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震区大叶龙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度评价
2015-03-08王家柱任光明余天斌
王家柱,任光明,余天斌,高 波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
0 前言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地震,地震诱发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等8个县(区)2515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这些崩塌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物在暴雨作用下,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源。资料显示,在芦山县、宝兴县和天全县等重灾区已有灾害记录的主要泥石流沟有29条,其中芦山县2条、宝兴县20条、天全县7条。
泥石流灾害已成为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潜在的威胁。研究震区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和危险度,是理解泥石流成因、特征以及工程设计参数的重要途径,可为泥石流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流域概况
大叶龙沟所在的天全县位于四川盆地周山区西缘,地处东经 102°16'至 102°55',北纬 29°49'至 30°21',处于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之滨,东西距离约60 km,南北宽度约50 km。大叶龙沟所在流域属于打虎溪支流,该流域形态大致呈矩形,最高点高程为1538 m,最低点高程为880 m,高差658 m。流域内发育有5条支沟,其中大叶龙沟是唯一发生泥石流的支沟(图1)。
图1 大叶龙沟流域图Fig.1 Drainage of Dayelong debris flow
流域处于鲜水河断裂带南部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部位,既受鲜水河断裂带的控制,又受龙门山构造带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第四系泥石流堆积层及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灌口组(K2g)基岩。
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坡,东西海拔悬殊,气温差异大,具有垂直变化的山地气候特征;区内降水丰富,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连续三个月降水量之和占全年降水量60% ~70%,雨季长达半年;旱季一般在十二月到次年一、二月份,降雨量之和仅占1% ~5%[1]。
2 泥石流形成条件及机制分析
地震诱发大量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提供松散固体物质,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和形成[2]。大叶龙沟泥石流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震活动的控制,在强烈地震作用后,强降雨引发这场灾害性泥石流[3-4]。
2.1 泥石流形成条件
2.1.1 物源条件
受“5·12”汶川地震以及“4·20”芦山地震的双重影响,大叶龙沟流域内出现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松散堆积物,这是泥石流形成的重要条件。松散物源量的大小决定着泥石流的规模、流体性质、破坏强度等,是泥石流暴发的基础。
在大叶龙沟上游段,高程970~1020 m发育一大型崩塌体,崩塌大量堆积,松散物源量约为24.41×104m3,其中可参加泥石流的物源量为3.65×104m3,占动储量总量的38%;泥石流沟道堆积主要集中在沟道中游和下游,中游段沟道堆积物物源量为7.48×104m3,其中可参与泥石流物源量为4.05×104m3,下游段沟道堆积物物源量为0.93×104m3其中可参与泥石流物源量为0.37×104m3;坡面侵蚀物源广泛分布于该沟沟道内,松散物源量为1.88×104m3,其中可参与泥石流物源量为1.48×104m3,占动储量总量的15%。
2.1.2 地形地貌条件
大叶龙沟最高点高程1100 m,最低点高程840 m,平均纵比降233‰。其中高程1020~1100 m为泥石流形成区,平均纵比降为321‰,该段沟道纵比降较大,地貌上总体表现为斜坡地貌,植被覆盖较好;高程950~1020 m为泥石流流通区,平均纵比降247‰,该段物源量丰富,右岸斜坡相对较陡,横坡一般30°左右,局部基岩陡坎达70°,崩塌现象较为发育(图2);高程950 m以下为堆积区,平均纵比降152‰,该段沟道较为宽缓,泥石流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淤积,堆积宽度在13~19 m。
图2 泥石流崩塌物源以及主要沟道图Fig.2 Colluvial product and channel map of Dayelong debris flow
2.1.3 降雨条件
大叶龙沟泥石流的发生,除了所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具备了丰富的物源条件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强降雨。2013年7月4日15时至18时,流域内普降大雨,强降雨量达到101.4 mm,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4日18时,此时段一小时降雨强度高达46.8 mm(图3),强降水在形成区迅速形成地表径流,汇集到沟道,冲刷沟道及两岸固体松散物质,松散物质在陡峭的地形下加速积累、启动下滑形成泥石流。
2.2 形成机制
图3 泥石流暴发前后降雨累积曲线Fig.3 Rainfall cumulative curve before and after debris flow outbreak
通过资料分析,该沟道为一条非典型的泥石流沟,主沟打虎溪为一条清水沟,近一百年内没有出现泥石流,属于低频泥石流沟。支沟大叶龙沟平均纵坡降为233‰,沟道整体较缓,且无充足物源,不利于泥石流的形成。造成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地震的双重作用以及降雨影响。“5·12”汶川之后,该流域内并未形成滑坡、崩塌,但岩体结构受到地震影响,稳定性降低,形成了大量不稳定斜坡和危岩体。天全县内丰富的降雨对岩体泥化、软化作用以及产生的孔隙水压力,进一步降低了斜坡体和危岩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长期降雨,使得沟道内覆盖的第四系堆积层极不稳定,为泥石流的揭底冲刷和沟道侵蚀提供了有力条件。“4·20”芦山地震之后,在打虎溪支流,大叶龙沟流域上游段出现了大面积崩塌,这是此次泥石流主要物源之一。2013年7月4日15时至18时,该流域内降雨集中启动,造成沟道内汇水量迅速增加,同时沟床整体呈上游陡、下游趋缓的特点,非常有利于泥石流的搬运、堆积,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5]。上游泥石流形成以后,沿沟道冲刷,由于泥石流“滚雪球”效应,使沟道侵蚀物源大大增加,最终形成了此次灾害性的泥石流。大叶龙沟泥石流演化过程为:地震—降雨—地震—崩塌、滑坡—降雨集中启动—泥石流。
此次泥石流发生以后,由于强烈的揭底冲刷和沟道侵蚀,沟道内堆积有大量松散物源,由于震区群发性泥石流具有“叠加-放大”的特点[6],若遇强降雨,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概率极大,必须予以重视。
3 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为今后震区小流域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在形成区(P1)高程1040 m处,流通区(P2)高程960 m处,堆积区(P3)高程920 m处,分别选取了典型的泥痕断面对此次泥石流动力学特征进行计算。
3.1 容重
此次泥石流沟采用现场调查试验法计算容重,通过计算得知,此次泥石流容重为1.75 t/m3,属于粘性泥石流。
3.2 流速
对于粘性泥石流,采用粘性泥石流通用公式计算[7]。
计算公式为:
式中:Vc——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m/s);
Hc——泥石流平均泥深/m;
Ic——泥位纵坡率,以沟道纵坡率代替;
nc——粘性泥石流沟床糙率,根据泥石流流体特征和沟道特征按规范查表确定。
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泥石流流速计算表(通用公式)Table 1 Current velocity table of debris flow
3.3 流量
采用形态调查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8]:
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泥石流流量形态调查法计算表Table 2 Rate of flow’s table of debris flow
3.4 一次固体物质冲出量
一次泥石流过流总量计算按照公式[8]:
式中:Q——泥石流一次过流总量/m3;
T——泥石流历时(s),“7·4”泥石流历时按调查访问的情况确定,现有条件下预测泥石流历时根据剩余物源动储量的削减比例估算;
Qc——泥石流最大流量/(m/s)。
一次泥石流固体冲出物计算按照公式:
式中:QH——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m3;
Q——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m3
γc——泥石流重度/(t/m3);
γw——水的重度/(t/m3);
γH——泥石流固体物质的重度/(t/m3)。
根据上式计算,大叶龙沟在50年一遇暴雨频率下一次固体物质冲出量为3.58×104m3,100年一遇暴雨频率下一次固体物质冲出量为4.18×104m3,泥石流规模属于中型。
4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发展预测
4.1 泥石流发展阶段分析
影响泥石流发育的条件包括暴雨、地形和松散固体物源等,其中地形指标可分为沟床纵比降、流域平均坡度、流域面积、流域高差等。利用表征地貌发育期的流域面积-高程曲线(斯特拉勒曲线)及其积分(斯特拉勒积分)S来判别沟谷泥石流的活动性[9]。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大叶龙沟流域面积-高程曲线(图4),并计算该曲线面积积分S=0.45。然而当S>0.6时地貌发育阶段为幼年期;当0.35≤S≤0.6时地貌发育阶段为壮年期;当S<0.35时地貌发育阶段为老年期。据此判断,大叶龙沟流域泥石流的发育处于壮年期,因此该沟暴发泥石流的几率较大。
图4 大叶龙沟流域高程曲线Fig.4 Hypsometric curve of Dayelong debris flow
4.2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函数赋值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刘希林学者提出[10]。该评价方法己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将以往的14个评价因子简化为7个评价因子,除主要内在因子泥石流规模和发生频率外,其他次要环境因子减少至5个,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增加了实用性。七个评价因子分别是:泥石流规模M、泥石流频率F、泥石流面积S1、主沟长度S2、流域相对高差S3、流域切割密度S6、不稳定沟床比例S9。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M、F、Sl、SZ、S3、S6、S9 分别为 m、f、s1、s2、s3、s6、s9的转换值,因子数值无量纲化。若计算值(H单)<0.2,为极低危险;计算值在0.2~0.4为低度危险;计算值在0.4~0.6为中度危险;计算值在0.6~0.8为高度危险;计算值在0.8~1.0为极高危险。
通过计算,研究区内泥石流危险度为0.37属于中度危险。
5 结论
大叶龙沟泥石流为震区典型的诱发型泥石流,是震区常见的泥石流类型之一。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外试验、计算与分析,取得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
(1)泥石流主要物源包括崩塌堆积物源、沟道堆积物源和坡面侵蚀物源三类,物源总量为34.7×104m3,其中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动储量为9.55×104m3,大叶龙沟泥石流物源动储量主要为沟道堆积物源,占动储量总量的47%;其次为崩塌堆积物源,占38%;最后为坡面侵蚀物源,占15%。
(2)大叶龙沟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受汶川地震以及芦山地震的双重影响,属于中低频泥石流,形成演化过程为:地震→降雨→地震→崩塌、滑坡→降雨集中启动→泥石流。
(3)本文采用现场试验法和查表法综合取值,最终取1.75 t/m3为该泥石流沟的容重。沟域发展处于壮年期,再次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
(4)本文采用本文运用刘希林、唐川提出的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对大叶龙沟泥石流进行了20年一遇的危险度评价,得出该泥石流沟暴发20年一遇的泥石流危险性等级处于中度危险,具有较大危险。
[1]杨庆一.四川省天全县地质灾害现状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9,21(5):64-71.YANG Qingyi.Analysis of geological hazard status in Tianqu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J].Coal Geology of China,2009,21(5):64-71.
[2]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风险评价[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2:1-81.LIU Xilin,MO Duowen.Risk assessment of debris flow[M].Chengdu: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2:1-81.
[3]张建楠,马煜,张慧慧,等.四川省都江堰市大干沟地震泥石流[J].山地学报,2010,28(5):624-627.ZHANG Jiannan,MA Yu,ZHANG Huihui,et al.Study on earthquake debris flow in Dagan gully,Dujiangyan,Sichuan [J]. JournalofMountain Science,2010,28(5):624-627.
[4]唐邦兴.中国泥石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TANG Bangxing.Debris flow in China[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0.
[5]余天斌,任光明,王猛,等.汶川震区龙门山镇高架子沟8.18泥石流灾害机理与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4,25(3):9-13.YU Tianbin,Ren Guangming,WANG Meng,et al.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aojiazi gully debris flow on August 18,2012 in Longmenshan town,enpicenter of Wenchuan earthquake.[J].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2014,25(3):9-13.
[6]铁永波,唐川,倪化勇.群发性泥石流的危害效应与防范探讨[J].山地学报,2011,28(6):753-757.TIE Yongbo,TANG Chuan,NI Huayong.Group debris flow hazards effect and it’s prevention[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28(6):753-757.
[7]王继康.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61-63.WANG Jikang.Debris flow prevention engineering[M].Beijing:China Railway Publishing House,1996:61-63.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2005.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Debris flow disaster prevention engineering surveying specification[S].2005.
[9]张敬春,李川川,张梅.格尔木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值的地貌学分析[J].山地学报,2011,21(5):257-268.ZHANG Jingchun,LI Chuanchuan,ZHANG Mei.Geomorphologic analysis of the Golmud river drainage basin based on hypsometric integral value[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21(5):257-268.
[10]刘希林,,莫多闻.泥石流风险及沟谷泥石流风险度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3):266-273.LIU Xilin,MO Duowen.Debris flow risk and sitespecific debris flow risk Assessment[J].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2002,10(3):26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