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锌资源产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2015-03-08曾祥婷
田 尤 刘 廷 曾祥婷 李 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我国锌资源产业形势及对策建议
田 尤 刘 廷 曾祥婷 李 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从锌资源储量、产量和消费、进口国家及进口价格、锌产品与再生锌状况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锌资源的产业形势。指出了当前我国锌产业存在的问题:后备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开采强度过大、缺乏国际定价话语权、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再生锌发展滞后等。提出了实施资源整合并进行有计划性开采、积极稳妥利用国外资源、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废锌回收率等锌资源产业对策,对我国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锌资源 产业形势 建议
锌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因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学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船舶、轻工搪瓷、医药、印刷、纤维等多个领域。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我国锌产业迅猛发展。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资料显示[1],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锌生产和消费国。然而,面对日益增大的消费量,国内锌资源已不能完全保障供应,资源供给瓶颈日益突出。本文从我国锌资源形势入手,分析了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 我国锌资源概况
我国锌矿分布相对较集中,从省份上来看,主要集中于云南、内蒙古、甘肃、广东、湖南、四川、广西等省(区)[2];从矿床富集程度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扬子地台周缘地区、三江地区及其西延部分(特别是滇西兰坪)、冈底斯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等地区[3]。
我国锌矿床还集中表现为以下特点:①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我国探明锌矿床中,大型-超大型矿床仅占1.5%,以中型-小型矿床为主。②以碳酸盐型矿床和矽卡岩矿床为主。碳酸盐岩型矿床个数和资源储量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27%和33%;其次为矽卡岩矿床,分别占20%和21%;其他类型矿床分布相对较少。③贫矿多、富矿少。在探明的锌矿床中,锌矿石品位主要集中在1.0%~8.0%,大于8%的资源储量仅占总量的16%,有35%以上的锌矿石品位低于4%。④锌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共伴生组分多,共伴生矿床多。大多数矿床普遍共伴生Pb、Cu、Fe、S、Ag、Sn、Sb、Mo、W、Hg、Co、Cd、In、Ga、Se、Tl、Sc等元素,有些矿床开采的矿石,伴生元素达50多种[3-4]。
2 我国锌资源形势分析
2.1 我国锌资源储量
全球锌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墨西哥、印度、美国、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等国,见表1。2014年全球锌资源量有19亿t,其储量约为2.3亿t[1]。其中,澳大利亚锌储量最大,约为6 200万t,占全球总储量的26.44%;中国位列第二,约为4 300万t,占全球总储量的18.34%;秘鲁第三,约为2 900万t,占全球总储量的12.37%。澳大利亚、中国、秘鲁3个国家的锌资源储量总和占全球总储量的58.27%。我国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较高,是一个锌资源大国。图1为近几年中国锌储量及其占世界总储量比例变化趋势[1]。
表1 2014年世界各国锌资源储量
注: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
图1 我国锌资源储量及占世界总储量比例趋势
图1表明,近10年来,世界锌资源总储量波动较大。其中,2005—2008年,世界锌资源储量从22 000万t逐渐下降至18 000万t,2009回升为 20 000万t,2010—2013年则控制在25 000万t水平,2014年又回落至23 000万t;与此不同的是,我国锌资源储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在2005—2009年为3 300万t,2010年增长至4 200万t,2010年至今则稳定在4 300万t水平。10年间,我国锌资源储量占世界储量比例由2005年的15.00%上升至2014年的18.70%。可见,我国锌资源储量所占世界总储量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储量的绝对含量增长较慢。
2.2 我国锌产量及消费
表2所示为2005—2013年全球锌产量情况。由表2可知:2005—2013年全球锌产量持续升高,2014年产量较上年有所降低,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锌产量的变化趋势与世界锌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基本表现为连年增长,至2014年已达500万t,与2005年产量(255万t)相比,增长了近1倍。印度、墨西哥、玻利维亚和俄罗斯10年间产量也发生大幅度上升,但锌产量的绝对含量较少;而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国,2005—2014年的锌产量变化较小。其中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墨西哥和哈萨克斯坦呈缓慢增长趋势,加拿大、爱尔兰、纳米比亚和瑞典整体呈下降趋势。
图2所示为中国锌产量及其占世界总产量比例趋势。由图2可知,中国锌产量占世界锌产量比重最低的是2005年(约为25.32%),占世界锌产量比重最大的是2013年(约为39.30%)。可见,我国对锌资源的开采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且增长速度较快。
图2 中国锌产量及占世界产量比例趋势
图3所示为中国锌消费量及其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趋势。由图3可知,2004—2013年,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锌资源消费国。其中消费量占世界比例最小在2004年,约为26.11%;消费量占世界比例最大是2013年,约为45.59%。国内锌消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期间年均增长率约为2.0%。此外,从国内锌资源产量和锌消费量的绝对数字上看,国内锌产量满足不了国内的锌消费量,且差距较大,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
2.3 我国锌资源进口情况
2013年以前,中国的锌进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且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进口量几乎与美国持平,均为60万t左右,预计2015年中国进口量将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锌资源进口国[5]。图4所示为2013年中国主要锌进口国及进口量占比。2013年,中国主要锌进口国家主要为澳大利亚、秘鲁、蒙古和土耳其等国。其中从澳大利亚的进口量最大,约占总进口量的40.48%;其次为秘鲁,约占18.52%;此外,从蒙古、土耳其、印度、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爱尔兰、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国也有一定量的锌资源进口。
表2 2005—2014年全球及主要产锌国锌产量 万t/a
年份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印度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玻利维亚哈萨克斯坦爱尔兰俄罗斯纳米比亚瑞典全球2005254.78136.70120.1744.7174.8047.6366.6715.9536.4342.9518.6020.4921.581006.332006284.42136.40120.3450.1772.7047.9463.8017.2740.4642.5817.8019.1021.001042.782007304.77151.40144.4454.6780.3045.2063.0521.4138.6040.0917.7020.1621.461113.072008334.26151.90160.2661.5577.8045.3675.0537.9038.7439.8220.5019.3018.801183.892009332.44129.00150.9169.4973.6048.9869.8943.0939.8438.7324.3619.8019.251151.262010384.22148.00147.0573.9874.8057.0064.9141.1440.5335.3926.9020.4219.871236.352011405.00151.60125.5973.3076.9063.1961.1642.7137.6734.4528.2019.2519.401242.302012485.91154.20128.1272.4973.8066.0361.1738.9837.0534.0325.8519.3618.831318.652013539.15152.30135.1381.7078.8064.1242.6140.7336.1132.6727.6018.7517.571372.042014500.00*150.00*130.00*70.00*82.00*70.00*35.00*41.00*33.00*30.00*---1330.00*
注:数据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为USGS推测数据。
图3 中国锌消费量及占世界消费量比例趋势〗
图4 2013年中国锌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量占比
图5所示为2009—2013年国际锌市场价格趋势。由图5可知,2009年以前(从2008年后半年开始),国际市场锌价格发生大幅度下降,由2 645.5 美元/kg下滑至1 951.1美元/kg,同比下滑超过30%;2009年以后价格又开始回升;而后2010—2012年中旬产生大幅度下降,期间2012年发生小幅度上升;2012年下半年后,国际锌价格又开始回升,至2013年中旬以后又呈现价格回落现象。近5年间,国际市场锌价格呈现维系高位,震荡加剧局面。然而,国际市场锌价格整体波动较大,对我国锌矿进口不利。
图5 2009—2013国际锌市场价格趋势
2.4 我国锌产品与再生锌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锌产品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锌产品以锌的矿山原料(例如锌矿、铅锌矿、其他含锌共生矿等)和锌的初级产品(例如精锌、锌材、合金等)为主,锌的深加工产品(例如高纯锌、金属锌粉等)基本依赖进口。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金属锌粉开始逐渐实现自给,其主要应用于汽车蓄电池、防辐射产品和医药等方面。目前,我国每年有50%左右的锌消费量被用于钢铁的镀锌生产中,15%用于制造干电池[6-8]。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生产的锌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所占比例不高。
再生锌是指经过二次回收利用的锌资源。锌的二次回收途径按照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锌在使用环节直接回收和锌使用过程中间接回收两个层次。能够在使用环节直接回收的锌废料,大多为金属态,包括各种锌及锌合金的边角余料,也包括各种锌及锌合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以金属态为主的渣料等,回收较容易;而在使用过程中间接回收的锌废料,大多为化合态,包括氧化物渣料、锌灰、烟层等,回收较复杂、难度大[9]。目前全球锌消费中,矿产锌占70%,再生锌占30%。其中,美国再生锌消费量占锌总消费量的比例超过40%,然而,中国再生锌产业整体规模不大,且多以直接回收为主,对锌使用过程中的间接回收极少,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10-12]。
3 我国锌资源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后备资源缺乏
我国锌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锌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方面还远不如西方国家。通过对比近10a锌资源储量及产量可见,澳大利亚虽然储量位列世界第一位,但开采量却仅是我国开采量的1/5,其国内绝大多数锌资源被储备起来,我国后备资源明显不足;同时,美国面对日益增大的锌消费量,也主要选择通过增加进口的方式来缓解国内所需。显然,国际锌资源大国储备制度的建立,势必会在将来对我国能源构成威胁。
3.2 储采比低、开采强度大
表3所示为2014年世界主要锌资源国锌的储采比。由表3可知,尽管截至2014年底,我国锌资源储量(4 300万t)居世界第二位,占有相当的优势,但从储采比上看,我国锌储采比远低于其他国家。2014年我国锌储采比仅为8.60,这远远低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秘鲁、印度、美国等其他主要锌资源分布国。且10年来,我国锌资源的储采比整体呈降低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最低,仅为7.98(见表4),这说明我国锌资源的开采利用强度过大,资源保障问题凸显。
表3 2014年世界主要锌资源国锌储采比
注:资料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
表4 2005—2014年我国锌资源状况对比
注:资料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
3.3 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是世界主要锌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国内锌资源产量539.15万t,锌资源消费量599.48 万t。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锌的冶炼能力已接近700万t,显然,国内自身已远远满足不了冶炼对锌原料的需求。通过2005—2014年国内消费量与产量对比可见,10a来,供需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锌资源依赖国际市场程度高,且存在扩大的可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锌行业继续单纯地依靠量的扩张来支撑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因此,未来我国锌供应将趋于紧张。
3.4 受国际锌价震荡影响
2009年以来,国际锌价高位震荡加剧,国际锌价体系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伴随着对锌资源的高需求,国际游资特别是大型金融资本乘机进入锌市场领域进行大肆炒作,致使传统的供需关系出现反转,价格泡沫化严重。同时,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开启的货币巨量流动性与炒作因素叠加,致使国际锌市变得更加复杂,震荡幅度明显加剧。因此,近几年国际锌价维系高位、震荡加剧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这对我国锌原料的进口极为不利。
3.5 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生产的锌产品中,以锌矿、铅锌矿、精锌、锌材、合金等初级产品为主,锌的半制品和深加工产品(例如高纯锌、金属锌粉等)所占比例不大,导致我国作为锌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却在国际上地位不高,可见,科技含量低是阻碍我国锌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3.6 再生锌产业发展滞后,资源浪费严重
镀锌是我国锌消费的主要领域,占锌总消费量的55%。镀锌对锌的利用率不到70%,镀锌过程中产生的锌灰、锌渣是再生锌生产的重要原料。我国部分再生产企业开始回收处理这些原料,但尚未形成规模,回收率低[13-15];同时,我国再生钢消费量巨大,从炼钢炉的烟尘中回收锌也是再生锌的重要途径。但现今我国仅有一些小型企业采取低投入、低产出的方式对再生锌进行回收,其规模小,技术落后[16];此外,我国还是干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约15%的锌用于制造干电池,从干电池中回收锌金属也是再生锌又一重要来源。然而,统计得知,目前我国从回收废旧电池中提取锌的企业仅有几家,回收率仅有1%~2%。整体来说,我国再生锌不论是技术还是规模的发展都较落后,锌资源浪费严重。
4 对策及建议
(1)严控采量,实施资源整合、有计划开采。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锌资源储采比最低的国家,且多年来一直呈降低趋势。对锌资源过高强度的开采将会威胁到我国锌资源经济安全,建议国家严控采量,实施资源整合、有计划性开采。应对一些产能落后、排放不达标的锌企业要求限期整顿,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矿山实施依法关闭,杜绝乱采、滥挖现象。采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有序利用资源,企业在国家法律制度下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式,争取达到利用率最大化,进而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2)把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随着国内锌资源供需缺口的进一步增大,必须把积极稳妥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到战略高度。因此,建议国家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培育有实力的国际矿业公司。同时鼓励锌企业联合,采取从风险勘探开始,收购停产矿山、参股、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多种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开辟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另一方面,国家投入一定的资本金,支持到国外开采锌矿。
(3)支持和引导国内锌期货市场的发展。针对国际锌市场价格震荡加剧,我国锌资源依赖国际市场程度高的现状,建议支持和引导国内锌期货市场的发展。国内锌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交易环境、信息、规则等优势,让国内的价格变动影响到国际市场。尽管短时间内不能影响国际锌市场的定价,但长时间的发展必然能在国际上形成一定影响力,进而为未来我国争夺国际锌市场定价话语权提供可能。
(4)优化传统技术工艺、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我国锌行业绝大多数还是仅生产初级产品,多应用于传统产业,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新技术产品还不可能成为我国锌行业的主流。基于这一国情,建议我国一方面应重点对传统技术的改造优化,改革冶炼工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开展新一轮组织结构调整,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组建更大规模的联合企业,实现规模化运营,增强抗风险能力,进而减少资源的浪费;此外,基于上述基础,在合适时机,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侧重提高锌产品深加工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5)提高废锌回收率,充分循环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废锌回收率,建议一方面需完善扶持和鼓励再生锌回收进步的企业,给予优惠税收、贷款等政策,调动回收废锌积极性,让废锌回收企业“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可直接由国家投资建立废锌回收站,开设废锌加工工厂,发展循环利用技术;此外,建议国家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加强从含锌废料中提取锌的基础研究。
[1]USGS.2006—2015年锌业统计数据[EB/OL].http://minerals.usgs.gov/minerals/pubs/commodity/zinc/.
[2]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R].北京:国土资源部,2009:151-169.
[3] 张长青,芮宗瑶,陈毓川,等.中国铅锌矿资源潜力和主要战略接续区[J].中国地质,2013(1):248-272.
[4] 张 庆.我国锌资源保障能力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2,29:20-21.
[5]WorldBureauofMetalStatistics.WorldMetalStatisticsYearbook2014[R].London:WorldBureauofMetalStatistics,2014.
[6] 金士荣.铅锌产业链的现状与协调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08(10):5-11.
[7] 章小鸽.锌的腐蚀与电化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8] 张江徽.中国锌循环及其折旧再生指数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9] 郭天立,未立清. 二次锌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J]. 中国有色冶金,2010(6):56-59.
[10] 兰兴华.世界再生锌工业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有色金属,2002(2):39-41.
[11] 安会珍.锌冶炼投资亟待降温[EB/OL].http:∥www.cnmn.com.cn/server/zhoubao/001.doc,2006-11-12.
[12] 赵翠青.当前中国锌工业发展形势与思考[J].中国金属通报,2005(23):4-5.
[13] 张江徽,陆钟武.锌再生资源与回收途径及中国再生锌现状[J].资源科学,2007(3):86-93.
[14] 尚辉良.再生铅锌产业仍需迈过几道坎[J].中国金属通报,2007(32):6.
[15] 郭天立,未立清.二次锌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方向分析[J].中国有色冶金,2010(6):56-59.
[16] 郭玉华,张春霞,上官方钦,等.中国废旧镀锌钢板中的锌资源量[J].钢铁,2014(2):69-73.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China′s Zinc Resources Industry
Tian You Liu Ting Zeng Xiangting Li Hao
(Shool of Geo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The industry situation of China's zinc resource wa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zinc resource reserve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the price, products and regeneration of zinc. Point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zinc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hortage of the back-up resources, the mismatch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ver intensified extraction, lack of international pricing power, unsound industrial structure, lagging development of regenerative zinc, etc. Feasible strategies for zinc resources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mplementation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systematic exploitation of use of foreign resources, adjust 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mprove recovery the waste zinc products, which provide significant references to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zinc industry in China.
Zinc resources, Industry situation, Suggestion
2015-02-26)
田 尤(1991—),男,硕士研究生,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