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 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筛查分析
2015-03-09李升福
李升福 杨 帆
1.包头市妇幼保健所,包头 014030;2.包头肿瘤医院,包头 014030
儿童视力检测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其中远视、散光是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以前使用视力表检测,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小、不易配合,视力检查及散瞳验光比较困难,所以检测的准确率较低。本研究对我市开发区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检测,为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眼保健措施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 年10 月对我市开发区幼儿园3~6 岁学龄前儿童视力进行检测,共计检测2803 人,其中男童1508 名,女童1295 名。
1.2 方法
选用MOPTIM HAR-880 视力筛查仪,对幼儿园儿童双眼屈光度筛查。
1.3 屈光度筛查标准
3 岁:球镜屈光度+1.00~+2.00D 为正常,-0.50~+1.00D 或+2.00~3.00D 为可疑,<-0.50D 或>+3.00D 为异常,柱镜屈光度-1.00~+1.00D 为正常,-1.50~-1.00D或+1.00~+1.50D 为可疑,<-1.50D 或>1.50D 为异常。4~6 岁:球镜屈光度+0.50~+2.00D 为正常,-0.50~+1.00D或+2.00~3.00D 为可疑,<-0.50D 或>+3.00D 为异常,柱镜屈光度-1.00~+1.00D 为正常,-1.50~-1.00D 或+1.00~+1.50D 为可疑,<-1.50D 或>1.50D 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屈光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2803 名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7.28%(204/2803),男、女童屈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76%(102/1508)和7.88%(102/1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各年龄组屈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6.95%(39/561)、7.01%(61/870)、7.42%(67/903)、7.89%(37/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P>0.05)(表1)。
表1 儿童屈光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2.2 各年龄组屈光异常状态的统计
儿童屈光状态以散视最多,占61.3%(125/204),其次为远视,占36.3%(74/204),近视最少,占2.5%(5/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4,P<0.01)(表2)。
表2 各年龄组屈光异常状态的统计(%)
3 讨论
人的视觉敏锐程度对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极大,视力不良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的常见问题,视力异常是儿童常见病与多发病。为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预防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及视力异常儿童应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促进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1-3]。
本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7.28%,与黄艳等[4]调查的结果相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略有上升,女童比男童屈光异常略多,但差异并不显著。散光、远视是构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主要类型,近视较少,这与儿童视力发育特点有关[5-8]。学龄前儿童由于眼球较短,故在屈光度上多表现为生理性远视,由于儿童调节能力较强,故生理性轻度远视不影响其视力。散光是指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折率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弥散斑的屈光状态。散光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之一,而且儿童散光常常会导致屈光不正性弱视,因此应对学龄前儿童的散光发病应有足够的重视[9-11]。儿童近视形成一般是因为沉迷于手机、电脑及电视,导致眼球睫状肌调节痉挛,视力下降,最终形成假性近视。针对此,我们应及时发现、给予指导,使之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形成真性近视。
作为一种筛查手段,用视力筛查仪进行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异常视力。由于学前儿童对视力表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认为采用视力筛查仪作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不仅方便简单,节省时间,携带方便,而且容易接受,筛查效果也较为可靠[12-15]。为此,应大力推行视力保健的健康宣教工作,重视儿保门诊与幼儿园等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幼儿、保教人员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保护视力,从小抓起”的良好氛围,普及眼保健知识,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建立定期视力筛查制度,提高专科诊治的依从性,为视力异常的幼儿创造良好的矫治环境。
[1]张海林.2008-2012 年鄂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5):542-543.
[2]唐爱武,宋金蓉.6802 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浅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1,13(1):46.
[3]蒋华章,李银喜,王莉.武汉市新洲区学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57-158.
[4]黄艳,殷刚柱,邵子瑜,等.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7):997-999.
[5]李红锋,欧阳君,汪红英,等.九江市2859 名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筛查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80-81.
[6]李玲,张志辉,曲蓉,等.合肥市区4-6 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7):883-884.
[7]白英龙,周志强,李春涛,等.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异常现况[J].中国卫生学校,2013,34(8):1012-1013.
[8]侯润馨.学龄前儿童远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3,24(4):62-63.
[9]齐晓杰.儿童视力筛查8859 例结果与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6):178-179.
[10]蒋式飞,周美珍.奉化市6091 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2-2503.
[11]吕冠明,罗晓明,闫菊花,等.昆山市2214 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75-476.
[12]黄静.3986 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40-641.
[13]童梅玲,张桂英,吴兴香,等.Suresight 手持自动验光仪检测婴幼儿屈光状态对早弱视筛查价值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5):474-476.
[14]王小涛.内江市学龄前儿童视力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2):14-16.
[15]刘虹,王箐,李桥.南京市1352 例学龄前儿童双眼屈光状态及同时视筛查[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4):65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