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2015-03-08赵文霞
赵文霞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赵文霞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170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 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花费,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应用价值
脑出血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其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 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 有效的、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 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70例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1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5例。对照组中男46例, 女39例;年龄37~64岁, 平均年龄(51.42±10.54)岁。观察组中男43例, 女42例;年龄39~67岁,平均年龄(52.39±11.43)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颅脑CT检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为脑出血, 排除认知障碍、主器官功能异常、精神病史、造血功能障碍、主器官严重损伤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 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基础的健康宣传和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方法如下:①制定计划:建立一个由科主任、责任护士、主管医师、护士长等组成的临床护理小组, 根据主治医师的护理意见根据每位患者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护理。②基础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出血的相关疾病知识, 并向患者解释其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成功的案例,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排除其内心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③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疑虑, 积极、细心的为患者做出解答,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以便更加准确的掌握患者病情, 提高护理质量, 增加护患信任。④饮食护理:患者应以牛奶、果汁、蔬菜汁为主, 食物粘稠适度, 密度均匀,鼓励患者注意膳食搭配, 营养均衡,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1.3 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划分为4个等级, 满分100分。①满意:90~100分;②基本满意70~89分;③不满意:50~69分;④很不满意:0~4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花费(元)对照组 85 14.47±3.70 5946.8±90.8观察组 85 10.01±2.13a 4109.5±82.1a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小动脉硬化血管破裂导致的神经内科疾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情发展快、突发性强[3]。目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模式的转变, 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仍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4]。
近几年, 脑出血的致病原因多种多样, 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需求也越来越高, 加大了护理难度。临床护理路径是目前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不仅要求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还要制定完整的护理方案, 形成从患者入院直至出院的一体化护理体系[5]。此外,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实施效果进行适当的规范和调整, 有效增加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7]。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由此可见,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李焕.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5(22):147-148.
[2]于欣, 尹安春, 周莉,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评价.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2(13):4358-4360,4367.
[3]孟元元.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分析.吉林医学,2014,1(35):186-187.
[4]叶丽萍, 叶碎林, 梁燕飞.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3,25(51):77-79.
[5]湛金梅, 岳力强, 洪素妹,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2(16):2068-2070.
[6]王丽华, 刘振宇, 周俊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2013,5(20):783-785.
[7]霍云云, 刘华, 师雪娇,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0(53):75-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71
2014-11-13]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