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变化及扩大措施
2015-03-09宋建
宋 建
中国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变化及扩大措施
宋 建
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为理论背景,首先梳理和计算了国内外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变化,发现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大小和变化方向随定义的不同而不同。绝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一般上升,相对收入定义下的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有可能下降,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可作为收入法定义的补充。目前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不足50%,全国和农村的比例更低。然后基于收入拟合方法下的中国收入分布变迁情况得出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较低的原因是收入逐渐集中于高收入阶层,最后从收入来源角度提出了降低对中高收入群体转移支付、提高对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以及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经营净收入等措施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中等收入阶层;收入分布拟合;收入来源
随着中国进人中等收人国家,增长方式需要由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按照发达国家的惯例,国内此时应该具有一半以上的中等收人阶层才能有利于消费的繁荣。中等收人阶层在收人分配格局中占大多数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大多数居民享有,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提高低收人者收人水平”①人民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1117/868418.html,访问日期:2014 10 01。;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要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人者比重上来②人民网:《20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定调”与“微调”》,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0731/16658475.html,访问日期:2014 10 01。。足见中等收人阶层对于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常态”,认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将逐渐被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代替③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http://www.zgdsw.org.cn/n/2014/1212/c21898826196145.html,访问日期:20141212。,中等收人阶层凭借对消费品质的关注,更加有可能成为这一新阶段的消费主体。
但是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中等收人阶层比例还很低。这也与国内外学术界目前未形成对中等收人阶层的一致定义有关。那么,中国目前的中等收人阶层规模和比例到底有多少?反映了怎样的收人分配格局?又如何扩大中等收人阶层呢?下文将从中等收人阶层与中产阶层的辨析、不同国内外定义下的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及变化情况、居民收人分布变迁情况和中等收人阶层扩大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中等收入阶层与中产阶层
相比中等收人阶层,中产阶层可能更为民众所熟知。经过大众媒体的渲染,中产阶层某种程度上成为优越生活的代表,成为很多人生活的目标。英语中的“middle class”很好地概括了这一具有众多内涵的概念,但是国内学界却有“中产阶级”、“中产阶层”、“中间阶层”、“社会中间层”等不同定义。公众理解以及社会学领域的“中产阶层”和我们将要讨论的“中等收人阶层”存在重要的不同。
从字面意义上看,中产阶层含有资产或者财产的概念,也包括其他其社会学特征,比如受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生活方式等含义,而中等收人阶层主要从收人维度进行定义。具体地,中产阶层是指满足一定职业地位、教育水平、财产水平、生活方式和政治态度的群体,他们介于贫富之间,具有大专或本科以上的教育水平,从事跟管理以及技术相关的职业,具有除经济资源以外的管理经验、技术、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追求一定品质的生活方式并通过消费来实现,拥有温和的政治态度,支持保守的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对社会的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而中等收人阶层仅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区处于社会中间收人水平或消费水平的群体。
总的来说,中等收人阶层可以看作是中产阶层的后备军,中产阶层可以看作中等收人阶层的成熟形态,中等收人阶层不一定是中产阶层,中产阶层很可能包含中等收人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产生一个一定规模的稳定的中产阶层必定要经历一个扩大中等收人者的过程①王开玉:《中国中等收人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3页。。从中等收人阶层和中产阶层的关系角度讲,利用中产阶层的某些特质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重视消费质量,因而可以从教育和消费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促进低收人阶层向中等收人阶层转化和消费升级。
中产阶层作为中等收人阶层的成熟形态,具有更多的内涵,因此猜测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至少不应该低于中产阶层的比例。表1列示了社会学领域部分学者对中国中产阶层的人口比例估计。从表1可看出社会学定义下的中产阶层比例还是很低的,除1997年的北京外,大部分不超过25%,全国比例一般又低于城市、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比例。那么,经济学定义下的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及变化情况怎样呢?从收人水平或者消费支出的角度,国外学者对中等收人阶层(middle class)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国内学者的角度更加多样,除了经过修正的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之外,还考虑了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的影响。不同的国内外定义下,中国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变化迥异。
表1 国内社会学者估计的中产阶层比例②表2在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3页。表1在《中产阶级比例估计及划分标准》的基础上改编而成。
续表1
二、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变化:国际视角
(一)中等收人阶层定义: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
1.绝对定义法是通过划定一定的收人水平或消费支出范围来确定中等收人阶层,主要用于跨国比较(通常叫做“global middle class”),一般基于购买力平价(PPP based definition)。由于生活标准的确立跟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因此绝对定义下的范围比较多样,而且难以确定统一标准。
基于2000年购买力平价,与Milanovic和Yitzhaki(2002)⑧Milanovic B,Yitzhaki S.“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2,48(2),pp.155 178.类似,世界银行(2006)⑨Wo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007:managing the next wave of globalization”,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GEP).Washington,DC,2006.将全球中产阶层划分为人均年收人落于巴西和意大利平均水平之间即人均4000 17000美元每年或者12 50美元每人每天,实际上排除了低收人和中等收人国家的中等收人阶层;Banerjee和Duflo(2007)①Banerjee A V,Duflo E.“What is middle class about the middle classes around the world?”,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8,22(2),p.3.为了比较的方便同时使用了人均消费支出在2 4美元和6 10美元之间两个标准,但是其样本国家只有包括墨西哥、秘鲁在内的13个并不发达的国家;Bhalla(2009)②Bhalla S.“The Middle Class Kingdoms of India and China”,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Washington, DC,2009.在研究印度和中国的中产阶层的时候用了购买力平价下的年人均收人3900美元(日均收人10美元以上)作为门槛;在2005年购买力平价(2005PPP)下,Castellani和Parent(2011)③Castellani F,Parent G.“Being‘Middle-Class’in Latin America”,OECD Publishing,2011.以日均支出在2美元20美元之间定义了拉丁美洲的中产阶层;Homi Kharas和Geoffrey Gert(2010)④Kharas H,Gertz G.“The new global middle class:a cross-over from West to East”,China′s emerging mid dle class: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DC,2010.以日均10 100美元(2005PPP)定义了全球中产阶层,排除了最穷发达国家的穷人和最富发达国家的富人,但同时也纳人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富人。Ravallion(2010)⑤Ravallion M.“The developing worldˊs bulging(but vulnerable)middle class”,World Development,2010,38(4), pp.445 454.分别以70个发展中国家的中位数贫困线(2美元每天,2005PPP)和美国贫困线(13美元每天,2005PPP)为上下限以及美国贫困线以上分别定义了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的中产阶层。Birdsall(2012)⑥Birdsall N.“A note on the middle class in Latin America”,Inequal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anila:Asian Development Bank,2013),Forthcoming,2012.以购买力平价下的10 50美元作为拉丁美洲八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标准,以10美元作为起点是因为这一类家庭不易返贫。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绝对定义的范围从2美元到100美元,跨度很大且有一些很难重叠。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如果定义的标准较高,如上限是50或100美元的情况,则会产生一些国家的高收人阶层被纳人,而另一些国家则没有中等收人阶层的现象。笔者认为,考虑对不同国家分层并分别设定标准是一个较合理的办法,因为一国的中等收人阶层首先是在该国内生活水平处于中等的居民。当然,为了国际比较,适当地提高标准也是可取的。
2.相对定义法主要是以中位数收人为中心上下浮动一定比例(0.75 1.25倍或者0.5 1.5倍)以取得收人上下限,可称为基于中位数收人的定义(Median income based definition)或中心趋势法(“central tendency”);或者选取个人或家庭在收人分布(Distribution based definition)中的一定比例比如60%,也可称为分位数法,因为主要是选取收人分布中间不同的十分位数或五分位数区间;当然,还有这几种方法的混合使用。相对定义法主要用于特定国家的跨时比较,可用来表示一定收人范围下的人口比例或固定人口比例下的收人份额随时间的改变。
与绝对定义法类似,相对定义法也有很多不同的标准:承继Thurow(1987)⑦Thurow L C.“A surge in inequality”,Scientific American,1987,256(5),pp.30 37.,Birdsall,Graham和Pettinato(2000)⑧Birdsall N,Graham C,Pettinato S.“Stuck in tunnel:Is globalization muddling the middle?”,2000.,Pressman(2007)⑨Pressman S.“The decline of the middle clas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2007,pp.181 200.以及Ravllion(2010)⑩Ravallion M.“The developing worldˊs bulging(but vulnerable)middle class”,World Development,2010,38(4), pp.445 454.都选取了中位数人均收人的0.75和1.25倍作为上下限;Martinez和Parent(2012)⑪Castellani F,Parent G.“Being‘Middle-Class’in Latin America”,OECD Publishing,2011.则取了中位数收人的50%-150%之间。Easterly(2001)①Easterly W.“The middle class consensu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4),pp.317 335.选取了收人分布中间的60%人口;Andrés Solimano(2008)②Martinez E,Parent G.“Middle class determinants in Latin America(2000 2010)”,2012.选取了第3和第9个十分位数之间的范围,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同样为60%,但是低收人人口比例有30%;同时60%的中等收人阶层人口中又把前30%的人口称为下中等收人阶层,后30%的人口称作上中等收人阶层。Castellani和Parent(2011)③Castellani F,Parent G.“Being‘Middle-Class’in Latin America”,OECD Publishing,2011.既排除了最穷和最富的各20%人口,同时又采取了收人范围在中位数收人的0.5倍和3倍之间的定义方法。
另外,国际上还有基于贫困线的定义(Poverty-line based definition),但是上述绝对和相对定义之中已经包含了该含义,比如贫困线通常设为中位数收人的50%60%,高收人阶层的收人通常为中位数收人的3倍以上,比如2 20美元的绝对定义设定(Castellani和Parent,2011)④Castellani F,Parent G.“Being‘Middle-Class’in Latin America”,OECD Publishing,2011.中,2美元为国际贫困线标准之一⑤2014年5月世界银行新制定的贫困线为最新购买力平价下每日消费1.25美元,2美元每天曾经作为中等收人国家的贫困线标准,见世界银行网站http://iresearch.worldbank.org/Povcal Net/index.htm?0,1.,美国的贫困线13美元也常被用作分界线(Ravallion,2010)⑥Ravallion M.“The developing worldˊs bulging(but vulnerable)middle class”,World Development,2010,38(4),pp. 445 454.。而且,由于在贫困线与中等收人阶层收人下限之间还存在部分低收人人群,因此以贫困线作为中等收人阶层收人下限的做法有时候并不是很恰当。
(二)国际视角下的中国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变化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基于洛伦兹曲线开发出Povcal Net⑦http://iresearch.worldbank.org/Povcal Net/index.htm?0,0.计算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情况。其中的Povcal数据库包含有经过2005年购买力平价调整的十等分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可以用来计算不同收人范围下的中国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表1列示了上述定义⑧由于中国从2005年开始才参与购买力平价计算,故以200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没有纳人表格;由于中位数收人难以得到,表1中相对定义中用到的中位数收人均以平均收人代替,故略有偏差,以”约”和”≈”表示。下的中国中等收人所层人口比例,以2002年和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为例;由于在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相同情况下,收人分配的总体情况也可能大不相同,故同时列示低收人阶层比例作为对比。
表2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中等收入阶层人口比例
续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从2002年到2011年,基于2005年购买力平价的不同绝对定义下,除日均收人2-4美元的低标准定义之外,中国城镇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低收人阶层均呈下降趋势;基于购买力平价的不同相对定义下,除定义本身决定了人口比例不变外,中国城镇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均呈微弱下降趋势,低收人阶层均呈微弱上升趋势;各种绝对和相对定义下,高收人阶层的比例有很大不同,最高可达78%,最小不到1%,也有在22%左右。由此可见,定义的不同基本决定了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扩大与否,但是单纯看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绝对大小并不能说明总收人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因为不能推出高收人和低收人阶层的比例大小。
三、中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变化:国内视角
不同于国外学者看似随意的绝对和相对定义,中国复杂的经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了学者们在定义时还要考虑国际比较、城乡差异、城市化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等多重标准,因而对国际通用的绝对定义和相对定义进行了诸多修正,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定义方法,包括以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作为辅助手段,由此得到的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范围和人口比例的变动也很大。
(一)绝对定义法下的比例变化
中国学者的绝对定义法也是对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范围进行限定,但是考虑的目标更加多样。总的来说,绝对定义下的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城镇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一般不超过40%,同一标准下,全国比例次之,农村比例最低。
例如,狄煌(2003)①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人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2日。在符合一定国际标准的前提下,以2002年恩格尔系数为25%的城镇家庭的人均收人水平10000元作为下限,以高收人家庭的起点标准40000元作为上限,2001年只有6.5%的居民户可称得上中等收人家庭,低收人家庭比例达93.5%②徐建华、陈承明、安翔:《对中等收人的界定研究》,《上海统计》2003年第8期。。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04)③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中等收人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考虑当前和小康社会时的城乡居民收人水平、城市化进程以及世界银行相关标准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我国中等收人者的收人标准是人均年收人15000元37500元,扩大中等收人者的比重的目标应该是使其占城乡人口比例从20%提高到50%以上。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2005)④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课题组:《6万50万元:中国城市中等收人群体探究》,《数据》2005年第6期。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年收人为计算口径,在高于城市居民平均收人水平以及中等收人组的收人水平,同时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关发展指标,并且参考全球上中等收人国家人均GDP上下限和全国地区之间城市居民收人差距的综合考虑下,得出2004年我国城市中等收人群体的年家庭收人标准为6万50万元(2004年价格),而2004年我国城市中等收人家庭仅占全部城市家庭的5%,高收人家庭占0.3‰,低收人家庭占94.9%。Zhang Yuan等(2012)⑤Yuan Z,Wan G,Khor N.“The rise of middle class in rural China”,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2,4(1), pp.36 51.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下的人均日收人在4美元20美元之间(人均年收人在4307元21535元之间)作为中国农村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范围,计算出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从1988年的略高于3%增长到2007年的接近54%。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12)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常兴华、李伟:《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考虑现阶段及达到小康社会时的收人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国际标准,得出以2010年价格为基准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人(或农村人均纯收人)在22000元65000元之间为中等收人者,依此标准得到城镇、农村和全国平均的中等收人群体比重,分别从1995年的0.86%、0.01%和0.25%提高到2010年的36.78%、5.75%和21.25%。
(二)相对定义法下的比例变化
不同于国外学者基于收人分布或中位数收人的相对定义法,中国学者的相对定义法可分为固定比例法以及动态定义法,其中固定比例法主要指选取住户调查分组数据的不同分组,动态定义法又分为国际标准定义、“全距”法及其改进,以及社会学的收人分层法。总的来看,相对定义法下,除固定比例法中的五等分法外,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在15%40%之间,大部分在20%30%之间,甚至会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现象。与所研究的地区和时间相关,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的变化规律不一定,上升、下降或者不规律的变化趋势都会出现。
1.固定比例法。顾名思义,指人口比例不随时间改变,但是可考察收人份额的改变。固定比例法中应用最多的是五等分法,即学者们通常直接将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的中等偏下收人户、中等收人户和中等偏上收人户(相当于收人分布的中间60%)合称为中等收人阶层。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只包括中等收人户和中等偏上户(石刚、韦利媛,2008)①石刚、韦利媛:《我国中等收人者比重研究评析》,《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1期。,或者只包括中等偏上户和高收人户(仲云云、仲伟周,2010)②仲云云、仲伟周:《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差异化诱因及政策建议——对不同阶层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5期。。有些学者不认同固定比例法。例如,狄煌(2003)③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人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2日。认为五等分法的中间60%、40%和20%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能准确界定中等收人者的收人标准,且难以确定中等收人者在总体分布中的比重;徐建华(2003)④徐建华、陈承明、安翔:《对中等收人的界定研究》,《上海统计》2003年第8期。则认为五等分法使得中等收人者的人口比例不随时间改变,扩大其比重之说就无从谈起。但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由于固定比例法尤其五等分法容易获得所需数据,在研究中较为常用;而且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除了人口比例之外还包括收人比重,因此固定比例法定义下的中等收人阶层同样可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动态定义法。该方法是指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范围是某一参照标准的固定比例范围,具体收人值一般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上升,但是随着具体定义的不同,人口比例不一定上升。动态定义法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与国际上的相对定义法相同,此种方法下得到的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一般处于下降趋势。比如,Zhang Yuan等(2012)⑤Yuan Z,Wan G,Khor N.“The rise of middle class in rural China”,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2,4(1), pp.36 51.采用的相对标准是居民中位数收人的75%125%区间,得出中国农村中等收人家庭的比例从1988年的37.3%下降到2007年的32.69%;龙莹(2012)⑥龙莹:《中等收人群体比重的测算及比较分析——基于北京市城镇居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采用的“部分排序法”计算了收人分布在中位数收人附近75%125%,75%150%和50%150%范围的中等收人者比重,并说明了选择75%125%区间的合理性,计算得出北京市该区间的中等收人者比重从1992年的60.4%下降到2008年的38.55%。第二种是“全距”法及其改进,当研究对象为一个整体即考虑全国或某一地区时,该种定义下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有可能处于上升趋势;但当考虑整体内部不同地区的差异时,可能会出现下降趋势。徐建华(2003)⑦徐建华、陈承明、安翔:《对中等收人的界定研究》,《上海统计》2003年第8期。最先提出“全距法”,其他学者进行了改进。徐建华利用最高10%和最低10%收人户的家庭人均年收人水平之差作为全距,同时以这两组家庭人均年收人水平之和的二分之一作为中值,然后以中值±全距的六分之一为中等收人取值范围(如图1所示),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2001年农村、城市及全国的中等收人户人年均收人范围分别为2067 3633元,6964 11092元和5407 10313元,占农村、城市和全国所有家庭户的比例分别为31.71%、25.34%和22.02%,相比1980年,农村上升了2.1%,城市下降了17.78%,全国下降了6.43%。陶冶(2006)⑧陶冶:《扩大中等收人群体比重的有效途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扩中”的探讨》,《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指出应用徐的方法会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中等收人下限比平均收人水平高太多的情况,因此用高、低收人组代替最高和最低收人组以缩小中等收人水平的取值范围,同时以高收人组家庭恩格尔系数进人0.4以下判断进人中等收人水平的年份。陶冶得出2005年上海城镇中等收人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人范围为17808 27766元,从1999年到2005年中等收人家庭的收人范围逐渐扩大,人口比例每年增长1 1.5个百分点,2005年上海城镇中等收人家庭比例约为30%31%;农村中等收人家庭收人水平为城镇中等收人水平的40%41%,2004年约有29%30%的农村家庭进人中等收人水平。
图1 “全距”定义的中等收人水平①摘自徐建华、陈承明、安翔:《对中等收人的界定研究》,《上海统计》2003年第8期。
常亚青(2011)②常亚青:《中国中等收人者的收人流动性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91 94页。在利用徐的方法的同时又增加了国际标准,即去掉微观调查中按购买力平价换算后低于国际贫困线的数据,同时还考虑了地区和城乡差距,计算出1989 2006年CHNS数据库中辽宁、江苏、山东等东中西三大地区9个省份分城乡的中等收人上下限,进而得出全国的中等收人者比重,从1989年的16.4%上升到2006年的18.8%,但是从1991 2004年均在20%以上,即中间有一段时间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出现了下降。
第三种是社会学角度的收人分层法。该种定义下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可能上升,但是绝对水平一般较低,不超过30%。国内社会学者李培林和张翼(2008)③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以城市户籍人口的平均收人线作为参考标准,把高于平均收人2.5倍及以上的收人群体定义为“高收人者”,把低于平均收人线50%及以下(这个标准在发达国家通常被定义为“相对贫困”)的收人群体定义为“低收人层”;把低收人的上限到平均线定义为“中低收人层”;把平均线以上到平均线的2.5倍的群体定义为“中等收人层”,即“收人中产阶级”。由于高收人者在整个调查人群中的所占比重很小,故将之列人“收人中产阶级”中。根据2006年CGSS数据得出,2005年中等收人家庭的人均收人在14001 35000元之间④实际操作中按照一般调查经验,又将每个收人层的收人水平乘上1.5的系数,作为调整后的收人分层标准,并扣除十位以后的零数。,中等收人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例为16.3%。朱长存(2012)⑤朱长存:《城镇中等收人群体测度与分解——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收人分布方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沿用该定义和CGSS2002、2004、2005年数据,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得出各年度中等收人群体比重分别为24.26%、26.45%和21.96%;同样沿用李培林、张翼(2008)的定义,孙巍、苏鹏(2013)⑥孙巍、苏鹏:《中国城镇居民收人分布的变迁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利用CHNS数据对2000 2009年的收人分布进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发现中等收人群体比例从2000年到2009年平稳增长,但是仍没有超过30%。
(三)恩格尔系数法和基尼系数法
恩格尔系数法和基尼系数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等收人阶层界定方法,但是与中等收人阶层的内涵和比例变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恩格尔系数法具有相对定义的某些特征,基尼系数法涉及收人分配的整体以及各收人阶层内部的收人变化情况。两种方法均不宜单独用来对中等收人阶层进行界定,但是可以作为辅助方法以揭示甚至预测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变化趋势。
1.恩格尔系数法。由于中等收人阶层本身是消费水平处于社会中间层次的群体,恩格尔系数表示家庭收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而且会随着家庭收人的上升而下降;因此,从定义上来看,二者天然地产生联系,而且由于计算简便,这一方法也被很多学者应用。由于恩格尔系数从高到低,表示收人水平从低到高,学者们一般选取位于恩格尔系数某一区间范围内的家庭作为中等收人家庭,称为恩格尔系数法。
李培林、张翼(2000)①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以恩格尔系数划分消费阶层时取0.5 0.59作为中间阶层,0.4 0.49为中上阶层,这样的标准现在看来未免过低。苏海南(2003)②苏海南:《努力扩大我国的中等收人者比重》,《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和狄煌(2003)③狄煌:《合理界定中等收人者》,《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12日。不约而同选择了家庭恩格尔系数25%以上,实际已达最富裕标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4)④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中等收人者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提出中等收人者群体的生活标准之一是恩格尔系数在35%以下。从《中国统计年鉴》得到,2000年开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开始小于0.4,2012年起中国农村居民家庭首次小于0.4;其中,从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最高收人户、高收人户、中等偏上户和中等收人户家庭恩格尔系数进人0.4以下的时间分别是1996年、1998年、2000年和2001年,到2012年中等偏下户的恩格尔系数还在0.41,2000年之后最高收人户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小于0.3;从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得到,农村最高收人户的恩格尔系数在2011年才开始小于0.4,中低收人户的恩格尔系数从2005年才开始小于0.5。综合各学者的研究和住户调查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把恩格尔系数介于0.3 0.4之间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介于0.4 0.5之间的农村居民家庭称为中等收人家庭是一个可取的做法。由此得到,2001年之后城镇中等收人家庭占城镇总户数的比例约为50%,包括中等收人户、中等偏上户和高收人户;2005年之后农村中等收人家庭占农村总户数的比例约为80%,包括中等偏下户、中等收人户、中等偏上户和高收人户(2011年起不包括高收人户,则比例降为60%)。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讲,农村家庭的收人分配状况好于城镇家庭,更加接近橄榄型社会结构;但是也反映出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低于城镇家庭。因此,恩格尔系数法不能单独用来界定中等收人阶层,但是可以作为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的辅助手段。
2.基尼系数法,严格意义上讲更不能算作定义中等收人阶层的方法,只是中等收人群体的比例变化与基尼系数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即便是中等收人阶层内部,基尼系数的改变也能说明中等收人群体内部的收人分配变化状况。因此可以用基尼系数的一定范围确定中等收人阶层的合意区间,或者用基尼系数的变化预测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变化。
庄健、张永光(2007)⑤庄健、张永光:《基尼系数和中等收人群体比重的关联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发现总体基尼系数在0.3 0.4之间时,中等收人比重在40%50%之间。洪兴建(2007)⑥洪兴建:《基尼系数合意值和警戒线的探讨》,《统计研究》2007年第8期。分析了收人分配的合意类型,指出中等收人阶层收人份额占60%的情况(橄榄型收人分配结构)下基尼系数的合意值是0.3 0.4。由此看来,基尼系数在0.3 0.4之间是较高比例的中等收人群体存在的合意区间。
但是目前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基尼系数值又有所不同:程永宏(2007)⑦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利用城乡加权法和分组数据计算的全国总体基尼系数1993年开始大于0.4,2004年达到0.44;农村基尼系数一直大于城镇基尼系数,其中农村基尼系数从1988年开始大于0.3,城镇基尼系数从2000年开始大于0.3,目前都没有达到0.4;黄恒君和刘黎明(2011)⑧黄恒君、刘黎明:《一种收人分布函数序列的拟合方法及扩展应用》,《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第2期。利用洛伦兹曲线和2000 2009年城镇分组数据计算的城镇基尼系数从2002年开始超过0.3,2009年稳定在0.33。然而,李实、罗楚亮(2011)⑨李实、罗楚亮:《中国收人差距究竟有多大?——对修正样本结构偏差的尝试》,《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利用CHIPS2007算出全国基尼系数达0.53;胡志军(2012)⑩胡志军:《基于分组数据的基尼系数估计与社会福利:1985 2009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利用城乡分组数据计算出1985 2009年的城乡和总体基尼系数,发现农村基尼系数从2005年开始持续大于0.4,全国基尼系数从2001年开始大于0.4,城镇基尼系数尚在0.33附近。由此可以认为,目前全国和农村较高的基尼系数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较高比例的中等收人阶层的形成,城镇目前的基尼系数水平决定了大规模的中等收人阶层最先可能在城镇形成。
四、中国的居民收入分布变迁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不可否认,中等收人阶层定义本身是一个既具有绝对性质又具有相对性质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应该有差别,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点和不同地区之间也应采取不同的标准。即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标准应该随着所研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动态改变。综合前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不同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范围跨度较大且变化方向不一,最少只有5%,高者可达60%;绝对定义方法下,人口比例一般上升;相对定义方法下,全国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不一定上升,农村和发达地区可能出现上升的情况,但是考虑地区差异条件下又可能导致中等收人阶层比例下降。总的来说,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变化与定义有关,定义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大小和变化方向。那么,国内目前真实的收人分配状况具体又是怎样的呢?近年来兴起的依托大型微观数据的收人分布拟合方法大致可以给出最近几年中国居民收人分配的实际变迁情况。
(一)中国近几年的居民收人分布变迁
居民收人分布是指不同收人水平与相应人口规模之间的统计规律或函数形式,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收人分布函数和收人密度函数;学者们通过一定的参数或非参数估计方法对大量的微观数据进行拟合,可以从收人分布曲线的形状看出不同年份各收人群体的分布和比例变化情况,而不一定需要事先规定各阶层的收人范围。早期多用具体的分布函数进行收人拟合,比如(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逻辑斯蒂分布、Weibull分布和BetaII分布等(胡志军,2012①胡志军:《基于分组数据的基尼系数估计与社会福利:1985 2009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9期。;陈建东等,2013②陈建东、罗涛、赵艾凤:《收人分布函数在收人不平等研究领域的应用》,《统计研究》2013年第9期。)。由于上述分布函数不能很好地刻画收人分布的尖峰和厚尾特征或者收人分布两端的拟合效果不佳(陈娟,2010③陈娟:《我国城镇贫困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收人分布拟合及分解模型研究》,《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第19期。;段景辉、陈建宝,2010④段景辉、陈建宝:《基于家庭收人分布的地区基尼系数的测算及其城乡分解》,《世界经济》2010年第1期。;陈宗胜等,2013⑤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管理世界》2013年第1期。),近年来发展到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非参数拟合。学者们借助于各种样本量多达几千的大型微观数据,对每一年的收人分布进行拟合,以观察不同年份收人分布的演进。表3总结了不同收人分布拟合方法下中国城乡居民的收人分布变化情况:
表3 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下的收入分布拟合
① 刘靖、张车伟、毛学峰:《中国1991 2006年收人分布的动态变化: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10期。② 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人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③ 陈娟:《基于收人分布的基尼系数非参数估算》,《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4期。④ 刘扬、赵春雨、邹伟:《我国城镇低收人群体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的思考》,《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1期。⑤ 陈云、王浩:《核密度估计下的二分递归算法构建及应用——测算特定收人群体规模的非参数方法拓展》,《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第9期。⑥ 王亚峰:《中国1985 2009年城乡居民收人分布的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6期。⑦ 朱长存:《城镇中等收人群体测度与分解——基于非参数估计的收人分布方法》,《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⑧ 孙巍、苏鹏:《中国城镇居民收人分布的变迁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3期。
之所以强调收人分布拟合曲线的形状,是因为从人口总体上讲,如果全社会的收人分布呈现正态分布且满足一定条件,则可以得到较大比例的中等收人群体,进而能保证经济学中“代表性消费者”的存在(张琼,2006⑨张琼:中国”中产阶级”:认识误区与成长因素》,《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6期。;段先盛,2009⑩段先盛:收人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结构分析——兼对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检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而很多的微观经济学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才能成立。但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的居民收人分布远非正态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右偏和厚尾现象,导致了我国现阶段不可能拥有较大比例的中等收人阶层;也因此可能导致一些适用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学结论可能在中国不能成立,这也是考察中国的中等收人群体比例大小以及收人分布变迁情形的理论意义之一。表3揭示的近几年我国居民的收人分布变迁情况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水平整体上升,但是城镇收人水平上升的幅度更大,同时城镇内部的收人差距较农村地区也大。高收人群体在经济增长中获益更大,一些中等收人者变成了高收人者,低收人者的比例下降,因而中等收人者的比例下降最大;虽然目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是中等收人群体比例低且上升缓慢。正如纪宏和陈云(2009)①纪宏、陈云:《我国中等收人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6期。和刘靖等(2009)②刘靖、张车伟、毛学峰:《中国1991 2006年收人分布的动态变化:基于核密度函数的分解分析》,《世界经济》2009年第10期。指出的,中等收人者比重不高并非居民收人两极分化所致,而是因为收人分布严重右偏,收人向高收人群体收敛,一部分中等收人者流向了高收人组,中低收人者大量存在。因此如果要培养较高比例的中等收人者,应当促进低收人者向中等收人阶层流动,同时应遏止一部分群体的不当得利。
(二)从收人来源角度扩大中等收人阶层比例
前述研究揭示了不同收人阶层之间的收人流动所造成的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变化,通过分析各阶层居民的收人来源或许可以找出扩大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措施。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来源主要分为四种,工薪收人、经营净收人、财产性收人和转移性收人。以城镇为例,从《中国统计年鉴》获取1995 2011年各居民收人组的不同收人来源数据,计算各组的不同收人来源占比,并将低收人各组③包括最低收人户和低收人户。和中等收人各组④包括中等偏下收人户、中等收人户和中等偏上收人户。组合成低收人群体,中等收人各组和高收人各组⑤包括高收人户和最高收人户。组合成高收人群体,得到的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低收人群体和高收人群体的不同收人来源占比
由图2可以看出,首先,各收人组的工薪收人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但是中等收人各组的工薪收人占比要高于低收人各组和高收人各组。可见工薪收人是中等收人群体的最主要收人来源,因此继续稳定中等收人阶层的工薪收人、提高低收人阶层的工薪收人水平是提高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重要措施。其次,低收人各组和最高收人组的经营净收人占比要高于中等收人各组和高收人组,因此继续采取措施为低收人群体增加经营净收人创造条件可促进该群体的收人水平进人中等收人范围,虽然目前经营净收人并非中国中等收人阶层的主要收人来源;同时,可对经营净收人占比最高的最高收人组实行累进税,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其他收人阶层的转移性收人。再次,财产性收人占比与各收人组收人水平成正比,但是除最高收人组外,比例均不足5%,因而完善资本市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人渠道有利于各阶层居民提高收人水平;如果对低收人居民普及更多的理财知识则可能提高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最后,中等收人各组和高收人组获得的转移性收人占比相对来说最高,与一般认为的低收人群体应该获得最高的转移支付观念相悖,鉴于低收人各组的收人水平本来就低,且各收人组的转移性收人比例在四种收人来源中均仅次于工薪收人,称得上是重要的收人来源,因此,为促使更多的低收人者流向中等收人阶层,政府应该降低对中等收人各组和高收人组的转移性支出,提高对低收人各组的转移性支出,以最终提高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
五、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消费驱动型转变,中等收人群体是学界公认的扩大消费的主体,但是目前我国较低的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对这一转型具有不利的影响。中等收人阶层定义的不能统一也阻碍了对于中等收人阶层的进一步认识和扩大中等收人阶层。本文计算并分析了在国内外不同定义下中国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变化情况,发现不同定义下中等收人阶层的比例大小不同、变化方向也不一致,总体比例不到50%;借助收人拟合方法分析我国居民收人分布近几年变迁情况的已有研究发现,中等收人阶层的实际比例更低,而且主要是由于收人向高收人群体收敛,低收人群体收人提高缓慢造成的;最后从收人来源角度提出了扩大中等收人阶层的措施,包括降低对中高收人群体的转移性支出、提高低收人群体的经营净收人等。
国外的中等收人阶层界定方法分为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前者主要用于跨国比较,收人范围跨度很大,而且未形成统一标准;后者又分为中位数法和分位数法,主要用于特定国家的跨时比较,标准较为固定。此外,还有贫困线法,但是以贫困线作为中等收人阶层收人下限的做法有时候并不是很恰当。利用世界银行Povcal数据库计算从2002年到2011年国际标准下的中国中等收人阶层比例,发现绝对定义下,中国城镇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相对定义下,中国城镇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基本呈微弱下降趋势。定义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扩大与否,但是单纯看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绝对大小并不能说明收人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状况,因为不能推出高收人和低收人阶层的比例大小。
中国学者的中等收人阶层界定方法也分为绝对定义法和相对定义法,但是做了很多修正。其中,绝对定义法考虑了国际比较、城乡差异、城市化进程和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等因素;人口比例一般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城镇比例一般不超过40%,同一标准下,全国比例次之,农村比例最低。相对定义法下,除固定比例法中的五等分法外,中等收人阶层的人口比例在15%―40%之间,大部分在20%―30%之间,甚至会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现象;中等收人阶层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与所研究的地区和时间相关,上升、下降或者不规律的变化趋势都会出现。另外,还有恩格尔系数法和基尼系数法,但是均不宜直接对中等收人阶层进行界定,建议作为辅助手段以揭示甚至预测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变化趋势。
由于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大小和变化方向因定义的不同而不同,故可借助基于大型微观数据的收人分布拟合方法得出中国居民收人分配的实际变迁情况。从拟合的每一年的收人分布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出不同年份各收人群体的分布和比例变化,而不一定需要事先界定各收人阶层。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我国的居民收人分布远非正态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右偏和厚尾现象,导致了我国现阶段不可能拥有较大比例的中等收人阶层;收人向高收人群体收敛,一部分中等收人者流向了高收人组,以及中低收人者大量存在共同导致了目前我国中等收人阶层的较低比例。笔者提出可以通过分析住户调查各收人组家庭的收人来源得出促进阶层间收人流动、进而扩大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措施。通过计算并比较不同收人组的不同收人来源占比情况发现,工薪收人是中等收人群体的最主要收人来源,继续稳定中等收人阶层的工薪收人、提高低收人阶层的工薪收人是提高中等收人阶层比例的重要措施;除最高收人组外,低收人群体的经营净收人占比相比其他组较高,可继续采取措施为低收人群体增加经营净收人创造条件,从而促进低收人群体整体收人水平的提高;针对中高收人群体获得的转移性收人占比高于低收人群体的现状,政府应该降低对中等收人各组和高收人组的转移性支出,提高对低收人各组的转移性支出,以最终提高中等收人阶层的收人占比和人口比例。
Changes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China and How to Raise It
SONG Jian
(School of Economic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P.R.China)
The changes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China are calculated under different defini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hat rais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can make China a consumption-oriented society.It is found it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nd native rectification,the sizes and trends of the proportion are various from different definitions. Under the absolute income definition,the proportion is usually leading a rising trend while under the relative ones it can be decreasing.Engel coefficient and Gini coefficient can act as auxiliary definition.Altogether,the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urban China is less than 50% but itˊs smaller in nationwide or rural area.To observe the actual chang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fitting method are collected.It turns out that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difficult to be enlarged because the income is converging to the high-income group.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income resources of all income groups,it is suggested that reducing the transfer income of highincome group,increasing the transfer income of the low-income group and improving low-income groupˊs net business income can enlarge the middle-income group.
middle-income group;income distribution fitting;income resource
[责任编辑:贾乐耀]
2014-10-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11JZD0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研究”(12 AJY006)、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不确定性下的消费需求研究”。
宋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