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胃部病变128层CT误诊及漏诊分析
2015-03-07韩广
韩 广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影像科,山东 临沂 276002)
目前,128层CT对胃癌的TNM分期值得肯定,但在临床实践中,对其他胃部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仍存在漏诊或误诊。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间术前128层CT误诊、漏诊的30例胃部疾病患者的CT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进一步探讨胃部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82岁。临床症状为腹部不适、胃肠道出血、腹痛、食欲减退。16例为查体发现。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CT 2009A 128层CT扫描仪,术前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前4~6 h禁饮食,检查前15 min口服5‰稀释泛影葡胺水溶液600 mL,充盈胃肠道。扫描范围从膈顶至髂嵴水平,120 kV,250 mA,层厚5 mm,层距5 mm。行3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25 s,静脉期延迟65 s,平衡期延迟3.5 min。图像常规行MPR后传至PACS,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和周围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30例中,胃癌8例,其中,腺癌4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漏诊1例,误诊为间质瘤1例,侵犯胰腺和结肠各漏诊1例;印戒细胞癌3例,提示胃体、胃窦广泛胃壁增厚2例(图1),均诊断为胃溃疡并幽门梗阻,1例仅显示环绕胃窦胃壁增厚而漏诊;鳞癌1例误诊为间质瘤。胃间质瘤7例,诊断为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例(图2),畸胎瘤1例。淋巴瘤3例,误诊为胃癌伴网膜囊淋巴结转移1例,提示淋巴瘤侵及肝脏和周围淋巴结1例,侵及胃窦被漏诊1例。另外,神经纤维瘤2例,重复畸形2例,胃憩室2例,血管球瘤1例,平滑肌瘤1例,异位胰腺1例,布氏腺异位1例,类癌1例,黑斑息肉1例,均误诊为间质瘤。
3 讨论
3.1 胃癌的MSCT表现 128层CT增强扫描图像及其重建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胃壁的各层结构,显示率为30%~70%[1],正常胃壁动脉期仅黏膜层强化,静脉期肌层乃至浆膜层强化。胃癌发现时多为进展期,128层CT表现为局灶性胃壁增厚和孤立肿块,肿块大多强化显著,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最大[2]。根据强化肿块和胃壁各层的关系可判断侵犯程度;再根据MPR显示胃癌和周围器官的比邻关系进行分期[2-3]。
3.2 胃间质瘤的MSCT表现 胃间质瘤源于胃间充质细胞,较少见,组织学分为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以及其他分化间质瘤。好发部位为胃体,其次是胃底,胃窦部最少见。胃间质瘤起源于胃壁黏膜下,呈膨胀性生长,可向腔内、腔外、腔内外生长[4]。小的肿瘤显示为壁内肿块,大的肿瘤可见中央坏死钙化。当肿瘤很大且外生性生长,横轴位不易判断其来源,冠状位及矢状位MPR有助于确定其来源。本病与胃腺癌或淋巴瘤相比,淋巴结肿大非常罕见。恶性间质瘤可侵犯邻近器官,可有血行转移,通常转移到肺或肝[5]。 本病确诊仍需免疫组化检查,CD117(+)和/(或)CD34(+)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依据[6]。 刘涛等[7]提出胃间质瘤病变较为局限、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病变相对弥漫、呈均匀等密度并轻度均匀强化,可资鉴别。本组中,4例腔内生长的胃间质瘤被发现时体积较小、多伴钙化,均诊断为良性肿瘤。腔外生长虽然部位容易与胃癌鉴别,但体积较大,出现溃疡、积气等胃癌的典型征象时,其生物学行为也可为恶性。
图1 印戒细胞癌 图1a~1c分别为CT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及冠状位图像,环绕胃体、胃窦、胃壁广泛明显增厚,增强扫描后胃壁结构层次较清晰 图2 胃间质瘤 图2a~2c分别为CT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轴位及冠状位图像,肿块向腔外生长,不均匀强化,溃疡、中央积气,提示恶变
3.3 淋巴瘤的MSCT表现 胃淋巴瘤起源于胃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常沿胃壁长轴生长,向腔内外侵犯,约占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0%[8]。MSCT表现为节段性或弥漫性室壁增厚,胃腔扩张。胃壁增厚显著,同时淋巴瘤壁又较“软”,很少出现幽门梗阻,这可能与胃淋巴瘤起源于黏膜下层有关。胃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胃淋巴瘤,此特点同胃腺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可能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9]。128层CT表现为胃壁增厚,但程度不如前者,淋巴结肿大和胃扩张也很少见。胃癌较胃淋巴瘤,在胃黏膜溃疡、胃黏膜“白线征”、胃壁侵犯范围、肾门下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及2个区胃周肿大淋巴结分布方面有明显差异[10-11]。本研究认为,淋巴瘤胃壁增厚程度较黏液性胃癌更明显,累及胃壁层次结构更不清晰,更易伴发全身淋巴结改变,不易引发幽门梗阻,有助于两者鉴别。虽然局限在胃窦的淋巴瘤易被误认为蠕动波,但经三维重建仔细鉴别,均表现为胃壁明显增厚,足以获得提示诊断。
3.4 其他胃部肿瘤的MSCT表现 血管球瘤非常少见,原发于胃黏膜下层和肌层的血管球瘤更为罕见,发病率仅为同期胃肠道间质瘤的1%,绝大多数是良性,极少数为恶性或潜在恶性[12-13]。CT平扫多为孤立性圆形小结节,直径<3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重要的是CT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且强化密度等同血管,远远大于一般的肿瘤密度,这与肿瘤起源于血管球细胞、含有较多薄壁血管、血供丰富有关[14-15]。
胃神经鞘瘤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临床少见且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术前较难正确诊断[16-17];多为良性结节,体积一般较小;部分体积较大者,也能发生恶变。本病可发生在胃部各区,呈腔内或腔外生长,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28层CT平扫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肿块,增强扫描呈轻度或延迟强化。无论肿瘤是否为恶性,建议行手术治疗,以防恶变[18-19]。
总之,掌握常见胃部肿瘤的128层CT表现,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1] Park HS,Kim YJ,Ko SY,et al.Benign regional lymph nodes in gastric cancer on multidetector row CT [J].Acta Radiol,2012,53:501-507.
[2]陈玉桂.64层螺旋CT对胃癌及肿瘤血供显示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1414-1415.
[3]任军,殷信道,黄文斌,等.初步探讨胃癌多层CT三期扫描与肿瘤组织分化及瘤内微淋巴管侵犯关系[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2):38-41.
[4]尹继磊,杨素君,刘峥,等.胃间质瘤CT诊断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291-1293.
[5]银小辉,陈玲军,邬小平,等.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1):28-30,33.
[6]张婉媛,吴正升,吴强,等.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ESM-1和CD117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25(3):287-290.
[7]刘涛,杨存保,李景雷.胃间质瘤与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11):849-852.
[8]邱琰,郭睿,胡佳佳,等.胃部惰性淋巴瘤与侵袭性淋巴瘤的18F-FDG PET/CT 表现[J]. 肿瘤影像学,2013,22(3):203-206.
[9] Brown JA,Carson BW,Gascoyne RD,et al.Low grade gastric MALT lymphoma:radiographic findings [J].Clin Radiol,2000,55:384-389.
[10]宁建东.胃癌和胃淋巴瘤的CT表现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451-452.
[11]李伟,汤日杰.胃癌与胃淋巴瘤的MSCT征象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1):34-36.
[12]邹亮,高慧淳,张芸,等.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5):370-372.
[13]杨丽丽,许晓燕,赵峰.胃血管球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8):742-745.
[14]刘玉,林晓珠,宋琦,等.胃血管球瘤 CT诊断二例[J].放射学实践,2010,25(2):237-238.
[15]卢红,蔡萍,高芬.胃血管球瘤CT诊断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8):1946.
[16]陈建军.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64-3065.
[17]陈一奇.极易误诊为胃癌的胃神经鞘瘤胃脾瘘[J].罕少疾病杂志,2001,8(3):54-55.
[18]姜胜东.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424-426.
[19]潘卫星,马玲玉,王官良.多层螺旋CT对胃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3):409-412.