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葩”词义的演变及其动因

2015-03-08臧淑佳

现代语文 2015年31期
关键词:义项大众文化奇葩

○臧淑佳



“奇葩”词义的演变及其动因

○臧淑佳

摘要:“奇葩”的本义在西汉时期书面语中就已经产生,经过数千年的稳定期后,又以新词语的身份重归大众视野,活跃在书面语和口语中。文章通过整理已掌握的语料,归纳出“奇葩”具有四个义项,并进一步梳理词义和用法的发展演变历程,探究词义演变过程中义项之间的衍生关系以及促成词义演变的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和经济原则理据。

关键词:词义演变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经济原则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必然会受到社会和交际群体的影响,随着使用群体表达需求的不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词汇作为语言系统最活跃的部分,会首先受到影响。“奇葩”一词古已有之,但由于使用者的不同、表达需求的变化,词义和功能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尤其是近些年来,该词语比较活跃,兼具旧义与新义,对系统阐释当代词义演变机制的动因具有代表性。

一、“奇葩”词义和用法的演变

(一)“奇葩”的本义

《当代汉语词典》(国际华语版)收“奇葩”一词,释义为:①珍奇稀少的花卉,如“奇葩异卉”。②优秀、杰出的人或事物。[1]近来,“奇葩”一词走红,形容人、事比较稀奇少有,或指称离奇古怪、违反常理的人或事,有调侃或讽刺之意。综合看来,“奇葩”一词发展至今,共有四个义项,即:奇葩1——奇异的花;奇葩2——比喻杰出的人或事物;奇葩3——少见稀奇的事物、人及其行为;奇葩4——常人难以理解的事、人及其行为。其中奇葩1和奇葩2多见于书面语等正式场合;奇葩3和奇葩4多见于口语等非正式场合,但目前已在书面语中出现。

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数据显示,“奇”和“葩”在西汉前尚未凝固成一个词语。“奇”见于《说文解字》可部:“奇,异也。一曰不耦。从大从可。渠羁切。”[2]由此可见,“奇”一词理性义为“奇异”。“葩”见于《说文解字注》:“古光华字与花实字同义同音。葩之训花者,艸木花也。亦华丽也。艸木花冣丽。故凡物盛丽皆曰华。韩愈曰。诗正而葩。谓正而文也……”[3]从该释例可看出,“葩”主要有“草木的花”“华丽”等义项。

语料显示,“奇葩”组合成词最早见于司马相如《美人赋》的“奇葩逸丽,淑质艳光”。据《辞海》1979年版增订本,此处“奇葩”释义为“奇异美丽的花卉”。[4]即奇葩1,是“奇葩”的本义。根据该释例,“奇葩”一词是由语素“奇”的“奇异”义和语素“葩”的“草木的花”义组合而成的偏正式合成词。自此奇葩1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奇葩1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奇葩1在《美人赋》中出现后,经过漫长的沉寂期,至宋元才在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全宋词》中“感游女于仙衢,咏奇葩于水国”。明清两代奇葩1持续繁荣,被大量用于小说创作中,且多与“异”或者“卉”“草”等联合使用,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如明小说《西游记》“密密松篁交翠,纷纷异卉奇葩”和民国《雍正剑侠图》第三回的“院里异草奇葩,浓郁芬芳。”

(二)“奇葩”的引申义

近代,奇葩1比喻优秀杰出的人和事物的用法出现,并逐渐作为“奇葩”的一个义项固定下来,即奇葩2。该义项常用于书面语,来褒扬某领域有显著成就的人或者某意义重大的事物,含有褒义色彩。如:

(1)新中国美术奇葩——毛泽东肖像(《中国档案报》2003-12-26)

(2)“网络游戏界的一朵奇葩”,有报道这样比喻刘德建其人。(《东方早报》2013-7-17)

例(1)中,用“奇葩”来称赞《良宵》和《人民万岁》这两幅中国肖像画史上的创举,以示这两幅大型油画的卓越;例(2)把刘德建其人比作“奇葩”,是因在中国互联网历史最大并购案中,他是最大的赢家,使用奇葩2体现了评价者对他的认同和赞誉。

近几年,奇葩3被广泛使用。利用“人民网”站内新闻全文搜索,得到有关“奇葩”的材料共90505项。[6]对材料进行排查,发现2004年人民网“传媒视点”的一篇名为“沉玉琳:打造上流许纯美”的报道中出现奇葩3。文中,台湾知名制作人沉玉琳评价两个演员时这样说道:“他们两个都算是奇葩,天生有喜感又不自觉,一个可以扮丑、一个爱唱高调,都颠覆一般女生的印象。”下文又进一步解释,“台湾什么都不缺,就是怪人最缺”。结合语境,句中的“奇葩”可以理解为稀有的“怪人”。此义和奇葩3罕见稀奇的事、人及其行为义大致吻合,大概是最早使用奇葩3的报道。奇葩3既可指人及其行为,又可指事物,重在强调人或事物因与众不同而显得稀少,使用时没有明显的褒贬感情倾向性。其他用例如下:

(3)每次她都打扮得十分妖娆,紧贴潮流,也算是以朴素闻名的运动员队伍中一枝奇葩。(人民网2004-9-21)

例(3)中的“她”是2000年荣获女子体操平衡木冠军的刘璇,此处说她是“奇葩”,因其退役后进军娱乐圈,打扮前卫,与大多数运动员的朴素穿着迥异。

人民网搜索材料显示,奇葩4的出现略晚于奇葩3,人或事的奇异程度明显甚于奇葩3,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含讽刺、调侃之意。如:

(4)在拙劣的商业化类型叙事和传统的道德教化之间,《寻找成龙》的彻底迷失让无数拥有正常智力的观众感到深深的叹服……最后让这部所谓的“电影”成功地跻身于年度奇葩片的行列之中。(《第十放映室》恭贺2010—2009电影回顾秋季版)

(5)去年年终奖之最大盘点……最奇葩——台湾一家公司在2013年会上,年终奖是棺材,老板解释发的是环保棺材,每个价格1万-1.2万新台币。(人民网2014-12-30)

例(4)的评说语言辛辣、犀利,文中未直言“烂片”,而使用“奇葩”,表达效果更强烈,充满讽刺和批判的意味。例(5)中,年终奖竟是环保棺材,确实罕见,老板的初衷恐怕常人难以理解,真可称为“最奇葩”的年终奖。此处,“奇葩”虽是名词,但却受“最”修饰,构成了“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这是因奇葩4具有“常人难以接受”“讽刺”“贬义”等内涵意义。据语言学家利奇的词义七分法理论,奇葩4除具有概念意义外,还有附加于概念意义之上的内涵意义,即言语交际主体对奇葩4所指的人或事所持的看法。[7]奇葩4在程度副词“最”的限制下,并不再专指具象的事物,而是凸显其“常人难以接受”的贬义性质。

二、“奇葩”词义演变的原因

(一)认知语言学理据

1.从认知隐喻学角度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的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基于体验,对已形成的意象图式和认知模式的无意识应用。它是人类建构范畴、形成概念结构、进行思维推理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认知工具,普遍存在于人类认知活动中。[8]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始源域和目标域,它将始源域中的部分属性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使我们用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思维和感知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9],从而发现或者创造不同范畴间的相似性,最终形成从未知到已知的链接。

我们认为,奇葩2是由奇葩1通过隐喻的方式发展而来的。人类随着自身认知的发展,逐渐认识到花的珍奇和人或事物的杰出有相似之处,即共有珍贵、难得、褒扬等特征。这种认知反映在语言中,始源域“花”将[+珍贵]、[+难得]、[+褒扬]等属性映射到目标域“人或事物”中,形成“珍奇的花”和“杰出的人或事物”的映射关系。

奇葩1通过隐喻不仅发展出奇葩2,还衍生了奇葩3。奇葩1由[+珍贵]、[+奇特]、[+罕见]、[+花]等义素聚合而成,当不同的义素被凸显,就形成了迥异的隐喻认知路径,产生了不同的隐喻义。花之所以珍奇,可能因其形态、生长环境、用途等并不常见;如果人、事独具常见的人或事没有的性质,与大多数同类相异,自然也很稀奇。两个概念域间具有让人稀奇的相似联系,在认知模式中这种联系被激活,认知主体在此基础上弱化边缘差异,最终奇葩3作为奇葩的义项稳定下来。

2.反义同词现象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表达的意义不仅需要认知域提供概念结构,还要求识解的参与。在识解时,视角的差异会造成意义的不同。[10]从不同的优越视点出发,即使对待同一个人、同一类事,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路径,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种认知结果在语言中表现为反义同词现象,即同一个词可以表示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义项。

奇葩2和奇葩4分别指人、物杰出或怪异得令人难以接受,这两个义项同属奇葩一词且意义相对,属于反义同词现象。

(6)中国十大奇葩建筑 丑得连外国人都不敢直视。(搜房网2014-12-5)

社会背景、风俗人情、价值取向等因素,造成视角的多元化,即使面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相同的观点。例(6)中“奇葩”指某些让外国人难以认同的中国建筑。这十大奇葩建筑中,名列第三的是世博会中国馆。该馆蕴含“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11],外形酷似古代官帽,在多数中国人心中,该馆融中国文化内涵和实体元素为一体,是凝聚中国智慧的典范。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国人采取的认知参照点完全不同,对该建筑的识解和中国人相去甚远,他们认为该建筑更像“煮火锅的炉子”。

(二)文化语言学理据

苏新春认为:“在人文的生态环境下,语言……是一种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产物。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生存样态与演变规律,也都需要在文化的背景下来作出思考。”[12]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其系统内部的每一次变化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印记,体现着文化的内涵。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环境中的语言变体。它的兴起从表面看,是由于网络这种新兴媒体具有传统媒介无法匹敌的先天优势,能够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且为个人提供展现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自由的空间,网络语言为适应这种语言环境应运而生。究其深层原因,在社会意识、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主要补充,“初步形成了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精英文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13]大众文化来自民间,与大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展现了群众的审美取向和精神风貌。“它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具有生活性、娱乐性、消遣性等特点。[14]奇葩3和奇葩4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和精英文化阳春白雪式的典雅词语不同。它在刚开始流行时,并不适用于书面语,具有世俗性的特点,现在也多出现于人们的口语交际或者网络交际等非正式场合。其受众人群主要是最广大的群众,它出于人民群众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即群众对某些少见甚至难以接受的人和事产生共同心理认知的基础上,追求个性、违背精英的产物,融进了大众文化娱乐、消遣的特点,在词的概念义基础上附加了调侃、诙谐等色彩义,体现大众文化在词语运用中娱乐化、通俗化的特点。

(三)经济原则

Zipf在其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一文中指出,“人类行为普遍遵循省力原则”[15]。作为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自然也贯彻着这一原则。“省力原则”又叫“经济性原则”。具体的语言交际中,在确保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体现为语言表达的经济性。

奇葩从最初具象的本义,到后来的引申义,都是省力原则在语言词汇系统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人的记忆能力十分有限,而客观世界却在无限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原来奇葩1的基础上,使用认知手段增添新义项,而并未另造三个新词表示新义。这种旧词添新义的方法既能保障交际的顺利开展,又能减省会话双方的记忆负担,同时也满足了交际群体求新求异的表达诉求。

三、结语

奇葩1通过不同的隐喻认知路径,衍生了两个隐喻义:奇葩2和奇葩3;奇葩2由于使用者视角的差异,产生了奇葩4。而在整个引申过程中,文化背景和交际省力原则的作用从未停止。综上所述,“奇葩”词义的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受认知主体、文化、交际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呈现综合式引申的结果。

注释:

[1]龚学胜:《当代汉语词典》(国际华语版),北京:商务印刷局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版。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1页。

[3][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04页。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增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5]语料显示,该词在汉代出现两次,一处为司马相如《美人赋》,另一处为清人严可均辑成《全汉文》的司马相如《美人赋》,记为一次。

[6]截至2015年5月17号,得到2003年至2015年5月13号关于“奇葩”的新闻搜索结果90505条。

[7]洪溪珧:《语义学与翻译——以 Leech 的语义七分法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8]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文旭:《语言的认知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3页。

[10]余渭深,马永田:《同词反义的认知识解》,外语教学,2009年,第4期。

[11]引自百度百科“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词条。

[12]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13]林红岩:《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页。

[14]刘成思,陈阳:《论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成人高教学刊,1996年,第5期。

[15]Zipf G 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Cambridge MA:Addison Wesley,1949.

(臧淑佳江苏南通南通大学文学院226019)

猜你喜欢

义项大众文化奇葩
“空中奇葩”验证机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奇葩少年欢乐多
小心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