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崂山古树名木调查、评价及分级保护

2015-03-09焦传兵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综合评价

焦传兵等

摘要:本次调查发现,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共有古树名木239株(14株已死亡),比2002年的档案记录新增古树8株(巨峰景区天女木兰1株,棋盘石小叶朴、石榴、木瓜各1株,仰口耐冬、黄杨、桂花、流苏各1株)。分属于23科31属43种,主要树种为银杏58株、楸树23株、麻栎17株、黄杨16株、黄连木15株。按树龄分级:一级古树53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50株。本研究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级,其中特殊保护(一级)109株、重点保护(二级)86株和一般保护(三级)44株。

关键词:古树名木;崂山风景区;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080-06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古迹的重要奇观,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1]。古树还是树木年轮学、考古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化石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材料[2]。因此,调查和研究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青岛市区东部黄海之滨,地处北纬36°03′~36°24′,东经120°07′~120°43′,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1327m,在整个山体偏南的位置上。崂山坡陡谷深,形成多种类型的小地形。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崂山植被茂盛,林木葱郁。崂山历史文化悠久,古树名木众多,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保护,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开展[3~5],且古树名木多为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环境,也是发展园林绿化事业、进行树种规划的重要依据。

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多因子高度综合的评价体系。目前,很难确定一个具有普遍性能的评价模型[6],过去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如年代背景、名人等级以及树种珍稀性进行评估,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加权记分法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记分的最大差异在于选取因子数目的多少。北京出台地方标准《名木古树评价标准》(DBI1T478-2007)[7]选取了生长势、树木级别、树木生长场所三者作为调整系数,提出计算公式;香港大学的Jim[8]提出基于5套标准,即树种、尺度、结构、环境、场所和特殊性的考虑形成的野外评估方式——“程式专家法”,将古树名木的评估和估价联系在一起,上海市松江区古树名木评价体系,采用的就是修改后的“程式专家法”。在福州市古树名木评价保护中,参评因子选取树种、胸径、立地环境、生长状况、树龄、树木保护级别、树木生长地段等7个因子,并加其他费用构成评估公式[9]。虽然研究人员在指标选择上因各项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树木自身的经济价值、树木的生态价值、树木的科研价值、树木的景观价值和树木的社会公益价值等最基本方面,并多根据实践摸索调整或借鉴文物鉴定方法进行评价研讨[10,11]。

为加强崂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本研究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崂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当地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调查范围及方法

调查范围涵盖整个崂山风景区,包括太清宫景区、流清河景区、华严寺景区、仰口景区、北九水景区、巨峰景区、华楼景区等。重点调查地点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白云洞、华严寺、华楼宫、太平宫、关帝庙、蔚竹庵、凝真观等。

调查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12],采用每木调查法。调查项目包括树种、树高、胸径、冠幅、姿态、生长势、病虫害程度、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树龄、传说记载、保护现状等,并记录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等[13~15]。

12综合评价与分级保护

根据相关文献,对涉及古树名木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30项指标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各个评价方法,根据以上古树名木指标选择,结合外业调查结果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筛选出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即古树名木的树龄、位置、生长势、姿态和保护现状,并将每个标准分解成三级(表1),按照各因素的级别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每株古树名木的得分并排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保护。endprint

摘要:本次调查发现,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共有古树名木239株(14株已死亡),比2002年的档案记录新增古树8株(巨峰景区天女木兰1株,棋盘石小叶朴、石榴、木瓜各1株,仰口耐冬、黄杨、桂花、流苏各1株)。分属于23科31属43种,主要树种为银杏58株、楸树23株、麻栎17株、黄杨16株、黄连木15株。按树龄分级:一级古树53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50株。本研究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级,其中特殊保护(一级)109株、重点保护(二级)86株和一般保护(三级)44株。

关键词:古树名木;崂山风景区;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080-06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古迹的重要奇观,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1]。古树还是树木年轮学、考古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化石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材料[2]。因此,调查和研究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青岛市区东部黄海之滨,地处北纬36°03′~36°24′,东经120°07′~120°43′,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1327m,在整个山体偏南的位置上。崂山坡陡谷深,形成多种类型的小地形。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崂山植被茂盛,林木葱郁。崂山历史文化悠久,古树名木众多,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保护,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开展[3~5],且古树名木多为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环境,也是发展园林绿化事业、进行树种规划的重要依据。

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多因子高度综合的评价体系。目前,很难确定一个具有普遍性能的评价模型[6],过去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如年代背景、名人等级以及树种珍稀性进行评估,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加权记分法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记分的最大差异在于选取因子数目的多少。北京出台地方标准《名木古树评价标准》(DBI1T478-2007)[7]选取了生长势、树木级别、树木生长场所三者作为调整系数,提出计算公式;香港大学的Jim[8]提出基于5套标准,即树种、尺度、结构、环境、场所和特殊性的考虑形成的野外评估方式——“程式专家法”,将古树名木的评估和估价联系在一起,上海市松江区古树名木评价体系,采用的就是修改后的“程式专家法”。在福州市古树名木评价保护中,参评因子选取树种、胸径、立地环境、生长状况、树龄、树木保护级别、树木生长地段等7个因子,并加其他费用构成评估公式[9]。虽然研究人员在指标选择上因各项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树木自身的经济价值、树木的生态价值、树木的科研价值、树木的景观价值和树木的社会公益价值等最基本方面,并多根据实践摸索调整或借鉴文物鉴定方法进行评价研讨[10,11]。

为加强崂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本研究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崂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当地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调查范围及方法

调查范围涵盖整个崂山风景区,包括太清宫景区、流清河景区、华严寺景区、仰口景区、北九水景区、巨峰景区、华楼景区等。重点调查地点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白云洞、华严寺、华楼宫、太平宫、关帝庙、蔚竹庵、凝真观等。

调查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12],采用每木调查法。调查项目包括树种、树高、胸径、冠幅、姿态、生长势、病虫害程度、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树龄、传说记载、保护现状等,并记录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等[13~15]。

12综合评价与分级保护

根据相关文献,对涉及古树名木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30项指标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各个评价方法,根据以上古树名木指标选择,结合外业调查结果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筛选出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即古树名木的树龄、位置、生长势、姿态和保护现状,并将每个标准分解成三级(表1),按照各因素的级别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每株古树名木的得分并排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保护。endprint

摘要:本次调查发现,青岛市崂山风景区共有古树名木239株(14株已死亡),比2002年的档案记录新增古树8株(巨峰景区天女木兰1株,棋盘石小叶朴、石榴、木瓜各1株,仰口耐冬、黄杨、桂花、流苏各1株)。分属于23科31属43种,主要树种为银杏58株、楸树23株、麻栎17株、黄杨16株、黄连木15株。按树龄分级:一级古树53株、二级古树22株,三级古树150株。本研究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分级,其中特殊保护(一级)109株、重点保护(二级)86株和一般保护(三级)44株。

关键词:古树名木;崂山风景区;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1-0080-06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名胜古迹的重要奇观,是研究自然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1]。古树还是树木年轮学、考古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化石科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材料[2]。因此,调查和研究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青岛市区东部黄海之滨,地处北纬36°03′~36°24′,东经120°07′~120°43′,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11327m,在整个山体偏南的位置上。崂山坡陡谷深,形成多种类型的小地形。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崂山植被茂盛,林木葱郁。崂山历史文化悠久,古树名木众多,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价保护,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开展[3~5],且古树名木多为乡土树种,适应当地环境,也是发展园林绿化事业、进行树种规划的重要依据。

古树名木的价值评估是一个多因子高度综合的评价体系。目前,很难确定一个具有普遍性能的评价模型[6],过去一般根据具体情况如年代背景、名人等级以及树种珍稀性进行评估,但实际操作困难重重。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加权记分法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记分的最大差异在于选取因子数目的多少。北京出台地方标准《名木古树评价标准》(DBI1T478-2007)[7]选取了生长势、树木级别、树木生长场所三者作为调整系数,提出计算公式;香港大学的Jim[8]提出基于5套标准,即树种、尺度、结构、环境、场所和特殊性的考虑形成的野外评估方式——“程式专家法”,将古树名木的评估和估价联系在一起,上海市松江区古树名木评价体系,采用的就是修改后的“程式专家法”。在福州市古树名木评价保护中,参评因子选取树种、胸径、立地环境、生长状况、树龄、树木保护级别、树木生长地段等7个因子,并加其他费用构成评估公式[9]。虽然研究人员在指标选择上因各项目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而有差异,但一般都包括树木自身的经济价值、树木的生态价值、树木的科研价值、树木的景观价值和树木的社会公益价值等最基本方面,并多根据实践摸索调整或借鉴文物鉴定方法进行评价研讨[10,11]。

为加强崂山风景区古树名木的保护,本研究在外业调查基础上,对崂山的古树名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当地的古树名木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调查范围及方法

调查范围涵盖整个崂山风景区,包括太清宫景区、流清河景区、华严寺景区、仰口景区、北九水景区、巨峰景区、华楼景区等。重点调查地点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白云洞、华严寺、华楼宫、太平宫、关帝庙、蔚竹庵、凝真观等。

调查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12],采用每木调查法。调查项目包括树种、树高、胸径、冠幅、姿态、生长势、病虫害程度、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树龄、传说记载、保护现状等,并记录调查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生境等[13~15]。

12综合评价与分级保护

根据相关文献,对涉及古树名木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的30项指标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各个评价方法,根据以上古树名木指标选择,结合外业调查结果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最终筛选出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即古树名木的树龄、位置、生长势、姿态和保护现状,并将每个标准分解成三级(表1),按照各因素的级别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每株古树名木的得分并排序,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保护。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综合评价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