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获得通过构建我国首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质量安全信息分类模型
2015-03-07
《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获得通过构建我国首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质量安全信息分类模型
日前,以武汉大学教授程虹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因研究成果丰硕,顺利通过并免于鉴定。
据介绍,《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项目,构建了我国首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质量安全信息分类模型,是我国在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研究上首次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宏观质量管理学术研究的空白,开拓了质量治理研究的新视野。
据悉,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质量安全治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该项目构建了我国质量安全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模型,包括产品性能、安全性、服务质量、经济性、运营质量和公众形象等指标体系,并应用成熟的网络技术方式,实现该模型对网络中海量质量安全信息的智能化分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基于这一分类模型的方法,可以更为科学地识别和发现企业的质量安全风险,从而为我国互联网环境下的质量安全治理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该项目中研发并已实现产业化的“质量安全网络信息监测与预警平台”,构建了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政府的通用质量安全风险分类标准,开发了6万多条质量安全中文语料库,采集数据26亿条,逐渐形成中文质量语义识别的核心技术,为国家对全国各行业产品质量风险的有效监管,及时把握各行业产品的质量状况,最早预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并及时作出预案决策提供了科学基础。目前,该平台已正式投入运行。
项目执行期间,课题组及时总结整理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累计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务院有关部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质检总局等提交了咨询报告10余篇,获得领导批示6次。有1份成果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编发。此外,还出版了《2012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面向“转型质量”的共同治理》、《2013年中国质量发展观测报告》和《中国质量怎么了》等4部学术专著,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武汉大学学报》、《宏观质量管理》等中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中、英文课题论文40余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党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在我国质量安全评价与网络预警方法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方面,课题组经过历时近3年全力投入和潜心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报告,取得了高质量研究成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前以免于鉴定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结项材料审核、结项审批等手续。
据了解,全国社科规划办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旨在动员广大社会研究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大力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着力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