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研究——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

2015-03-09刘志惠黄志刚

关键词:金融中心福州厦门

刘志惠 黄志刚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2003年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发展较为迅速。2012年两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470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8%。特别是在2010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后,两岸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当年的增长率就达到了26%。此后,2011-2014年两岸贸易一直处于稳定的快速增长状态。但闽台贸易在经历了前期快递增长后,从2013年8月到2014年5月连续10个月出现了负增长。自2014年来,福建省不同地区对台贸易出现了明显的差异。2014年前三季度,厦门和福州对台贸易都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漳州市和泉州市对台贸易的进出口额分别为82.3亿元和 46亿元,分别增长了 37.5% 和3.4%。[1]如何在海峡西岸构建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更好地服务于两岸经济贸易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可以为海峡两岸的贸易业务和金融业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因此,本文拟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比较海峡西岸18个主要地市的区域金融竞争力以及主要龙头城市间的金融环境的差异性来分析和探讨布局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问题。

一、现有研究状况

区域金融中心的概念最早是美国金融学家kindle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有关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区域金融中心功能定位、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金融中心形成机理、金融中心识别和评价。[2]国外有关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相对要早,但对于区域金融中心进行识别和评价的文献不多,特别是研究单个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成果比较少,这一点与我们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机理和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上。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新一代城市区域整合的模拟模型已成为国外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国内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相对要晚,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中心功能定位及识别和评价上。2011年末,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公布,区域经济的热潮更带动了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早期并不多,主要集中于构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厦门中心支行开展一项课题,论证厦门作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定位分析。自2009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关于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开始增多,主要集中在区域金融的功能定位以及中心识别上。黄志强通过分析厦门的两岸经贸、文化、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构想厦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思路。[3]陈福生、郑鸣设计出11个经济金融指标对海西5个龙头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厦门作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观点,并给出了建设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政策和建议。[4]戴淑庚、曾维翰在研究海峡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选择上,从区位要素、基础支持要素、金融发展要素、政府推进五个方面设计了20个二级指标对福州、厦门、泉州进行研究,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三个城市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厦门最适合成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并提出了构建“厦门、福州”两个区域中心的设想。[5]严玉华从经济实力、对外经济合作、基础支持条件、金融发展实力四个方面设计30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海西区20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也提出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即厦门为两岸金融中心、福州为海西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6]

在上述相关文献研究中,对于区域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选择上,基本都是从经济、金融、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细分。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如果选择得太多,容易导致指标间线性相关性较强等问题,不利于进行实证检验。另外,当今经济社会,“城市经济”已经迈向“区域经济”,区域内合作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前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城市综合竞争实力评价上,没有从金融生态环境视角对海西的龙头城市进行对比实证分析,特别是没有从城市间资源整合的视角进行分析。通过借鉴上述相关研究,本文选择金融生态视角,在金融主体、经济环境、综合条件环境等三个指标体系下重点对6个龙头城市进行因子分析,以找出这6个城市间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从而合理地整合地区间的资源,更科学地构建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

二、区域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

1.区域金融中心的驱动因素

对于区域金融中心的驱动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比较多,在实际的实证分析中,地区城市不同,得到的驱动因素的实证效果也不一样。为了系统地说明区域金融中心的驱动因素,本文借鉴李静和黎平海的观点[7][8],简单归纳以下:

(1)区位经济。地区间在经济、自然环境、人口、交通等因素存在差异性,一般而言,这种差异性企业或行业很难进行改变。差异性导致区位优劣之分。优势的区位能够给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要素的生产力。所以,企业和行业都倾向于选择优势的区位,从而具有优势的区位地区容易形成金融中心。区位经济在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上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产业集群效应。经济是金融聚集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相互促进。产业的聚集需要有大量的资本,而良好的金融发展能使资源配置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使产业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效益好的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反过来,产业的聚集加强使金融聚集也得到加强。另外,产业的迁移也会带动金融聚集的转移。金融中心的形成首要条件是金融的聚集。

(3)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从内部而言,金融机构有动力提高服务水平将自身的业务规模扩大,降低经营成本,再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将规模扩大。从外部而言,为降低成本,金融机构同业合作和跨业合作都会导致金融聚集。不管是内部规模经济还是外部规模经济都会促使金融中心的产生。

(4)信息溢出效应。从金融地理视角来看,信息在金融中心的选择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从信息腹地理论来看,如果以信息腹地作为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机构获得信息成本最低,而且信息的准确性也最可靠。信息腹地最容易形成金融聚集。另一方面,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货币资金双方在获取信息资源上存在不对称性,机构都倾向于追逐非标准信息,这样导致金融机构在信息源地聚集。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中国更明显。

(5)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政策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中作用也比较大,特别在中国。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来自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对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区,政府的支持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缘于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实际的研究中,需要根据地区的一些特点对驱动因素进行筛选。

2.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2001年由白钦先将“可持续发展”引申而来。2004年12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第一次提出“金融生态”概念。此后,国内很多学者开始展开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尽管随后的研究比较多,但对金融生态环境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目前对金融生态基本上形成两种观点:金融生态环境(狭义)和金融生态系统(广义)。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外部运行的环境或条件,通常包含制度、经济、文化、法制、信用等外部因素。金融生态系统是一种广义的概念,不仅包含金融生态环境,还包含金融主体,至少也包含金融客体。有的学者甚至提出金融生态系统还包含金融生态调节。在本文中,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指的是金融生态系统,但没有包含金融生态调节。

三、海西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真学的概念,通常由金融主体、经济环境及社会综合环境构成。社会综合环境包括社会教育、科技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法律、社会信用、社会规章制度等。对于社会信用状况指标,汪祖杰、张轶峰提出用逃废债率来代替。[9]由于本文选取了海西大部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部分城市的逃废债率很难获取,所以在评价指标上没有考虑社会信用因素。对于法律、规章制度等因素多数学者选取金融政策的出台、项目审批制度的健全、法律的执行力等指标,通过问卷方式用定性的方法来评估,由于本文采用因子得分的实证方法,考虑到评估的客观性,文中金融生态环境指标的选择没有考虑这个因素。

1.指标的选取

金融生态环境评估的指标选取并不统一。研究的对象不一样,指标的选取也不一样。本文根据海西城市的不同特点,并结合两岸区域金融中心构建的研究需要,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所有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发展统计数据库、《福建省统计年鉴》、各地证监局及当地统计局的官方网站、当地政府工作报告。

表1 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如表1所示: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反映金融市场资本存量;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反映金融市场资金规模;金融增加值/GDP反映金融产业聚集能力;全年证券交易额/GDP、区域内上市公司、区域内证券公司营业部数、区域内期货公司营业部数表示证券市场能力;保费收入、保费密度、保险深度表示保险市场能力;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反映经济活跃程度;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外依存度反映经济开放程度;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反映经济结构调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反映经济产业化程度。

2.两岸区域金融指标因子分析

为了有效地对30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需要在检验前消除数据的观测量纲差异,先对原始数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所有的分析都在SPSS 22软件完成。

首先对海西18个城市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得分的高低来确定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城市。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一般在建立因子载荷矩阵时,要求累计方差贡献率需大于85%。因子分析的结果见表2:

表2 30个变量经旋转后提取方差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公共因子(F1、F2、F3、F4)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88.871%,说明这四个公共因子已经足够包含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及表2的方差比重和累计方差比重可以计算出不同城市的公共因子权重,并计算出不同城市的综合得分。

F=W1×F1+W2×F2+W3×F3+W4×F4

其中:W1=39.9/88.187,W2=26.522/88.187,W3=13.083/88.187,W4=10.683/88.187。

海西18个城市的综合得分见表3:

表3 18个城市的公共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续表

从表3可以看出,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来看,福州得分最高,福州综合实力最强。福州在四个因子的得分都是正数,说明福州在金融生态环境上的发展较均衡;其次是厦门;泉州和温州的得分非常相近;其余的城市都是负分。很显然,福州的金融竞争力较突出,福州也是两岸区域金融的重要增长极。在区域金融中心的选择上,最佳的模式是构建以福州和厦门双核心的区域金融中心。

为了对区域内部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性作进一步评价,选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漳州、莆田6个龙头城市按金融市场、经济环境、综合环境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1)金融市场分析结果见表4、表5:

表4 旋转后提取的方差

表5 区域金融市场指标得分

从表4可以看出,一共有两个因子(F1、F2)。这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3.404%,说明这两个公共因子已经足够包含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其中,F1对X3(金融增加值/GDP)、X4(全年证券交易额/GDP)、X9(保险密度)的载荷能力较强,F2对X5(区域内上市公司)、X6(区域内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数)、X8(保费收入)的载荷能力较强。从表5可以看出,厦门在金融市场上评价得分较高;其次是福州、温州,但温州的得分较低;另外三个城市都为负分。说明只有福州和厦门有一定的金融辐射能力。另外,厦门在F2因子上得分非常高,说明厦门金融行业的效率非常高,但其F2的得分为负分,说明厦门的金融规模较小,严重制约了金融的发展;但福州却相反,金融效率不高,但规模得分较高。

(2)经济环境分析结果见6、表7:

表6 经旋转后提取方差

表7 区域经济环境指标得分

从表6可以看出一共有三个公共因子(F1、F2、F3)。这三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0.677%,说明这三个公共因子已经足够包含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其中,F1对X13(固定资产投资额)、X14(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载荷能力较强,F2对X17(第三产业比重)、X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载荷能力较强,F3对X15(进出口贸易总额)、X16(对外依存度)的载荷能力较强。从表7可以看出,在经济环境评价上得分最高的是泉州,其次是福州,但这两个分数相差不大。厦门得分居中,与泉州、福州有一定的差距。莆田得分最低。福州在F1因子上得分较高,说明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经济活跃程度较高,但在F3因子上得分为负,说明福州的经济外向性较差。泉州在F2因子上得分最高,说明泉州的经济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厦门则在F3因子上得分最高,说明厦门的经济外向性最突出,但在F1、F2上的得分均为负分,说明厦门的经济在行业规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3)综合环境分析结果见表8、表9:

表8 经旋转后提取方差

表9 区域综合环境指标得分

从表8可以看出一共有两个公共因子(F1、F2)。这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8.926%,说明这两个公共因子已经足够包含原始数据的相关信息。其中,F1对 X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5(互联网用户数)、X26(客运量)、X28(高校在校人数)、X30(年末常住人口数)的载荷能力较强,F2对X19(财政预算收入)、X20(地方财政预算支出)、X21(实际利用外资)、X27(货运量)的载荷能力较强。在综合环境的评价上,福州得分最高,其次是温州、泉州,厦门在中间,最差的是莆田。福州在两个公共因子得分较平均。厦门在F2公共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厦门的政策环境最好,远远高于第二名的福州。但厦门在F1公共因子的得分为负分,这是由于厦门城市面积小、人口规模小所致,说明厦门的城市规模小已经严重制约了它的未来发展。

四、结论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峡西岸主要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来综合评价,福州得分最高,其次是厦门,两者相差不大。海西区主要的18个城市中,只有4个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温州)具有较强竞争力(综合得分为正),而其他城市都缺乏一定的竞争力。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整体上发展较均衡,不管是金融主体,还是经济环境、综合环境,都有一定的优势。

(2)从金融市场环境评价上看,只有厦门和福州的得分较高,其他城市的金融得分较低,很难形成竞争力。福州和厦门都有一定的金融聚焦效应,厦门的金融优势主要来自于厦门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首要的条件是金融机构的聚集。因此,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选择只能是福州和厦门。厦门的金融市场竞争力在海西主要城市中表现突出,特别是这几年,随着两岸金融中心的建成,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投入使用等金融环境完善,厦门的金融发展水平已经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厦门的金融机构数量明显不足制约了厦门的金融竞争力。厦门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台湾的金融机构入驻,提高自身的金融竞争力。福州作为福建省会城市,在金融机构的聚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金融深度存在不足,与厦门相比差距比较大。这几年,福州的利好政策不断,金融如何服务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区、国家新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来提升自身的金融深度非常关键。

(3)从经济环境评价来看,泉州得分最高,福州其次,厦门的得分居中。泉州在经济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而相反,厦门在经济规模上表现比较差。厦门的产业以电子信息为主,但规模并不大。2014年厦门百强企业中半数为私营企业,总体上私营企业的产业规模不大。泉州在传统行业上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较明显,但近几年,欧美国家需求的下降,泉州的出口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厦门在经济的外向性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对台贸易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产业规模不大制约了它的经济发展。厦漳泉经济上的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和产业的互补。福州在经济环境上,除了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有一定的优势,产业规模和外向性都表现不好。福州自贸区的建立及新区的建设将会较好地缓解这一问题。福州必须充分利用自贸区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契机提升自身的产业层次,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4)从综合环境评价来看,福州的优势比较明显,得分最高。福州在城区发展、人口、交通信息等方面比其他城市有优势,特别是在高校数量上,福州拥有37所高校,是其他城市的2倍还多,这为福州的金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但福州的政策环境得分不高,这就要求福州在建设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时,必须加强政策环境的改善。相反,厦门的政策环境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政策环境的好坏一方面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来自国家的政策制度创造的环境。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其制度有一定优势,同时在社会管理、法律信用管理等方面更有经验。但厦门的城市规模偏小,人口数量、城市建成区面积都不足福州和泉州的一半,这严重制约了厦门作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辐射能力。泉州尽管在综合环境上得分评价并不高,但在基础条件上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与厦门形成了优势互补。从金融生态的综合环境方面来看,厦漳泉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

五、建立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1.统一规划,明确各自目标和定位

近年来,福州和厦门各自在国家和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推动自身建设成为海峡两岸区域金融中心。为了避免相互恶性竞争、浪费资源,需要在国家和省级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明确各自的目标和定位。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双核型区域金融中心模型,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局面。

福州作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应该重点发挥福州和平潭自贸区的优势,对接台湾,立足海西,辐射全国。尽管福州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福州的金融水平没有明显的突出优势,金融聚集度也不强,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两岸区域金融中心所需的水平。这就需要福州立足服务于自贸区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于平潭自贸区以及福州自贸易区的金融创新,推动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竞争力的提高,建立与省会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通过建立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完善金融市场基本功能,提高金融综合实力,最终在海西经济区形成较强的辐射力。

厦门建设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其定位是以厦台的金融产业对接为先导,通过厦台金融合作,着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建设成金融机构齐全、市场完善、服务高效的两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9]在强化自身的金融聚集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

在推进两地建设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区域金融一体化。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需要建立一个福州、厦门两地金融合作机制。可以在省级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一个机构,组织、协调两地的金融规划,形成一个协同发展、功能互补的局面。

2.坚持创新与合作,提高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福州和厦门应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契机,通过利用自贸区的平台,加大、加快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台湾金融市场相对大陆较为成熟,特别是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福州和厦门应该在政策上大胆创新,努力引进台湾金融机构在自贸区开设分支机构,同时鼓励大陆的金融机构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在政策上,可以降低台资金融机构在厦门和福州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准入门槛。积极推进两岸金融机构双向投资以及金融机构相互参股。在厦门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全面实现直接通汇。

大力推动跨境金融业务,在外汇清算、存贷款等方面对台资企业制定差别化服务策略。大力发展双边货币的离岸金融市场,创新双边货币结算机制。争取在厦门基本建成两岸货币计价结算中心。保险公司对于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居民也可以同等待遇实行养老保险,尝试两种货币,两个帐户,在货币支付方式上实行货币自由选择。证券公司应拓展跨境证券业务,创新服务方式,可以承销台湾本土的优质公司到厦门发行股票,并以平等身份进入股权交易平台。

积极引进台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方法,通过与台湾进行大数据对接,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建立信用登记平台。进一步完善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这个平台,积极探索台资企业在大陆的股权交易方式,解决台湾中小企业在福建的融资难问题。

3.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基础,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经济发展是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持久动力。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单凭政策支持建立的区域金融中心难以长久维持。在构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上,福州和厦门两地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着力自身的产业升级。

台湾地区很多产业要比大陆成熟,福州和厦门应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创新,推进两岸产业的合作,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并有效扩大经济规模。

厦门要充分利用自身地理优势,通过制度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强对台航运物流合作,促进物流产业升级,努力打造成东南国际航运中心;通过金融创新,深化闽台产业对接,充分利用台湾的产业优势使电子信息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厦门应重点做好与台的金融产业和服务外包对接。

福州现有的海洋经济规模小,海上丝绸之路对于福州的海洋经济发展是一个契机。应通过探索经贸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台湾地区及东盟各国的合作,壮大海洋经济的规模。在与台湾产业对接上,重点做好高端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物联网技术等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经济新增长点。

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加强与周边地市的资源整合,形成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厦门应当积极推进“厦漳泉”的同城化建设,实现经济一体化,提高自身的经济规模。福州可以向东拓展,积极推进“福莆宁”的同城化,实现三地的资源整合。

4.完善区域市场环境,提高区域的综合实力

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发挥,需要有完善的市场环境。这既需要有硬设施,更需要有软环境。在完善区域市场环境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作用。继续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交通运输和资讯网络,要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及快速、安全的通讯网络。在制度上,要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创新,为台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在吸引台湾的高技术产业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其补贴。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特别是对台的产业对接审批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在税收方面,可以对台商进行倾斜,落实税收减免的政策。充分利用ECFA中分步实施的机遇,在区域内设立零关税贸易区。改革福州、厦门两地的户籍管理制度,放松落户条件,通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吸引高端人才,特别是台湾地区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

注释:

[1]中商情报网 http://www.askci.com/finance/2014/11/28/162653o81y_all.shtml。

[2]何锋:《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进展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第6期。

[3]黄志强:《基于两岸关系的厦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构想》,《亚太经济》2009年第3期。

[4]陈福生、郑鸣:《厦门建设两岸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与对策》,《福建金融》2011年第12期。

[5]戴淑庚、曾维翰:《“海西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和发展策略》,《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第11期。

[6]严玉华:《海西区城市构建两岸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比较》,《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3期。

[7]李静:《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证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

[8]黎平海:《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8年。

[8]汪祖杰、张轶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

[9]武 志:《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总体思路》,《福建金融》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金融中心福州厦门
厦门正新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偶”遇厦门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