年春,又来100多名解放军和300多名后方群众,携带撬棍、绳子、炸药包,从当地群众家里借了些锹镐,掌灯时分,军民400多人再次来到被炸毁的铁路线上,先将铁轨两头相接处炸断,再用绳子拴在一侧铁轨上,用撬棍、锹镐把铁轨路基切断,大家分成小组,喊着号子,将绳子扯起,把铁轨和枕木翻了底朝天。国民党军队从锦州方向开来一列军车,行至被炸桥梁南侧,遭到我军伏击,狼狈逃回锦州。
深明大义的牤牛屯
1948年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除以一个纵队和七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之敌外,以六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一个坦克营围攻锦州……。锦州地区的作战是从9月12日开始的,10月1日攻克义县,然后大军南下,云集锦县,对锦州形成包围,锦州攻坚战一触即发。
距锦州城西北40华里,风景秀丽的翠岩山嵯岈嶙峋,地势险要,是阻击敌人的天然屏障。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就设在了翠岩山脚下的锦县翠岩乡牤牛屯。1948年10月5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某部警卫连来到牤牛屯号房子,号了两所大院,安排驻防。一所大院在牤牛屯西南角,有正房五间,东厢房五间、西厢房三间,还有三间门房,屋后有一眼土水井,房主当时已迁至城里,由村民韩戴氏代为看管,韩戴氏积极主动将上屋腾了出来;另一大院在道南,是个正房九间、东西厢房各八间的大院子,村民金景中急解放军之所需,将房子腾了出来。10月8日晚10时许,三、四辆带蓬的小汽车和几辆大卡车驶入牤牛屯。这两个大院住进了解放军首长,西南角的大院,四野司令员林彪住进东屋,参谋长刘亚楼住进西屋,室内挂上了作战地图,安装了电话,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在这里正式运转,道南的大院住进了罗荣桓政委和指挥所的工作人员,牤牛屯的乡亲们纷纷把自己家的高桌子、马褥墩子送到指挥所,村民们义务献工为指挥所挖防空窖;郭景书、金景俊、金景岳、金海林还伐树20多棵,用于搭防空窖;金吉祥给指挥所送来了烧柴。朴实真诚的牤牛屯人迎来了亲人解放军,解放军首长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帽儿山战斗,紫荆山战斗,大岭山战斗。10月14日,我东北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鼓作气攻克了锦州城。牤牛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大决战。
奋不顾身的运输员
锦县温滴楼乡富有庄村旧烧锅屯,群山环抱,僻静幽深。村民关文元家里藏了八石粮食,又帮亲友寄存3石余粮。解放军为扫清锦州外围之敌,队伍开进了旧烧锅屯,关文元的三间下屋也住下了解放军。解放军一进村就帮老百姓扫院子、担水,和大爷大娘唠家常,说起话来和蔼可亲,关文元自言自语:我活这么大岁数,头一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
1948年9月26日,解放军开始攻打旧烧锅屯西边的帽儿山,那里盘踞的国民党军队1个团的兵力,第一次战斗持续了一昼夜,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第二天,我军调集数十门大炮,仅用2个小时,就将敌人的阵地摧毁,敌人全部被歼。在这次战斗中,关文元冒着枪林弹雨,冲上前线,为战士送水送饭。他把家里珍藏的八石粮食及亲友寄存的3石余粮全部捐献出来,他和弟弟关文正、儿子关致和昼夜不停地用碾子碾米,然后又赶着毛驴,驮着粮食,送到解放军的营房。关文元说:你们为我们求解放,不怕流血牺牲,我们支援你们也是应该的。如今,关文元为战地解放军送水送饭用过的水桶和扁担被辽沈战役纪念馆支前馆收藏。
自告奋勇的带路人
1948年10月初,驻扎在锦县双羊乡兴隆屯的解放军攻打紫荆山主峰,因敌人居高临下,我军久攻不克,伤亡很大,为保存实力,暂时撤回兴隆屯驻地,分析过敌情,决定找熟悉地形的知情人带路,摸清敌人的火力点,夺取敌人的阵地。村民叶清富闻讯主动承担了带路任务,他说:我是本乡本土的人,敌人的火力点在哪儿,我都知道。第二天晚上,叶清富带领30多名突击队员从北坡摸到敌人机枪阵地,机枪吐着火舌,叶清富多处负伤,鲜血直流,解放军要派人把他抬下山,他坚定地说:你们不要管我,快拿下阵地要紧,我自己能走回去。战士们看着他步履蹒跚的背影,眼含热泪,胸中燃起怒火,集中火力猛烈进攻,成捆的手榴弹投向敌人暗堡,拿下了机枪阵地,为占领紫荆山主峰,顺利打进锦州城奠定了胜利基础。
刺探敌情的瓦盆李
锦县余积乡霍家台村有个以卖瓦盆为生的李树云,人称“瓦盆李”,1948年秋,28岁的李树云目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民不聊生,自己的生意也难以为继,他听说大凌河东来了共产党的军队,世道太平,他决定到河东走一趟,过河后,来到高峰乡枣章村解放军驻地,结识了程连长,二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从此,这个只读过一年多书的“瓦盆李”被接纳为我军的交通联络员,按着程连长的指示,担起瓦盆,走街串巷,走遍了锦州城北,兴隆店、四合屯、刘龙沟、才家沟、臧家堡、八角台、上齐台、葛王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以货郎身份做掩护,协助部队对城北的敌军布防进行了侦查,他在瓦盆上记地名、标距离,将敌军飞虎部队、长城部队、九十三军的军事情报及时送给河东的解放军,为大军西进,解放锦州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前赴后继的担架村
锦县双羊乡午旗村背靠紫荆山,是通往锦州的咽喉,1948年深秋,村里来了3名解放军战士,动员群众支前支战,午旗村的青壮年踊跃报名,组成了一支41人的担架队,午旗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担架村。1948年10月14日晚,3名战士带领41名担架队员向锦州方向行进,在百股河大桥南侧,停止前进,隐蔽待命,他们刚进隐蔽坑不久,缩进城里的国民党守敌向空中发射了照明弹,一颗接着一颗,顿时大地白光刺眼,紧接着,敌军发射了30多发迫击炮弹,有的落在隐蔽坑附近,担架队员王春义、王春礼、王岗、褚世文不幸头部中弹,为国捐躯;王荣国、王国柱身负重伤,被4名担架队员抬了下去,因伤势过重,经医院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其他担架队员化悲痛为力量,争先恐后奔向战场,抢着往下抬伤员,送往山羊岭野战医院。担架队员们一直忙到天亮,迎来了锦州解放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